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怎么死的
老子, 姓李名耳,根據歷史記載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到公元前前470年左右,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出生在渦陽縣閘北鎮鄭店村,又名老聃,有傳聞說他一生下來毛發就是白色的,所以當地的人稱他為老子。那么老子是怎么死的?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子是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老子是怎么死的
關于老子怎么死的這一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老死,也有人說是羽化成仙。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道教前身的創始者,自然會讓人帶上神秘色彩。然而羽化成仙的說法實在有些荒謬。對于老子的死亡文獻有記載的。《弘明集》中記載:老子生于賴鄉,死就槐里。此外還有老子墓一直留存今日,老子墓位于陜西省周至縣樓觀臺的大陵山。
史料記載老子享年84歲,在平均年齡只有五六十歲的古代,老子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長壽,普通人很難超過這樣的年齡。
相傳老子死的時候,鄉親鄰里都來吊唁,他們哭的非常傷心,就像是自己的親人死去一樣。而老子的好友秦佚來吊唁時不跪拜只是鞠躬示意,哭了三聲就停止了。有人就問他:“你和老子是真正的摯友嗎?他死了為何你一點也不傷心這樣合理嗎?”他說:“我與他自然是多年好友,老子出生是從沒有到有,死去是從有到沒有,都是順應世間變化的。那些在出身的時候就感到欣喜,死去的時候悲傷都是違背世間常理的。我是老子的摯友,當他順應規律死去時,所以能夠用理性的態度看待他的生死,所以不是如此的悲傷。”人們聽到他這樣說都說:“你是老子真正的好朋友啊。”
這個典故一直流傳至今,先不論這一故事的真實性。老子之死至今也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告訴世人老子死去的詳細歷史,所以老子究竟是如何死的在人們心中仍然有很多謎題。
老子生平
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時期的人。是我國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學大家,因為老子擔任過管理書籍的官職,所以他在學習了前朝人的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獨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認為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相傳,老子從一剛出生下來,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稱為老子。老子在春秋時期,曾在現今的河南洛陽做過國家的圖書館館長。老子博才多學,孔子在游玩的時候,去過老子所在的地方,專門向老子問禮和學習。在老子老年時期的時候,相傳是乘著青牛西去,并在函關谷,現如今的河南靈寶寫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經》。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以“道”解釋宇宙之間所有事物的演變,認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然后從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現了萬物生靈?!独献印芬粫杏性S多唯物主義觀點。老子認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兩個不同的方面,并且認為這兩個不同的方面不僅是對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系。
到后來,道教出現之后,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開始被人當成神仙,稱老子為太上老君。從漢代開始,每一代的皇帝都會去老子所在的廟祭拜老子??梢?,老子的生平活著的時候,威望是很大的,不然不會從漢代開始,會讓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因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龍,龍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讓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個人。
老子養生
在老子看來,人如果想要長壽,就必須順其自然。因為大自然是順著自然界的規律發展的,人如果想要維持生命的機體,就必須生命的自然發展。這樣才能祛百病,才能延年益壽。除此之外,也要學會知足常樂,懂得取舍,減少自己的貪念。貪念是無窮無盡的,人疲于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會使人內心狂躁,不盡意。盡可能做到清心寡欲。恬淡的生活狀態才是一個人應該追求的。
養生要養正性,要注意一年四季的變化,根據季節的不同調整不同的飲食,并且要適宜周圍環境的變化,更要有調節情緒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是順應自然的核心。人每天的情緒不宜過多波動,大多時候應該平心靜氣。養生時期,什么該飲用,什么該忌口,什么時候不失平衡才是養生根本。尤其該注意個人的神清氣爽。老子也認為人應該減少主觀猜疑。
當然平心靜氣也應該是人的追求,柔和的心態讓人的身體都會凈化,所謂的以柔克剛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柔和的心態會使人擁有像嬰兒那樣的光芒。老子養生的理念,無非是清心寡欲,靜心養氣,保持一個中正的態度,固守自己的本心。同時也應該是心靈上的寂靜,堅守清凈,萬事萬物都在自然生長,盡管世間變化萬端,可最后都會落葉歸根,這就是靜。守中養生,順乎自然。
看了“老子是怎么死的”還想看:
1.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2.韓非子是怎么死的
3.楊家將怎么死的
4.商鞅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