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提高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審美能力,更好地欣賞各種影視作品。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1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最有趣的兩個人物是孫悟空和豬八戒啦!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是花果山靈石孕育,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圣,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救下孫悟空。孫悟空很感激,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孫悟空性格聰明、活潑,勇敢、敢于反抗,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豬八戒,又名豬悟能,也是個呆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后來,被罰下人間。但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豬八戒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對師傅也是很忠誠。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他倆是唐僧之徒,沙和尚也是唐僧之徒。
沙和尚,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扁入人間,在流沙河當塘虱精,因他最后拜唐僧為師,一路上任勞任怨,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取經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他們師徒四人組成了西天取經的團隊,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很團結,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挫折。現在我知道了,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2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里的.《西游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游記》,不覺感嘆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盡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盡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念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著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嘗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嘗了人生五味,什么才更有意義。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3
我看完了《西游記》,對里邊的主要人物有一些評價,今天就在這里介紹給大家。
唐僧:他從小就在寺院里長大,心地善良,但是肉眼凡胎,不食人間煙火,很多時候難分善惡,所以總是吃虧。
孫悟空:他曾經被壓在五行山下,后來被唐僧救出,是唐僧的大徒弟,取經時一路降妖伏魔,幫了唐僧不少忙,也常常被他的師傅錯怪。同時他喜歡捉弄他的師弟八戒。
豬八戒:他以前是天上的天篷元帥,后來被罰下人間,掉到豬窩里,長成了豬的樣子。他憨厚可愛,貪吃貪睡,有時也會向唐僧打孫悟空的小報告,不過他的樣子還是挺逗人喜歡的。
沙和尚,他原來是天上的卷簾大將,后來被唐僧收為三徒弟,為人老實,很少說話,聽從安排,成天挑著行李而沒有一點怨言。
這些人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因為他本領高,不貪財,不貪吃,分得清妖魔鬼怪。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4
我最喜歡的是《西游記》中“睡懶覺八戒巡山”這一集。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下,孫悟空要八戒去巡山,豬八戒不愿意,又怕挨棍,只好拖著釘耙慢吞吞地去了。孫悟空變做一只小蟲,叮在他的耳后。豬八戒走了四五里,嘟囔起來:“你們倒好,在那邊自在,為什么讓我老豬去巡山?”說著,他找到了一個平坦的草叢,呼呼大睡起來。悟空著急了,變做啄木鳥啄了一下八戒的`嘴唇,八戒生氣了,站起來又走了五六里路,他找到了三塊青石,對他們行了個禮。原來豬八戒把三塊青石當成唐僧、悟空和沙僧,朝他們演戲,他編了一段謊話,然后回去了。
悟空都看到了,急忙跑回去告訴師傅。八戒回來,說:“這里是石頭山,山上有妖怪,洞是石頭洞,門是釘著鐵葉的門……”悟空說:“后面一句我替你說,上面有幾個釘子,老豬心忙記不清?!蔽蚩战掖┝税私淙鲋e。大家原諒了八戒,八戒連忙磕頭。唐僧罰他再去巡山,他扛著釘耙繼續巡山去了。這個故事非常搞笑,表現出了八戒的懶惰和可愛,我一讀到這個故事,就忍不住想笑,所以我最喜歡它。
我覺得《西游記》這本書,非常有趣,可以讓我學到許多的很好的詞語。唐僧因為沒有火眼金睛,看不到妖怪,經常誤會悟空。沙僧和豬八戒都幫助悟空打妖怪,但是他們本領都不高強,而且八戒很懶,也好吃,我覺得豬八戒應該改名叫“豬懶戒”。孫悟空本領非常高強,我相信這一趟旅行,孫悟空付出的最多。
悟空、八戒和沙僧都是奇怪的和尚,他們一起保著一個正常的和尚去西天旅游,這就是《西游記》。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5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與大家一齊分享一下,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主要講的是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故事有很多個回合,可是看到里面“大鬧天宮”“偷吃人參果”“三借芭蕉扇”等等片段的時候,我看的十分緊張,完全被生動的故事情節,形象的人物描述所吸引,看的我一會大笑,一會生氣,有時候真想自我就變成孫悟空去說服那個糊涂的師傅,所以不一會就看完了全書??戳诉@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無論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在學習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去克服它。
就像有一段“三借芭蕉扇”中的唐僧師徒要過熊熊的火焰山時,山上的火太大了,根本無法走過去,于是,孫悟空勇敢地去問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雖然每一次都被無情地扇走,可是悟空他永不放棄,連續三次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最終借到了芭蕉扇,才讓師徒四人平安地走過了火焰山。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在做數學動腦筋題目的時候,我做了2次都沒有做出來,我心想:還是別做了,明天實在不行去問問同學吧!正當我閃現這個念頭的時候,突然眼前出現了《西游記》里面的孫悟空很多故事情節,嘴里小聲說著“不能放棄?!庇谑俏矣诌B續做了兩遍,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原先并不是那么難。
我喜歡《西游記》這本書,因為它教會了我在應對困難的時候要努力,要專心,不能選擇放棄,要有勇于克服的精神,也期望很多同學都能和我一樣喜歡這本書。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6
“齊天大圣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苯鲀旱恼Z氣里充滿了崇拜跟期待,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也聽得享受,而當江流兒說到金箍棒的時候,孫悟空卻停了下來,不讓他繼續說下去。這是他心里的`痛,法力盡失,此刻他不過是一只普通的猴子,帶著禁錮被小小石神嘲笑的猴子。但在江流兒眼里,他是最初的英雄,是反抗天庭身手不凡的齊天大圣,是他的精神支柱與偶像,看不得大圣被欺負,不顧危險揭開符咒,他與孫悟空的關系就此改變。
沒有金箍棒,也無法一個跟斗到達花果山,卻多了江流兒這樣一個“粉絲”或者說朋友?我想猴子他是寂寞的,從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他就是寂寞的。他鬧龍宮、他闖天庭、他搗地獄、他目無一切,可他卻如此孤寂沒有朋友。花果山雖好,卻也是被奉承稱王,你看這五指山下的五百年,可有一人去看過他?沒有人在乎,直到遇見了江流兒。“以后我要天天念經,因為大圣說佛祖可以聽見,那樣我就可以讓佛祖把法力還給大圣了?!眴渭儏s認真的一段話,讓這個“逆天而行”的猴子濕了眼眶。他盡力保護著江流兒,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卻在“傻丫頭”這件事上退了步。他一直重復著說:“我管不了”,是無奈,卻讓我滿是心酸,天下妖神他何時怕過?齊天大圣又如何?連一個丫頭都救不了,他心里是苦的。
最后他還是去了,去救傻丫頭,去保護他最重要的江流兒。我想,他真的想通放下一切的時候,并不是覺得江流兒死了的時候,而是八戒那一句:“別忘了,你可是齊天大圣啊?!本退銢]了法力又怎樣?他還是江流兒心中的英雄,還是自己,他不能讓江流兒失望,更不能讓自己失望。”他去了,沒有筋斗云就征服那條白龍;沒有金箍棒就捏緊拳頭;沒有威風凜凜的戰衣就輕裝上陣。這一刻,他不是齊天大圣,只是想救朋友的猴子。因為江流兒是在他如此落魄的時候還陪著他的朋友,也是不顧危險拼死救他的朋友。所以他愿意為了江流兒冒險,愿意肉身死搏,所以他在江流兒“死”后沖破了禁錮。此刻他是齊天大圣,是江流兒最期待、最相信的齊天大圣。身披鎧甲、殷紅披風,打贏后背影卻滿是落寞,“大圣”一句呼喚,孫悟空轉頭,眼里重燃希望,落幕。
對于國產動畫電影一直抱有期待,雖然也失望多次,可《大圣歸來》卻讓我眼前一亮,甚至不能忘懷?!洞篝[天宮》是經典,《西游記》更是,而《大圣歸來》不僅讓我找回了記憶,更多的是讓我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的大膽創新,情節的全新構造,這些都是它的成功之處,我覺得,這是一次成功的創新,是某種程度上的希望。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看到了自己,或者說看到了生活,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夢,都曾嘗試著去改變這個世界,到頭來卻發現什么都改變不了。小時候不能理解為什么孫悟空要被如來征服,皈依佛門?也許是當時的叛逆,又或許他從最開始想要的就不是成仙成佛,他想要的只是陪伴唐僧,護他一世平安,僅此而已。
當下社會人情冷漠皆為常事,被生活壓彎了腰、壓低了頭也無心反抗,可是能不能為了那個最重要的人、為了自己,鼓足勇氣、沖破禁錮、昂首挺胸,做回那個英雄?就算我一無所有、就算孤軍奮戰,我也會為你拼盡全力;就算只有那么一刻、就算全世界都不在乎,我也會是你的蓋世英雄,齊天大圣孫悟空!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7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而我讀了很多遍后,便開始感悟其中的精神,竟然有所啟發。
在我看來,雖然西游記有這么多回,但最重要的還是一點:人性的磨礪。還記得第五至第六回孫悟空大鬧天宮嗎?那時候的孫悟空脾氣還很大,只因為嫌官職小把天庭打得雞犬不寧,被如來鎮壓500年,被唐僧收服后還是原來的樣子,剛陪唐僧走了一段路就打死了攔路的強盜,還是緊箍咒治住的。可是到“真假孫悟空”那集,孫悟空被唐僧誤會還忠心耿耿。從孫悟空出世,到取經完畢,我們可以發現,孫悟空他的所作所為,尤其是他的忠心耿耿,可以說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為什么在三個徒弟當中收到唐僧的懲罰是最多的,這是為什么呢?這和他的性格有關。他總是認為“我總是對的,我是忠心耿耿的。所以,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結果他受的苦最多,還被唐僧數次趕回花果山。這說明,我們做事前都需要三思后而行,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做事的氛圍,才會真正的少折騰。這就是“人性的磨礪”。
其實,孫悟空還算不上最典型的例子,讓我們把視線轉到唐三藏這里來。唐三藏受皇帝委托,一路向西天進發,不知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命懸一線更是數不勝數,但他還沒有放棄,硬是靠著那雙腳,和三徒弟一起走到了西天。但是,唐三藏一心向佛,忠奸不分,人妖不辨,所以在取經的路上多次誤解、錯怪孫悟空,幾乎丟掉了自己的性命,又何談成功取經。
從孫悟空和唐三藏來看,他們的人生取得了成功,但是,所經歷的磨難與磨礪卻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當然這種磨難和磨礪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有些是他們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我們在讀這本《西游記》的時候,應該從中受到一些啟發:第一,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然后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管前面有多少曲折多少坎坷,都應該經受磨礪,才會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二,在朝著目標前進的時候,我們要善于收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盡可能把問題考慮的全面一些,這樣的`話,我們的目標實現得會更好,更快,少走彎路。第三,在我們的目標實現以后,我們切記不要好沾沾自喜,要及時總結,設立更高,更好的目標,才不會回到原點。
磨礪,是西游記的精華所在,也是我們人生的必修科目。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8
每個人對西游記都有不同的看法,讀完之后我也有不同的感受。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吳承恩歷經7年之久創作的不朽之作。我看到孫悟空嫉惡如仇,樂觀,不畏艱險一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途中九九八十一難忠心耿耿,寸步不離;不論路途險惡,不屈不鬧,敢于斗爭;機智聰明,救出師徒。
還有豬八戒的憨厚無不令人神往。自信的精神使我敬佩,曾經為不可一世的天蓬元帥,只因貪戀嫦娥被貶下凡。錯走輪回成豬性。但他仍然不失自信,依然一路抬頭挺胸。高昂的走著。雖然好吃懶惰,一臉惡象。但當他的大師兄有難又拔刀而出。知錯能改無不是我們現需要學習的精神。
沙和尚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后被唐僧師徒收服、淳樸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雖然個性不鮮明的他戲份不多,但他是《西游記》里不能缺少的人物。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后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并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小說中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癡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為弘揚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不忘他的歷史功績。
雖然《西游記》已經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會經久不衰,因為這師徒四人,實在各有妙處,很吸引人。
關于西游記的觀后感兩千字篇9
歷史的遺留,經典的匯聚,燦爛文化的發展,經歷著歷歷代代的流傳。我國明清時代的四大名著,更是膾炙人口。一個個生動的形象,富有那時期人民的具體特點一一通過小說向如今的我們傳遞著那時的信息。
當我看到“中華經典閱讀讀一本好書”的作業時,我陷入了沉思:什么書能代表經典呢?突然,靈光一現,就是他了《西游記》。
一個喜歡快刀斬亂麻,有那么點的沖動,但目的卻是很實際的一個形象。他因為一時忘了本性,變得目中無人,入地府銷死籍,上天宮盜蟠桃故此受到五百年五行山壓身,吃銅丸喝鐵水之劫難,后來經歷漫長歲月的悔悟,終于點醒,一路保護著唐僧與隊友西天取經,不怕困難,有較強的責任心,作為團隊中的重要一份子,每分每秒照顧著隊友的安全,至始至終盡著自己的力量他當然就是孫悟空啦。
“師傅被妖怪抓去了”又肥又厚的大嘴唇上下嘟囔著,一對白嫩嫩的雙掌糾結著我們閃亮亮的豬八戒登場了。他有著一大堆的缺點: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但是他卻有著他鮮明獨特的個性:性格溫和,力氣大,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者吳承恩還創造了一個中和角色沙僧。不屬于孫悟空的沖動派,也不屬于豬八戒的懶惰派,而是經常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我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憨厚。唐僧就是在這樣一群各具特色的徒弟的保護下,沿途降妖伏魔,飽覽如夢如幻、恍如仙境般的沿途風光,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我認為他們四人能夠經歷險阻,勇往直前,到達勝利的彼岸。最重要的,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技藝,而是他們在一起的團結與自信。有人說:“有一種愛叫團結,它可以創造奇跡!”當孫悟空被唐僧污蔑、面臨著羞辱之時,也義無返顧的沖向第一線,從惡毒的妖怪手中搶回了唐僧的性命,沒有為什么,興許就是這份愛,心中那份堅定的信念:他是我的師傅。
愛是萬千事物的附屬品,無論他或她是善良或是邪惡,始終擁有著一塊軟肋渴望被愛。愛是包容而不是放縱;愛是關懷而不是寵愛;愛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團結也同樣是生活中的一大好幫手。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不可能”這個詞語,又怎么會出現呢!就比如:拿一根筷子,一掰就斷了??蓭资曜臃旁谝黄?,力氣再大的人,也不可能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可以一鼓作氣把他們同時掰斷。
家就猶如綜上所述的,爸爸媽媽以及孩子,相互關懷,相互照料。讓我健康、茁壯成長,我愛我家。家也有矛盾、也有紛爭,但是每一位成員都渴望它是溫暖的,所以家是昨夜依舊未眠的嚴父,家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家又是我們可以任意發牢騷卻不用擔心他人責備的地方。
《西游記》是一本經典的薈萃,需要我們如品味咖啡般,慢慢斟酌。每一章每一節每一段,作者都希望讀者有所收獲,同時也寄托著作者對善與惡的理解,等待著人們去感悟、去享受這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