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節的節日起源介紹
1941年,中共中央確定將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黨都要熱烈慶祝黨的誕生紀念日。但是,中國共產黨建黨日并不是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下面是建黨節的節日起源介紹。
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直至1936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五周年,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月份為依據,而不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日期為依據。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來的,文章中說,當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當時,在延安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七·一”作為黨的生日,最早見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的《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文件指出,當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采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并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此后,全黨開始大規模地舉行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而“七·一”就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并不是黨的一大召開、閉幕的具體日期,但是,“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
紀念活動
中國共產黨建黨日的紀念活動,根據有關歷史資料,在七月一日,各級黨委要召集黨的干部會議或黨員大會成活動分子的紀念會。在這個會上,應該簡要地報告(后稱“七一講話”)黨的二十七年的歷史,要組織黨內干部對于中央的路線、政策的學習,特別是學習時期內黨中央和中央同志所發表的各種重要文件,聯系各地方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工作,展開討論,提高覺悟,改進工作。
同時,各地黨組織會開展有關的表彰活動。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單位進行表彰。開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暨創先爭優文藝演出。開展“七一”專題黨課活動。開展黨員領導干部深入黨建聯系點活動。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慰問優秀黨員、老黨員、生活貧困黨員活動,送去黨的溫暖和組織的關懷。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黨內實踐活動等。
相關人物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陳潭秋,名澄,字云先,湖北黃岡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二七大罷工領導人之一。1919年在武昌參加五四運動,畢業后成為湖北人民通訊社記者,并在董必武主持的私立武漢中學兼任英語教員。1935年赴莫斯科列寧學院進修學習,并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工作,1943年9月27日他和毛澤民、林基路等人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被秘密殺害。1936年6、7月間,陳潭秋寫于莫斯科并發表在俄文版《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上的《中共第一次大會的回憶》,被史學界公認為最早回憶并公開發表的有關中共一大內情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