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
黃文秀同志生活上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為人隨和,平易近人;你是否在尋找“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篇1】
天之驕子,“文秀”于時。27歲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說她是天之驕子真是毫不為過。“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她的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郝海燕滿懷遺憾地說。但她卻義無反顧地考取了選調生,返鄉工作。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不到兩年,她就當上了百色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又令多少人艷羨!但她卻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果說《扶貧從“新手”到“熟路”》以及兩本駐村日記展示了她的文采,那么在百坭村一年的時間里她交出的答卷則見證了她的才華: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3%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為2018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黃文秀們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堅定地把才華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黨之英才,“文秀”于心。為什么要選擇返鄉?為什么要申請派駐?追尋她的人生足跡,我們發現,一切早已注定。2008年,黃文秀考入山西省長治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在這里,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背后有紅色老區的基因傳承,也有“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還有徐本禹等榜樣的力量感化,更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發自內心的。”從赤子之心勃發出來的是怎樣一種力量?從后進生到班級前十名,從勤工儉學到發憤讀書,她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一步一步踐行著報效鄉梓、黨、祖國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行進在自己“心中的長征”路上。現在,她用自己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國之棟梁,“文秀”于民。為什么要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作為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貧困家庭的姑娘,貧困是她心里揮之不去的痛。直到2016年,她畢業參加工作后,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這個包袱而剛剛脫貧。正是疾“貧”如仇,她才發誓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年2.5萬公里兌現了她的諾言。她在總結中這樣寫道:一年來,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帶領村“兩委”干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面對重重困難,她以“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的氣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堅持運用土辦法入戶調查、建檔立卡到認真聽取社情民意、查擺問題,從被懷疑排斥到死纏爛打,從“我還不夠勇敢”到“我發現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完整用桂柳話交流了”……她筆下這些斗智斗勇的扶貧故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我想,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這是何等的情懷啊!
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篇2】
6月17日凌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樂業縣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20她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回到家鄉百色工作。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___、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同志畢業后放棄留在城市工作的機會,聽從黨的召喚,投身基層扶貧事業,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人對信仰的無比忠誠,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之歌。
作為在脫貧攻堅一線干部,我們更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以她為榜樣,___,牢記使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作出應有努力。
___、一心為民。她放棄大城市優越環境、毅然回到家鄉、心系扶貧一線因公犧牲的感人事跡,頌揚了她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謳歌了她將最美青春年華奉獻給黨和人民的感人情懷。
作為脫貧攻堅一線干部,我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向一代代優秀的共產黨人學習,學習他們勇于擔當的魄力,學習他們迎難而上的斗志,學習他們甘于奉獻的從容,堅定初心,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拼搏奮斗,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譜寫自己的青春之歌。
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學習她___、對黨忠誠的政治追求,心系群眾、擔當作為的高尚情操,知重負重、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以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付出汗水。
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篇3】
黃文秀那么高的學歷毅然回到家鄉沖到第一線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那么漂亮的女孩為了扶貧工作不打扮不戀愛、那么貧困的家庭不扶己先扶他,通過點點滴滴的選擇可以看出她的勇于擔當、傾情投入、甘于奉獻。黃文秀深知,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遍訪了一遍又一遍。在駐村滿一年的那天,她的汽車儀表盤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她深入群眾中,贏得了群眾的尊重和認可。她的一生過的短暫而熱烈,為我們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思考。我們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敢于拼搏,甘于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通過學習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端正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地位,一切以人民利益出發,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基層干部要加強與群眾聯系,聽民情訪民意,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切實利益,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多思多想,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帶領人民群眾脫貧的問題上來,要敢于創新,用于突破,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以黨的思想理論做指導,為人民群眾服好務、辦好事。
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___、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篇4】
5月17日晚,20_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央電視臺)一套綜合頻道播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光榮入選。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再次在我市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把黃文秀同志無私無畏、情系群眾的精神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爭做時代新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力推進首府高質量發展。
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回鄉工作,20擔任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仍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從進村開始,黃文秀就努力融入當地生活,挨家挨戶走訪,學會了桂柳方言。在駐村的一年多時間里,她幫村里引進了砂糖橘種植技術,教村民做電商; 協調為每個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黃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20__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馬山縣加方鄉龍開村第一書記毛鑫說:“每當看到黃文秀的名字,聽到黃文秀的事跡,總會觸及我心底最深處的那份感動,將生命之花綻放在貧困鄉村的黃文秀,永遠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第一書記!同為第一書記,我將更加執著努力地書寫扶貧路上的酸甜苦辣,扎根基層,為人民服務。”
“80后”村干部黃飛賀是邕寧區蒲廟鎮聯團村支書,也是一名返鄉創業青年。他說:“身為村支書,我深知農村生活環境的艱苦,在農村開展工作的不易。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激勵著我,并讓我深刻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是否奮斗。在任何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我們都可以綻放出鮮艷的花朵。我更應該趁著年輕,擼起袖子加油干,時刻把黃文秀同志作為前進的榜樣,在最基層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江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方芳對黃文秀在扶貧路上所展現出的為民情懷和無私無畏表示由衷敬佩,她說:“黃文秀的生命雖然很短暫,她的品質卻因此顯得愈發寶貴。同樣作為基層工作者的我們,唯有以她為榜樣,學習她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精神,把信念和夢想結合,把知識和實踐統一,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追求去完成她未完成的脫貧攻堅任務,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真正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文秀把30歲的生命獻給了青春無悔的扶貧事業,她的事跡催人淚下、可歌可泣,感動著全社會; 作為第一書記,她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謀福祉,將自己寶貴的生命奉獻給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賓陽縣文明辦主任冼燦榮在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后感觸良多,他表示,將繼續號召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黃文秀同志學習,以她為榜樣,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做好本職工作。
扶貧干部黃文秀先進事跡【篇5】
執著就是要___。百色,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于一體的特殊地區,黃文秀在這里長大,從這里走出,最后仍然選擇回到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她說: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她說: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一個主戰場,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融入了我的生活,生活也就是工作,不斷奮斗,始終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誓作前鋒,執著于夢想,執著于初心,她告別了繁華,扎根于基層,反哺為家鄉,譜寫了共產黨員堅守初心的頌歌,成就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人生。
執著就是要不懼挑戰。人生正是一種敢于與現實“較真”、不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敢于與自己“較真”,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敢于追求的人是幸運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總會一笑而過,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奮斗中不斷的旅行,才能看到沿途最美的風景。不懼挑戰,才能在泥濘路上留下最清晰的腳印。黃文秀曾對朋友說:“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經過努力,她所駐村的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執著于追求,不懼挑戰,才能為脫貧攻堅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執著就是要不懼失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后便不再堅守,輸得起的人,一般只會輸一陣子;輸不起的人,注定將會輸一輩子。戰勝失敗,有時真就需要我們再執拗一些,再鉆一鉆“牛角尖”,再啃啃難啃的“硬骨頭”。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輸得起,敢于從頭再來;越是想放棄的時候,越要咬緊牙關,敢于屢敗屢戰。脫貧攻堅路上,黃文秀碰了“釘子”,吃了“閉門羹”,但放棄嗎?不,她轉變工作方法,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打起了“親情牌”,取得了群眾的信任,遍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戶,繪好了她心中的“長征路”,干出了鄉村新天地。
執著的人生,始于有夢想的追求,基于有定力的積淀,成于有膽識的堅守。真正懂得執著,勇敢選擇執著,才能堅守住初心,牢記住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