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威王的歷史評價
楚威王,羋姓,熊氏,名商,是楚宣王之子。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繼位,是為楚威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楚威王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楚威王的歷史評價
楚威王熊商是戰國時期楚國國君,繼承其父楚宣王救趙伐魏與開拓巴蜀的格局。在戰國時代,楚國在楚悼王以后,使得楚國發展成為最強的君王,他的一生以恢復楚莊王時代的霸業為志業,力圖使楚國冠絕諸國之首。關于他的政績,一生戰績累累,占領了吳國的領地,并導致越國分崩離析,最終滅亡了越國。
隨后在徐州大戰中,楚威王取得了最大的勝利,自從這以后,楚國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國家版圖也擴大了許多。從他的相關歷史事跡中就能夠得出楚威王對當時的楚國所面臨的局勢有很清楚的認識,也正是這樣楚國才能夠變得如此強大。可是后期的他一心向外征戰,忽略了朝政,最終導致楚國滅亡。
楚威王怎么死的
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在長江邊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謂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覺得南京“有王氣”,吩咐在龍灣(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埋金。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其子熊槐即位,是為楚懷王。
楚威王兒子
楚懷王熊槐(前374年―前296年),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禮樂文明培養出的最后一代國君。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楚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執政中期他誤信秦國宰相張儀,毀掉齊楚聯盟,國土淪落,楚國從崛起走向了衰亡。
羋戎(?-公元前262年),又稱辛戎,楚國人,秦昭襄王舅父。初封華陽,號華陽君。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取楚新城后,又封新城,號新城君。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與異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羋氏長期執政秦國,形成親黨專政格局,打破秦國重用客卿的慣例。
看了“楚威王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曳尾涂中的歷史典故
2.楚威王聞莊周賢典故大全
3.《羋月傳》背后的七大歷史常識
4.歷史名人關于愛國的故事9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