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振落葉的成語故事
“如振落葉”形容非常容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如振落葉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振落葉的成語故事: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郊某個官員。夫人很疼愛女兒,每次接女兒回娘家,女婿都固執的不讓走,怨恨的對妻子說:“你父親做吏部尚書,調我到京城任職,那么你就可以從早到晚侍奉母親;況且調動我就象搖落樹葉一樣容易,可你父親為什么這么吝嗇呢?”女兒捎話給母親。一天晚上,夫人擺上酒,跪在地上,將這個意思告訴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傷了夫人,離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終也沒有給女婿調職。
王翱做都御史時,和一個太監一起鎮守遼東。這個太監很守法,與王翱相處很好。后來,王翱改任兩廣總督,這個太監送給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堅決推辭,太監說:“這珠不是受賄得來的。過去先皇把僧保鄭和所買的西洋珠賞賜給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現在拿出一半為你贈別,你本來就知道我并不貪財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縫好。后來回朝,太監已經死了,王翱找到太監的兩個侄子。王翱問他們說:“你們的老人廉潔,你們大概不免苦于貧困吧?”二人都說:“是的。”王翱說:“如果你們有所經營,我幫助你們出錢。”二人嘴里答應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屢次催促他們,一定要按說定的辦。于是他們假造一張五百兩銀子的買房契約,告訴王翱。王翱拆開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給他們。
“如振落葉”形容非常容易。
近義詞語:易如反掌,舉手之勞
反義詞語:難于登天,步履維艱
(出自明·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相關人物介紹:
王翱(áo)(1384年-1467年),字九皋,鹽山(今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王帽圈村)人。永樂十三年(1415年)進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為行人,宣德初年擢御史。英宗即位,升任右僉都御史,出鎮江西,懲貪治奸。
正統七年(1442年)冬受命督遼東軍務,景泰四年(1453年)起任吏部尚書(1453年-1467年)輔佐王直(1453年-1457年)。英宗復辟后續任,為英宗所重,稱其為"老王"、"先生"而不稱其名,累加至太子太保。一生歷仕七朝,輔佐六帝,剛明廉直。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逝世,享年八十四歲,獲贈太保,謚號忠肅。《皇明經世文編》有《王忠肅公奏疏》。
人物評價:
李賢:皋陶言九德,王公有其五,亂而敬,擾而毅,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彭韶:淡然無欲,不識姜姬,而況苞苴,孰我敢施?古三不惑,于公見之。
陳戊烈:王忠肅公平遼廣,登樞宰,三王有聲,忠肅為最,秉公絕私而巳。
汪宣:先任吏部之臣,廉介端貞不如王翱,公忠直亮不如王恕。坦夷無物不如耿裕。
王鏊:翱高邁孤峭,人不敢干以私。
屠隆:薛文清瑄、李忠文時勉、章文懿懋、王忠肅翱、王端毅恕、項襄毅忠、馬端肅文升、劉忠宣大夏、胡端敏世寧岳岳之風、侃侃之節,宏材足以濟時艱,正氣足以褫奸魄,李夢陽所謂"居則岳屹,動則雷擊,大事斧斷,小事海畜。"斯其人矣。
何喬遠:翱謹重達大體,一經涉歷,終身記憶,有所當行,寢食不暇。每見朝廷行一善政,喜見顏色,不者,攢眉累日。
焦竑《玉堂叢語》:王公翱有所當行,寢食弗遑,坐以待旦。每見朝廷行一善政,則喜見顏色,或有未善,攢眉累日。聞天下水旱災傷,急尋所在官吏來京者,問有無儲積,民不得流離餓死否。其愛國愛民如此。
張廷玉等《明史》:天順、成化間,六部最稱得人。王翱等正直剛方,皆所謂名德老成人也。觀翱與李秉、年富之任封疆,王竑之擊奸黨、活饑民,王復之籌邊備,姚夔之典秩宗,林聰、葉盛之居言路,所表見,皆自卓卓。其聲實茂著,系朝野重望,有以哉。
《劍橋中國明代史》:王是都御史,他先在遼東,后在廣東、廣西負責防務時成績卓著,這時還得到于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