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梗之患的成語故事
木梗之患的意思是喻客死他鄉,不得復歸故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木梗之患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木梗之患的成語故事:
孟嘗君準備西入秦國,勸阻的人極多,但他一概不聽。
蘇秦也想勸他,孟嘗君卻說:“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沒有聽說過的,只有鬼怪之事了。”
蘇秦說:“我這次來,確實也不敢談人間的事情,而是專門和殿下討論鬼神的事。”
孟嘗君就接見蘇秦。
蘇秦說:“我這次來齊國,路上經過淄水,聽見一個泥土捏成的土偶和一個桃木刻成的木梗交談。木梗對土偶說:‘你原是淄水西岸的泥土,被捏成了人,到了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漲上來,你就殘缺不全了。’
土偶說:‘你的話不對啊。我是西岸的泥土,即使為大水毀了也仍然是西岸的泥土。可你是東方桃木刻成的,天下大雨,淄水橫流,你隨波而去,還不知道要被沖到哪里呢?’那秦國是個虎狼之國,關山四塞,殿下到了秦國,我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出來。”
孟嘗君就打消了去秦國的念頭。
“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鄉,不得復歸故里。 (出自《戰國策》)
木梗之患的意思是:喻客死他鄉,不得復歸故里。
相關人物介紹:
1、孟嘗君,名田文(?-前279年),中國戰國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兒子、齊宣王的異母弟弟,曾于齊威王時擔任要職,于齊宣王時擔任宰相,封于薛(今山東滕州東南),號靖郭君,權傾一時。田嬰死后,田文繼位于薛,是為孟嘗君,以廣招賓客,食客三千聞名。
人物評價:
司馬遷: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余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司馬光:君子之養士,以為民也。《易》曰:“圣人養賢,以及萬民。”夫賢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頓綱振紀,其明足以燭微慮遠,其強足以結仁固義。大則利天下,小則利一國。是以君子豐祿以富之,隆爵以尊之。養一人而及萬人者,養賢之道也。今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書》曰:“受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此之謂也。
“孟嘗君可謂能用諫矣。茍其言之善也,雖懷詐諼之心,猶將用之,況盡忠無私以事其上乎!《詩》云:“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孟嘗君有焉。韓宣惠王俗兩用公仲、公叔為政,問于繆留。對曰:“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齊簡公用陳成子及闞止而見殺,魏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君兩用之,其多力者內樹黨,其寡力者藉外權。群臣有內樹黨以驕主,有外為交以削地,君之國危矣!”
王安石:“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2、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師從鬼谷子,學成后,外出游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后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后游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后,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后,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后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31篇,早佚。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于現存傳世古籍。
人物評價:
荀子: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故齊之蘇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張儀,可謂態臣者也。
張儀: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
《呂氏春秋·知度》:"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
司馬遷: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于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夫蘇秦起閭閻,連六國從親,此其智有過人者。
鄒陽:①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②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于中山,人惡之于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何則?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劉向: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桑弘羊:蘇秦、張儀,智足以強國,勇足以威敵,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幣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
揚子《法言》:或問:"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詐人也。圣人惡諸。"曰:"孔子讀而儀、秦行,何如也?"曰:"甚矣鳳鳴而鷙翰也!""然則子貢不為歟?"曰:"亂而不解,子貢恥諸。說而不富貴,儀、秦恥諸。"或曰:"儀、秦其才矣乎,跡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難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曹操: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唐彥謙:貪名笑吳起,說國嘆蘇秦。
賈島: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國興亡事系君;今日凄涼無說處,亂山秋盡有寒云。
蘇軾: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
司馬光:儀與蘇秦皆以縱橫之術游諸侯,致位富貴,天下爭慕效之......而儀、秦、衍最著。
王安石:已分將身死勢權,惡名磨滅幾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卻悔初無二頃田。
邵雍: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劉克莊:常產常心論,平生不謂然。晚知蘇季子,佩印為無田。
徐鈞:本圖富貴快心期,謾借從親說便宜。五國攻秦齊不至,客卿正是在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