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犧牲的事跡
陳獨秀,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你是否在尋找“陳獨秀犧牲的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陳獨秀犧牲的事跡【篇1】
1.革命初期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書院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學習。1903年7月在上海協(xié)助章士釗主編《國民日報》。1904年初在蕪湖創(chuàng)辦《安徽俗話報》,宣傳革命思想。1905年組織反清秘密革命組織岳王會,任總會長。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后轉入早稻田大學。1909年冬去浙江陸軍學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后
被捕入獄,出獄后于1914年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chuàng)辦《甲寅》雜志。1915年9月,在上海創(chuàng)辦并主編《青年》雜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北京大學當時有文科、理科、法科,文科是北大三科中最重要的,當時北大不設副校長,在北大,文科學長是僅次于校長的重要職位)。1918年12月與李大釗等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這期間,他以《新青年》、《每周評論》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積極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文學革命,反對封建的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1919年五四運動后期,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初前往上海,在共產(chǎn)國際的幫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同時與其他各地的先進分子聯(lián)系,發(fā)起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雖然沒有出席,但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其后在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在中共四大、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主要負責人,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間黨的最高領袖。
2.革命后期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傾思想發(fā)展成為右傾機會主義,放棄對農(nóng)民、城市小資產(chǎn)階級和中等資產(chǎn)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采取妥協(xié)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除了來自共產(chǎn)國際指導上的原因,他的右傾錯誤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觀點,以在黨內(nèi)成立小組織的方式進行活動。1929年11月,因為他在中東路問題上發(fā)表對中共中央的公開信,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fā)表由81人署名的作為托陳取消派綱領的《我們的政治意見書》。同時,在上海組成托派小組織無產(chǎn)者社,出版刊物《無產(chǎn)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托派小組織的“統(tǒng)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
3.抗戰(zhàn)時期
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于1937年8月出獄,先后住在武漢、重慶,最后長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慶市江津區(qū))。1942年5月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陳獨秀思想論稿》、《陳獨秀著作選編》等。
陳獨秀犧牲的事跡【篇2】
1.歷史貢獻
第一,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于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他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雜志,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導了整整一代人。
第二,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思想指導者。五四運動能夠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發(fā)生那么大的影響,與他的活動、指導、影響是分不開的。在高度評價五四運動歷史功績的同時,不能忘記陳獨秀在其中的巨大歷史功勞。
第三,他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他傳播馬克思主義雖然沒有李大釗早,但他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雜志是當時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別的報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主要的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說法不準確。如果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在1921年的成立。僅僅這一條,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
第六,他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lián)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jīng)驗教訓的人。
2.杰出成就
第一,他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杰出的政論家。他的政論文章__恣肆、尖銳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給人很多啟發(fā)。
第二,他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杰出的大專家、大學者。他晚年進行的文字學研究,是極其重要的學術成果。如果不是后來轉向政治斗爭,他無疑會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最杰出的大專家、大學者之一。
陳獨秀犧牲的事跡【篇3】
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奮斗了整整27個春秋,作出了比他的前輩、同輩都多得多的貢獻。就是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在舊中國的泥潭中,陳獨秀依然
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中西求是書院”開除。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學。1914年,出獄后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chuàng)辦《甲寅》雜志。他寫文章用“獨秀”筆名,來源于家鄉(xiāng)的獨秀山,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翌年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fā)端。
在趔趄向前,盡管步履蹣跚,有時躑躅,有時摔跤,但他沒有當叛徒,沒有做漢奸,沒有作出絲毫有損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偉大國格和偉大人格的事來。
陳獨秀晚年臥病在床時,周恩來曾來看望他,他說道:“李大釗死了,延年死了,……除周恩來、___,黨中央沒有我可靠的人了,我也落后了,年紀也大了,中央開會,我怎么辦呢?我這個人又不愿被人牽著鼻子走,我何必弄得大家無結果而散呢。”陳獨秀還是老脾氣,是直言不諱的。
____也始終不曾忘記過這位“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他再三講過,陳獨秀對他的影響也許超過其他任何人。
這就是紅色英雄陳獨秀的故事。
陳獨秀犧牲的事跡【篇4】
1942年5月27日,中共早期領導人與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在四川江津病逝。
陳獨秀,字仲甫,號實庵,筆名頑石等。1879年生,安徽懷寧人。少時讀私塾,1896年中秀才,后入杭州求是書院學習。1901年因從事反清活動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1903年被日本政府遣返回國,1907年再赴日本。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政府秘書長。1913年參加討袁“二次革命”,被捕入獄。1915年創(chuàng)辦《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1918年與李大釗等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積極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文學革命。
五四運動后,陳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積極發(fā)起和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共主要創(chuàng)建人之一,1921年在中共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委員,任中央局書記,主持黨中央工作。在中共二大至五大期間,均被選為中央委員,先后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____等職。大革命時他主張“一切工作歸國民黨”,在資產(chǎn)階級的領導下實現(xiàn)中國的民主革命。大革命后期,他主張中共放棄武裝,服從國民黨領導,結果大批共產(chǎn)黨人慘遭屠殺。
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對前途更加悲觀失望,變?yōu)槿∠髁x者,發(fā)表《我們的政治意見》并在上海成立無產(chǎn)者社,出版《無產(chǎn)者》刊物。1932年10月,陳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判刑后囚居南京。1937年8月被釋放出獄,國民黨以高官厚祿拉攏他,陳嚴辭拒絕。陳獨秀主動找中共黨組織,向葉劍英要求去延安工作,被中共拒絕,只好移居武漢、重慶,最后移住江津。
陳病逝前生活極為艱辛,靠朋友幫助勉強為生。陳死后的喪葬費都是舊日北京大學友人捐贈。
陳獨秀犧牲的事跡【篇5】
1、將我輩以前的見解,徹底推翻。
2、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新陳代謝,陳腐朽敗者無時不在天然淘汰之途,與新鮮活潑者以空間之位置及時間之生命。
3、民主不是哪一個階級的.概念,而是整個人類幾百年斗爭才實現(xiàn)的。無產(chǎn)階級民主不是一個空洞名詞,其具體內(nèi)容也和資產(chǎn)階級民主同樣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之自由。國家者,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務,其國也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
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
5、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6、西方人以法治為本位,以實利為本位,故以小人始,以君子終;中國人以感情為本位,以虛文為本位,故全都以君子始,以小人終。
7、學習本無底,前進莫旁徨。
8、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9、今世列強并立,皆挾其全國國民之德智力以相角,興亡之數(shù),不待戰(zhàn)爭而決。雖有為國獻身之烈士,以莫之能救。
10、科學與民主,是人類社會進步之兩大主要動力。
11、世界文明發(fā)源地有二:一是科學研究室,一是監(jiān)獄。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jiān)獄,出了監(jiān)獄就入研究室,這才是人生最高尚優(yōu)美的生活。從這兩處發(fā)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價值的文明。
12、我們愛的是人民拿出愛國心抵抗被人壓迫的國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愛國心壓迫別人的國家。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做犧牲的國家。
13、宗教之功,勝殘勸善,未嘗無益于人群;然而其迷信神權,蔽塞人智,是所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