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陳倉歷史故事簡介
暗度陳倉,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暗渡陳倉歷史故事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暗渡陳倉歷史故事簡介
楚漢相爭時,項羽憑借強大的實力,違背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把漢中和巴蜀一帶封給先入關中的劉邦。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到漢中時,人馬過后,燒毀沿途的棧道,表明自己不再回關中了。項羽從此放松了對劉邦的警惕。后來,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命士兵修復原來燒毀的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進攻關中的樣子,實際上卻帶領主力部隊抄小道趁守將不備襲擊了陳倉,進而攻人咸陽,占領了關中,揭開了楚漢大戰的序幕。
暗渡陳倉成語信息
【拼 音】àn dù chén cāng
【英 文】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
【用 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結 構】動賓式
【近義詞】偷梁換柱、移花接木
【相反詞】明目張膽、明火執仗、正大光明、光明磊落
【押韻詞】蓬蓽生光、老大徒傷、剜肉成瘡、據義履方、形單影雙
【謎 語】夜游寶雞城
成語解釋
基本解釋
(1) [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渡:越過。陳倉:古代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為關中、漢中之間的交通要道。漢高祖劉邦用韓信計,偷渡陳倉定三秦。亦比喻秘密進行的活動
(2) [illicit affairs;have secret relations with one's sweetheart]∶也比喻男女私通——通常與“明修棧道”合用
例:莫非他心里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暗渡陳倉歷史故事最新研究
真正的參與者
一般認為暗度陳倉的主要策劃者是韓信和張良,但是根據著名軍事專家夏惟桐的研究成果認為,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以及《史記功臣表》中對于韓信相關內容的大筆墨描述來看司馬遷對于韓信是非常喜愛的,即使如此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也沒有對韓信參與該戰略策劃作出描述,可以看出即使是司馬遷也沒有找出韓信與此戰略的直接聯系。相反,在《功臣表》和《和傳》中,對于周勃等進攻三秦的仔細描述來看,韓信此時還沒有真正掌權和對劉邦在戰略上有真正的影響力。而韓信的《漢中對》也只是和劉邦鼓舞士氣的雙簧而已。劉邦作為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也不可能直接將戰略指揮權甚至方面級指揮權交給沛縣集團以外的人。韓信真正掌握軍權,是在鄭京大戰讓項羽在戰術上第一次碰到釘子之后。加之韓王信在同期惡劣的通信環境下的準確戰略配合與同步來看,韓王信是該計謀的真正參與者是必然的,韓信獻計可能是韓王信的獻計的訛誤。
真正的戰略意義
夏惟桐通過漢軍同期作戰的時間進展圖分析發現, 暗度陳倉并沒有啟到應有的突襲價值,三秦的主將章邯從容據城抵抗,10個月后才被攻克。劉邦的戰略部署,很可能是,從故道派奇兵擾亂三秦部署,而率領大軍從容從棧道出擊。且從后來蕭何的后勤成果來看,棧道的修復應該主要用于對后期統一天下之戰的后勤通路做準備,畢竟陳倉故道綿延500余公里,運輸糧草遠不如棧道方便。棧道的修復主要用于平定三秦中和故道的配合犄角攻擊以及后期的后勤支撐,并不是用于戰略掩護的,相反會過早暴露劉邦的野心。
看了暗渡陳倉歷史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