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呂后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朝歷史呂后,希望能幫到你。
一、呂雉簡介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jì),后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漢代外戚專權(quán)的先河。
呂雉統(tǒng)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shù)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xiàn)書,恢復(fù)舊典。為后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jì)》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二、人物生平
下嫁劉邦
呂雉嫁給劉邦之時,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泗水亭長。呂雉本來隨其父呂公住在單父縣(今山東單縣終興鎮(zhèn)潘莊),后呂家因躲避仇家遷居沛縣。呂公和沛縣縣令關(guān)系極好,沛縣的官員為巴結(jié)上司,紛紛前去祝賀呂家喬遷之喜。主吏蕭何負(fù)責(zé)排定賓客的座次,他叫仆役把賀禮不到一千銅錢的都安排坐在堂下。亭長劉邦認(rèn)為沛縣諸官吏也沒什么了不起,就填上獻(xiàn)禮為“賀錢一萬”,其實根本就沒帶錢來。呂后父親知道后,本是帶些怒氣出來把他趕走,一見卻大吃一驚,覺得劉邦將來定是個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內(nèi)就座。蕭何告訴呂公,劉邦只會說大話,沒什么成就。但呂公不以為然。劉邦坐在上賓座位后,就大聲調(diào)侃其他沛縣官吏。
宴會進行到一定時間后,呂公說,我很會看面相,但是沒看過像你這么相貌不凡的,我有個女兒(即呂雉),希望你愿意接受她當(dāng)你的糟糠妻。事后呂公的妻子呂媼很生氣,說,你以前說你這個女兒很難得,一定要嫁個非常好的丈夫。沛縣縣令對你這么好,你還不肯嫁女兒,居然要把她嫁給劉邦?呂公說,這不是你婦人家懂的事。還是把呂雉嫁給劉邦。
呂雉出嫁之時還有一個令她非常難辦的問題:劉邦已經(jīng)有了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劉肥。不到二十歲的呂雉嫁給了大她十五歲的中年亭長劉邦,而且,這位亭長雖然沒有正式結(jié)婚,卻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兒子(在劉邦發(fā)跡之前,呂雉對劉肥沒有任何苛刻之舉,這對一位丈夫長自己十五歲的少婦來說,實屬不易)。
呂雉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初嫁給劉邦時,生活并不富裕,劉邦時常為了公務(wù)以及與朋友們周旋,三天兩頭不見人影。呂雉便親率子女從事農(nóng)桑針織,孝順父母及養(yǎng)育兒女,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劉邦常戴一頂自制的竹帽到處閑逛,騙吃騙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蕩山下的沼澤地區(qū)。呂雉除獨立支撐家庭外,還不時長途跋涉,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后來,呂雉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即后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
顛沛流離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其家屬仍然在沛縣。同年八月,劉邦令王吸、薛歐出武關(guān),因南陽王陵軍欲迎劉太公與呂雉等劉邦家屬。楚發(fā)兵進駐陽夏,漢軍不得前。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四月,漢軍乘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之際,一舉攻下楚都彭城。而項羽率騎兵迅速回防,與漢軍戰(zhàn)于睢水,漢軍大敗,呂雉等一幫眾劉邦家為楚軍所俘。直到公元前203年(漢四年)九月,楚漢議和方被放回歸漢。
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卻發(fā)現(xiàn)劉邦身邊早已有了寵幸的戚夫人,此時的呂雉因為年齡長于戚夫人,常常作為留守,伴在劉邦身邊的是那戚夫人。
奪嫡風(fēng)波
戚夫人因為自恃得寵,曾經(jīng)常在劉邦面前哭鬧(史載到達(dá)“日夜啼泣”之地步),意欲為自己的兒子趙王劉如意以奪取皇太子之位,劉邦在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六月即已立呂雉之子劉盈為太子,但即位為皇帝后,以劉盈仁弱“不類我”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因為“如意類我”。周昌、叔孫通等朝中大臣都堅決反對廢長立幼。
有人為呂后設(shè)謀,讓他找張良。呂后就讓他的哥哥呂澤劫持張良,逼著張良獻(xiàn)計。張良對呂澤說:“陛下在戰(zhàn)爭困難的時候確實能夠聽我的意見,但是,如今是因為愛而要廢長立幼,這已經(jīng)不是靠說能了結(jié)的事。但是,陛下非??粗氐纳躺剿酿?隱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長的高士),卻始終請不來,因為他們認(rèn)為陛下對臣下態(tài)度一貫傲慢。如果你們想個辦法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讓他們天天陪著太子,特別上朝之時陪伴太子,陛下一定會看見。陛下知道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也許會有一用。”呂后立即付諸實施。呂后派呂澤讓人帶了太子的親筆信,還帶了一份厚禮,請“商山四皓”出山,這四位高士竟然全來了。
公元前195年(漢十二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結(jié)束,但是,劉邦也在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傷。而且,由箭傷引發(fā)的疾病更加嚴(yán)重。此時的劉邦已經(jīng)預(yù)感到人的生命是有盡頭的;因此,劉邦廢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強烈了。張良勸阻無效,托病不再上朝。作為太子太傅的叔孫通以死相諫,劉邦假裝聽從,實際上廢立太子的想法毫無改變。
一次朝宴,劉邦發(fā)現(xiàn)太子身邊有四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胡須、眉毛都白了,服裝、帽子非常講究。劉邦很奇怪,就問他們:你們是誰?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報了姓名: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劉邦聽說后大為吃驚:“我請你們多年,你們逃避我。為什么要隨從我的兒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輕視讀書,又愛罵人。我們堅決不愿受辱,所以才因為恐懼而逃亡。如今聽說太子仁孝恭敬,愛護天下讀書人,天下人都愿意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們就來了。”劉邦說:“煩請諸位好好替我照顧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