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十篇
名人愛國事跡,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具體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簡短十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1)
文天祥是是中國古代的愛國英雄,他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衛祖國,值得我們敬佩他的愛國事跡很多,下面我就講幾個給你們聽聽吧!
有一次,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部崩潰,文天祥立即那家資來充軍資,又組建了一支十萬余的義軍,由于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抵擋不住,這場仗被元軍打敗了。次年正月,元軍攻打來了,朝廷里的人都逃跑了,只有文天祥在朝廷里,皇帝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但是文天祥一到元軍的大營里,就被他們捉住了。可是,文天祥不屈服,伯顏只好把他押到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到達了福州。
由于文天祥一心為國家好,得罪了很多人,他遭人陷害,被處死了。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回憶了文天祥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深深地被震撼了:文天祥被關在牢里,可是惡劣的環境只能摧殘他的肉體,卻不能摧垮他愛國的堅定信念。
在心狠手辣的敵人面前,他英勇不屈;在堆積如山的金錢面前,他始終不為其所動,真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寧可為祖國犧牲生命,他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表白、用自己的鐵骨向世人證明、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寧可亡己不可亡國,國家不會亡!英雄文天祥雖然永遠地走了,但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的一顆愛國心永遠照耀在祖國大地,永遠激勵著每一個中華兒女!我要時刻銘記著生我養我的祖國!我會永遠像愛母親一樣愛我的祖國!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2)
清華大學袁麗萍同學:兩年前,我是新聞學院本科四年級一名普通的學生,后來擔任清華大學首屆文科國防班的輔導員,與19名國防生相聚到一起,深受他們的感染。去年11月份,我正式成為清華在研究生階段轉為國防生的第一名同學。我認為現在國防建設需要我們青年人投身其中,我也渴望著能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作為一名清華女生,我愛紅裝,但我更愛那身代表著守衛國土重任的綠色軍裝。我們清華國防生愿追尋前輩的足跡,投身國家需要我們的地方,在綠色軍營中實現以身許國的夢想,踏踏實實為祖國工作50年。
溫家寶總理稱贊說,袁麗萍同志將來要做一名國防戰士,這是非常光榮的。我希望你把自己獻身國防事業,守衛祖國的安全,守衛人民的安寧。你一生所從事的事業是光榮的,是值得驕傲的。你在清華這些年學習的收獲,一定會用到你今后的工作中去。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3)
少年女英雄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洼圩村)人,出身于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l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洼圩北門遇上黃兆云帶領的“還鄉團”。黃兆云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莊圩子里。
在周莊圩子里,黃兆云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后,黃兆云把她押到仇夏莊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4)
英勇的臺兒莊人民
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8年春天,我愛國軍隊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一舉殲滅日軍11984人,震驚中外。這場戰役的勝利,除愛國軍隊英勇作戰外,還與當時戰區的民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李宗仁在談到臺兒莊戰役勝利時,深有感慨地說:“臺兒莊人民完全和軍隊配合起來了,在戰場上挽救傷兵的是民眾,作偵察的是民眾,幫助軍隊輸送炮彈糧食的是民眾。這些民眾是赤誠地表現他們的愛國熱情,充分地擔任起救亡的責任來了。”
據臺兒莊北關老大娘王譚氏回憶:臺兒莊戰役打響后,我們青壯年婦女并沒有躲到安全的地方,而是自發地組成女子督戰隊,一方面激勵戰士勇敢殺敵,一方面防止逃兵脫離戰場。當時就有一個逃兵差點從我們的眼皮底下跑掉。我們幾個姐妹一起罵這個逃兵:“你還算是個男人嗎?你如果怕死,就讓我們拿著燒鄉火棍跟日本鬼子拼!”這個逃兵被我們得害羞了、激動了,掉頭就沖向了戰場。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5)
古今中外,愛國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中國乃是屹立在東方的雄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光輝歷史。上至商夏,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這個詞,從未從人民的心中忘卻。中華兒女都已自己的行動,以自己的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王師比定中原日,家怨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陸游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時,一定要告訴他。陸游死時唯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這愛國之情有多么強烈啊!
愛國的人,歷來被世人稱贊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賣國賊,不僅受到世人的唾罵,一致留下千古罵名。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愛國人物和事跡,這些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打上國家的烙印。同時這些人物和事跡又代表著本國的國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愛國事跡仿佛把每個國家都團結得更加緊密。
如今我以祖國的富強而驕傲,為祖國的繁榮而自豪。當今,中華兒女遍布世界各地,讓每個中國人放飛潔白的和平鴿,讓和平鴿永遠飛翔在中國領土,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首都,讓五千年的古文化繼續得到傳承。讓愛國之情永遠燃燒在國人心中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6)
歷來,人們根據自己不同的世界觀、審美觀對英雄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認為行俠仗義即為英雄,有的人認為識大體、顧大局,順應歷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認為一生坦坦蕩蕩、豪氣沖天即為英雄,如項羽;有的人認為在生死關頭能以死酬報知己、報答國家即為英雄,如荊軻等等。我卻最敬佩黃繼光戰士,因為他不顧個人安危,舍命救國。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52年10月,在_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迅速消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為第六班班長。他帶領兩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占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他愛國精神深深的滲透到我的骨子里,他為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當我想起這壯麗山河的時刻,都會落淚,被他這保家衛國的精神所感動。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7)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一代人,它訴說的就是抗日英雄兒童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后來,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這一天,太陽快要落山了,二小甩著鞭子趕著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聲響,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響了南河灘上的石雷。鬼子掃蕩來了。
八路軍和干部們組織鄉親們轉移。二小和鄉親們一起轉移到長城腳下。吳連長帶著隊伍去山那邊,說要做個包圍圈等鬼子來鉆。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著糧食、槍支和彈藥,還有八路軍的傷員。
二小看到鬼子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去,心里著急,就唱著放牛歌走了出來。
大個子軍曹跑過來向高崎報告:“中隊長!路不好找,在那邊山上有一個小孩。”
高崎大聲喊道:“快抓來!”
二小被軍曹拽著來到高崎面前。
高崎問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問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說:“俺不知道。”說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說出來。八路在哪兒。給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語,軍曹上來吼道:“小孩。不說。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給帶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們的隊伍在崖口兩邊的山頭上埋伏著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帶進。,想到這兒,二小裝作害怕的樣子說:“太君!俺想起來了,晌午的時候,有不少八路軍開到南馬莊去啦!”
惡狠狠的軍曹舉起拳頭,兩個小眼珠滴溜溜轉,嚇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謊!”
二小生氣地說:“反正俺看見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著說:“小孩。你的。帶路!”
二小領著鬼子兵在沙灘地上向西走去。
河灘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幾個鬼子踩在石頭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帶的。什么路?”
二小撅著嘴也大聲喊道:“這圪塔就是這號路!”
二小領著鬼子兵繞過河灘向南走去。河的東面是石嶺子山,西邊是香爐山。兩座山都有幾十丈高,在這兩座山嶺上埋伏著我們的騎兵連,一排在西邊香爐山上,二排在東邊石嶺子山上。
鬼子兵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的山溝。這時,石嶺子山上的八路軍騎兵連的戰土開了槍,子彈嗖嗖地射向敵人,鬼子中隊長高崎氣急敗壞,連叫“上當,上當”。他一眼看見,王二小這時飛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槍朝二小射了過去,二小背中槍彈倒在南河灘上。鬼子小隊長端著大槍追上二小,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將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八路軍發起了進攻,消滅了鬼子。鄉親們把二小放到擔架上。吳連長喊著二小,鄉親們喊著二小,可是二小安詳地閉著眼睛。他再也聽不到了。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后,他的英雄事跡傳遍了解放區的每一個村莊,感動著每一個鄉親們。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講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8)
1910年,瞿秋白進常州中學讀書這所中學的校長和一些老師,經常對學生講述清朝政府禍國殃民的事實,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長、老師的教育下,非常關心國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的名句來勉勵自己。
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雄魄”, 表達他救國的抱負。他曾指著腦后那條長辮子對同學說:“這尾巴似的東西,我們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發辛亥革命,他馬上把自己的辮子剪掉。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9)
近代中國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師1879年5月26日,美國駐牛莊領事鼐德在上海代表哈佛大學校長埃里奧特和戈鯤化簽訂了任教合同。合同規定,哈佛聘請戈鯤化前去教授中文,自1879年9月1日起,至1882年8月31日止,共計3年,每月薪金200美元,往來旅費(包括隨同人員)亦由校方負擔。至于在哈佛的課程設置、學生人數、教學時間,則由校方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安排。
這年秋天,41歲的戈鯤化帶著妻兒與一個仆人,經過50天的航行,乘船抵達美國,開始了他在哈佛大學為期三年的教學生涯。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師,講授中國文化。此事立即成為當時美國各大報紙爭相刊登的新聞。
抵達哈佛后,戈鯤化在1879年10月22日正式開課,他的第一份教材是一篇小說,戈鯤化在哈佛開館授徒,但學生并不局限于本校人士,任何有興趣了解中國的學者,或者希望從事外交、海關、商業及傳教事業者,只要繳費就可選修他的課程。戈鯤化每周上5天課,每次上課他都要穿上官服,要求學生尊師重道。他還為哈佛的教授們特別開設了中國詩文講座,有時還應邀到教授俱樂部去演講。
1880年,戈鯤化以他的特立獨行和厚重的中國文化底蘊成為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令人矚目的貴賓。
在哈佛,戈鯤化的教學以其豐富的內容、充分的準備和高超的技巧著稱,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好評,戈鯤化是作為語言老師被聘任的,但他的文化自豪感決定了他更想做一個文化傳播者,而不僅僅是語言老師。他在成為名人以后,特別注重對學生愛國意識的培養,通過詩言志的未載體,融合了民族精神。講述了大量的名人小故事和名人名事。
熱愛祖國名人及事跡(篇10)
在祖國的歷史長河里,有這么一位英雄,“他姓錢,卻不愛錢”。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毅然選擇回歸當時幾乎一窮二白的祖國,希望為自己的國家貢獻力量。“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他開創祖國的航天路,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人攀登。他就是錢學森——“中國的導彈之父”、“火箭之父”、“導彈之王”錢學森”!
錢學森爺爺1911年出生在上海,36歲就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美國處于領導地位的第一位火箭專家”——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終想念著自己的祖國。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時,錢學森內心激動得難以平靜,他對周圍的人說:“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要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但是,他的回國計劃受到了美國政府嚴重的阻撓。為了留下他為美國效力,他們竟無理地監視和軟禁了他5年。
錢學森爺爺沒有屈服,他偷偷寫信托人帶回中國。終于,在總理的幫助下,他沖破了重重阻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錢學森他跟所有科技人員一樣,吃粗糧、睡帳篷,摸爬翻滾在風沙彌漫的戈壁灘,火箭、導彈成了他為祖國工作的重心。在他的努力下,東風1號、東風2號導彈發射成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成功,“東方紅”衛星騰空而起,《東方紅》的聲音響徹了宇宙,震驚了世界!
同學們,錢學森爺爺不僅是科學家,更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他和無數的愛國者一樣,把祖國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們景仰他,不僅僅因為他成就斐然、貢獻卓越,更景仰他的博大胸襟和愛國情愫。他用滿腔的摯誠書寫了忠貞愛國的感人篇章,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同學們,我們也要像錢學森爺爺一樣,從小樹立愛國精神,勤奮學習、掌握本領,將來也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讓祖國為我們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