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歷史精神
法國是近代民族國家,具有相當鮮明的民族精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法國歷史精神。歡迎欣賞閱讀。
一、法蘭西民族精神
法蘭西民族的精神特質人 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這樣的經驗,即拿一個性質相反的東西作為襯托,往往會使某種東西 的特性愈發凸顯。世人一向將英吉利與法蘭西視為在精神特質上恰好處于兩個極端的民族 。為了使法蘭西民族精神更加鮮明地得到展現,我們不妨將英吉利的民族精神作個參照,俾能 相得益彰。英 國人行動時,心神凝聚于物體,力量傾注于行動,絕少斟三酌四,前思后想;而法國人在行 動時,卻必得先有一個周密計劃或者系統理論作依據,以便決定是否行動和怎樣行動。倘英國 人研究機器,在乎是否有一架同樣的機器作模型;法國人則不同,必定更看重圖紙、原理和計算 公式。對英國人而言,行動就是意見;在法國人看來,行動不過是意見的結果。
二、法國弘揚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政策
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消費生活觀念進入法國和其他西歐國家.法國設計出現了三種趨勢:第一種是“茹歐曼風味”(Ruhlmann taste),它主要是由室內裝潢師建筑設計師設計興起,要求家具和日用品繼續保持20年代的藝術裝潢風格.這一趨勢被稱為“晚期現代”(late modern).他們沒有創新,只是重視生產戰前他們設計的東西,這是因為當時官方鼓勵為大生產的工業設計在法國沒有獲得成功,制造廠商不愿意介入生產.第二種趨勢是一些UAM成員為代表的現代運動,例如柯布西耶和培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2】這一趨勢中,一些UAM成員的設計思想和方法都與德國功能主義有關,同時還受斯堪的納維亞派和美國的影響,這一時期塔隆(Roger Tallon)被認為是法國最有代表性的有國際影響的工業設計大師,他的設計表現了用法國精神來解釋德國魏瑪設計學院(HfG)的功能主義設計原理.第三種趨勢是設計自由式的、有機的形狀.它是一些有新意、獨立的設計師興起的,他們抓住了時代的精神去設計室內裝潢和家具擺設,使其像娛樂舞臺.例如羅耶勒(Jean Royere)抓住了抒情抽象繪畫的思想,它的設計特點是“高度時裝的風格”.
法國到80年代后期還沒有形成大眾消費品生產工業,法國工業設計在80年代的成就是面向高技術的政策結果,它出自50年代的決策,堅持了30年才看到了它的效果.1978年以后的法國設計被看作是屬于后現代(Postmodern),法國文化價值體系并沒有發生巨大變化.在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情緒影響下,法國政府希望能通過設計宏大的建筑和工程,在高技術領域對國防、交通、航空、核能和郵電等進行重點研究,來表達法蘭西民族的偉大,但是缺乏對大眾消費品生產進行探討.設計質量是通過長期地進行過程來確立的,這種長期一致的努力才能闖出堅實的名牌形象,例如名牌汽車奔馳(Mercedes Benz)、寶馬(Porsche).但在法國很難看到這種連續性,在一般民用品方面,設計往往是曇花一現,有時出現了一個著名產品(如雷諾Renault2CV型等),但是沒有繼續下去.再例如香水瓶,這類創造性的設計太多了,但是他們往往只是個人成功,并沒有形成一種風格傳統,其結果是用戶并不形成對一類產品的偏好.這種情況造成法國政府項目的強大和國計民生的產品設計水平萎縮形成鮮明對比.
法國民族主義的傾向,在法國的產品設計上也能看出來:法國人夢想技術,而德國人、日本人則毫不花哨的投資于技術.大部分法國工業設計師也仍然保持以前的設計思想,這另一方面是源于法國生產制造業的不支持.仍然出現了一些著名設計師,盡管他們的作品只好送到國外生產.他們遵循法國傳統的設計道路,比較重視奢華的設計項目,即便是普通的產品或平面設計,也會賦以奢華的特點,但是卻具有強烈的設計家個人表現特點.如斯達克(Philippe Starck)的設計總是信手拈來,輕易、幽默而又驚奇、歡樂,像被許多設計師做為空間雕塑擺設的榨汁機、貌似筆座的牙刷架,一切都充滿了戲劇性.在簡單的設計下,可以輕易的發現斯達克設計的樂趣,例如可以伸縮折疊的把手、或是手提旅行袋附上輪子的貼心設計.斯達克的成功在于它的創造表現了一種內在一致性,而且很容易與裝潢藝術的法國精神聯系起來.
除了民族主義情緒外,地區主義也非常強烈,法國各個地區也希望通過設計來體現地區的強大和發達,因襲,除了巴黎之外,各個地區也有相應的地區政府促進的、資助的項目,法國設計家的一個大主顧是政府部門,這在西方國家是很特別的情況.
看了法國歷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