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
張富清,男,漢族,中共黨員,1924年12月生,陜西洋縣人,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來鳳支行原副行長;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五篇,歡迎大家分享。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精選篇1
張富清對于奉獻選擇了高調,對于功名選擇了低調,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彰顯了一名老英雄的英姿,錘煉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黨性,不禁讓人們肅然起敬。讓人們敬佩的,不僅是因為他有著赫赫戰功,以及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勁頭;更是因為他面對榮譽選擇的“深藏”,以及不為利益所擾繼續前進的境界。
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努力在黨員干部中形成爭先創優、甘愿奉獻的濃厚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年來,他從來不向組織要求什么。因為采訪時他說,與已犧牲的戰友相比,他的功勞與他們相比不算什么,可他還活著,還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經很知足了。在張富清老人眼中,他謙虛說自己不算什么,因為他當時周圍的優秀共產黨英勇事跡深深影響著他,就應該這樣。在我們眼中,他的先進事跡令我們敬佩,我們不僅要努力宣傳優秀共產黨員榜樣,也要爭當榜樣,影響更多的人成為榜樣。
功名源于擔當和奮斗,“深藏”更顯初心之熾烈。正如張富清的日記中所寫“勛章箱底壓,子女猶未白。整天一臉笑,只知是老兵。”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因為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沒什么特別,所以,從來沒有居功自傲,從來都不會給組織添麻煩。“功名”記錄其擔當之勇毅、奮斗之艱辛,“深藏”更凸顯其精神之偉大、境界之高遠。
敢擔當沖鋒在前,踐初心一以貫之。“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行勝于言,張富清一次次挺身而出的行動,踐行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的初心。不因為戰場上的烽火四起而選擇絲毫退縮,不因為工作條件的艱苦而挑肥揀瘦,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沖鋒陷陣中,在砥礪奮斗中,在勇毅篤行中,不斷擦拭初心,不斷錘煉黨性,樹起了精神標桿。
回歸本色最動人。深藏功與名60載,不僅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簡退職時,首先動員自己妻子離職;在大兒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機會是,卻讓其放棄機會,下鄉當知青。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我們都應該向張富清精袖學習,學習他中誠干黨、失志奉獻的政治品格,不畏艱險、勇干犧牲的`戰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精選篇2
近一段時間內,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湖北省來鳳縣95歲戰斗英雄的故事,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銀行的干部,只是對老伴兒提起過自己的軍旅事跡,連子女都不知道父親是個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在此次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信息采集時,才發現這名普通的老人竟然是意味有著卓越功勛的戰斗英雄。這位名叫張富清的退役老兵用六十年的堅守為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黨課”,他詮釋了如何在成就偉績后保持低調品行,他注釋了如何在獲得驕人功績后保持不驕不躁,他刻畫了如何在轉業他崗后保持奉獻精神,值得所有公職人員學習和靠攏。
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和人格,它一般與文化程度、能力及地位沒有必然聯系。只是地位越高,謙遜品質的社會正能量效應越大,反之亦然。謙遜風范體現在社會公眾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是我們和諧人文環境的重要基礎。謙遜的人生活看似低調,但內涵豐富有情趣,渾身充滿正能量,并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我們常說,保持自身快樂也許不難,但是要讓你周圍朋友快樂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謙遜首先為自己,然后才是為別人;謙遜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著名的“顛覆性創新大師-克里斯”認為,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人格。
我國傳統文化一般認為謙遜主要針對那些“學問高深”的“大家”。這些“大家”的行為舉止能給社會公眾以“行為世范”作用。謙遜風格在學術界往往表現為:少說務實;寧靜致遠;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傾聽;善待委屈;能團結人,包括上輩、平輩和晚輩。謙遜品質既有先天遺傳因素,更有后天修煉。例如我長期以來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和同事中的謙遜楷模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謙遜的人,為我的晚輩做出榜樣。然而,我們似乎不應該將“謙遜”風格與“窩囊”現象混為一談。我們一般認為“窩囊”首先屬于“不思進取”,“思想守舊”,“能力不強”,看似“與世無爭”,實則沒有底氣。而擁有謙遜風范的人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內斂”,“功夫在內”,“藏而不露”,身教重于言教是擁有謙遜品質的人向社會公眾展現的正能量。當然,人無完人,我們不該將具有謙遜風格的人看成“高大上”,“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只是我們一生中眾多學習榜樣中的一個而已。
戰斗英雄張富清用一生的實際行動傳達出謙遜的可貴,從這兩個字所散發出的芬芳值得所有領導干部用堅定的黨性去體會和感悟。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精選篇3
5月25日晚上的新聞聯播,講述了一名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老英雄張富清的故事。我認真的聽完新聞,終究忍不住潸然淚下。很久以來,看電視已經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了。今日回到黨校,我在報紙上找到關于張富清同志的所有報道,夜深人靜時,細細讀來,眼眶再度濕潤。真正的英雄是什么?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在我的心里。今夜,多年的疑問在心中有了答案:“平凡處見初心,淡然中顯英雄”。
作為戰斗英雄、特等功臣,在革命戰爭年代,張富清同志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崢嶸歲月之后,服從大局扎根貧困山區,深藏功與名,艱苦奮斗一輩子。
參加工作以來,我看過、聽過許多的優秀黨員事跡,也參加過不少的典型英模報告會。但是我才覺得,那些高亢入心的播報、那些抑揚頓挫的講述,那些動情的渲染、那些煽情的鏡頭,這個年代發生的各種感人故事,卻都不及張福清老人樸實、淡然而純粹的語言,讓我的心跳加速、淚眼迷蒙。革命年代不怕死,和平時期不伸手。這才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這才是一名英雄的選擇。
張富清同志的生活其實并非一帆風順。戰斗留下的頭部創傷一變天就痛,88歲高齡截肢后裝上假肢,女兒從小有腦膜炎長期患病在家,貧困縣的工作條件也不好。我覺得,他只要亮出軍功章、表明戰斗英雄的身份,是完全可以名正言順……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精選篇4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張富清的事跡通過媒體報道后,迅速引起當地乃至全社會的關注,大家對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老英雄張富清由衷敬佩。張富清身邊的親人、同事、朋友,從最初的驚訝到后來被他的事跡深深感動了。
在部隊,張富清主動擔任突擊隊員,在槍林彈雨中沖鋒在前;在地方,他也始終以一名突擊隊員的自覺,迎難而上,夙夜在公、為民謀利。張富清是戰場上的英雄,也是扎根基層的英雄。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們要向老英雄學習,不計得失、不慕虛名,扎扎實實為民辦事。
轉業到來鳳的數十年,張富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崗位在變、身份在變,但他對黨忠誠、為民造福的初心始終沒變。他仿佛有無窮的精力和干勁,帶著群眾干了一件又一件實事,從未發過牢騷,是典型的實干家。張富清把為人民服務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老英雄戰功赫赫,轉業后卻選擇最偏遠的山區、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這種甘于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我們學習戰斗英雄,就要以英雄為榜樣,強化擔當奉獻意識,努力干好本職工作。
我曾經以為,英雄是在記憶中的,而張富清讓我感受到,英雄就在身邊要向張富清學習,保持信念之光不滅,信仰之樹常青。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事跡介紹精選篇5
最近有一位老英雄刷爆朋友圈,他就是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今年95歲的張富清老人。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戰功,退役后他又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工作,60多年來他深藏功與名,在工作崗位上不改軍人本色、奉獻一生。閱讀完他的人生經歷后,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下面我將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我對英雄精神的理解。
一、關鍵詞:平凡
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英雄,完全可以憑借自己往日的榮耀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張富清選擇了平凡。
如果不是去年底參加退役軍人信息登記,周圍很多人都不知道張富清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英雄――解放戰爭期間,他參加過多場戰役戰斗,兩次榮獲“戰斗英雄”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連張富清的兒子從未見過父親的這些軍功章。
一張“特等功”報功書,是1948年發出的,也是在這一年,張富清加入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報功書中特別提到,在永豐戰役中,張富清所在的六連是突擊連,“他第一個帶頭跳下了4米高的城墻”。永豐戰役,是為了配合淮海戰役,由西北野戰軍發起,作為突擊隊員,張富清和兩個戰友在深夜跳下城墻,與敵人殊死搏斗。這場戰斗一直打到天亮,張富清炸毀了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戰斗結束,他死里逃生,但突擊組的另外兩名戰友卻再也沒有回來。1955年,張富清退伍轉業,他戴上勛章拍下照片后,將所有勛章封存,也將自己的赫赫戰功封存,這一封存就是60多年。60余年,張富清一直過著平凡又有意義的生活,因為他說:“當年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友,許多都犧牲了……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還有什么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呢!”
二、關鍵詞:奉獻
轉業后的張富清,本打算回陜西老家,但當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窮的貧困山區需要支援建設時,他聽從黨的號召,帶著妻子去了恩施來鳳縣,從此,他鄉變故鄉。在來鳳縣,張富清奔波于最窮的鄉鎮,在遭遇干旱時,他帶領老百姓進山找水;為了給沒水沒電沒路的高洞山區修出一條路,張富清又當了一回突擊隊員,他帶著炸藥上了懸崖。4個月后,高洞山區結束了不通路的歷史。1985年,張富清從當地建行副行長位置上退休。
三、關鍵詞:原則
讀完張富清老英雄的故事后,給我最深的感觸便是他那堅守原則,不改本心的精神。
7年前,老人因病左腿截肢,他忍痛訓練,學會了走路。后來,老人眼睛得了白內障,需要手術,他的醫療費可以報銷,但當兒子為他選了7000多塊錢的人工晶體時,他卻自己找醫生換成了3000元的。不給國家添麻煩,也不讓家人占公家的便宜,張富清不許子女親屬在他工作過的單位上班,甚至不許跟他一樣有高血壓的家人吃他享受公費醫療的降壓藥。老人的兒孫中,沒人沾過他的光。71年黨齡,60多年深藏功名,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淡泊名利的張富清老人,其實很富有。戰爭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軍功章鐫刻著他的榮耀,他的經歷很富有;和平時期,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用共產黨人的本色贏得群眾信賴,他的精神很富有。理想信念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忘初心、不負使命、不改本色,張富清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堅守信仰的時代標桿。
英雄事跡彪青史,傳承尚需后來人,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一定傳承好老前輩的優良傳統,把歷史使命扛在肩頭,猛打敢擔當,猛沖不畏懼,猛追奪勝利,高標準完成好組織交給的任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進取,奮發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