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人物簡介
朱厚璁,興獻王朱佑沅之次子。明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初十日降生于興王府鳳翔宮。正德十六年(1521年)遵祖訓“兄終弟及”,離開家鄉安陸(嘉靖十年更名“鐘祥”),進京繼堂兄--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之位,開元“嘉靖”,在位45年,享年60歲。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永陵”,謚“欽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素皇帝”,廟號“世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明世宗朱厚熜人物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明世宗朱厚熜人物簡介
嘉靖一朝,處明代中葉,正值中國封建社會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嘉靖其人,有振興之志、中興之舉。又有偏執之性、荒政之嫌。所以后史對其的評價亦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
本文擷史記傳說之精要,力求客觀、真實地再現嘉靖皇帝朱厚璁非凡而極富傳奇的一生。以寄托家鄉人對這位“中材之主”的思念之情。
(一)興王肇封與王府建設
嘉靖皇帝之父朱佑沅,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之次子,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之弟。成化23年(1478年)冊封為“興王”,弘治七年(1494年)就藩安陸州(今鐘祥),國號“興”。正德十四年(1519年)以疾薨,享國26年,享年44歲。葬封內松林山,謚號“獻”。嘉靖三年經“大禮議”之爭,追尊“恭睿獻皇帝”,神主入“太廟”,位居武宗之上。王墓改制帝陵,嘉靖欽賜“顯陵”。
(二) 世子降生與佛道因緣
正德二年(1507年),朱厚璁降生于興王府鳳翔宮,吉人天象,轉世輪回,兆示著未來帝王--朱厚璁不同凡響的一生和祥瑞之地--鐘祥將由此奏響華麗典重章。
(三)兄終弟及與蟠龍問世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皇帝朱厚照駕崩,無子承嗣,按祖訓“兄終弟及”,朱厚璁奉詔繼皇帝位。為求早日進京登極,扮囚犯、坐囚車,日夜兼程,“蟠龍菜”應運而生,成就了一段美妙佳話。
(四) 君臨天下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璁在皇宮奉天殿舉行登基大典,接受百官朝賀,從而成為繼明成祖之后第二為以“藩王”身份“傍支入主”的一代帝王。開元“嘉靖”,君臨天下四十五年。嘉靖十年(1513年)以“鐘聚祥瑞”之意賜名家鄉“鐘祥”,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成為與順天府、應天府齊名的明代三大中央名府。鐘祥也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
(五) 禮儀之爭與嘉靖南巡
朱厚璁登極之后,決定效法太祖、成祖自立統嗣體系。從正德十六年(1521年)開始,以“追尊私親”為核心的“墓改陵制”、“嘉靖南巡”、“太后南拊”、“升州為府”、“賜名鐘祥”等禮儀之爭一直貫穿了整個嘉靖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厚璁南巡鐘祥,周視顯陵,欽定“玄宮”圖式,敕諭擴建王府,啟建元佑宮、龍山報恩寺,把“追尊”推向了極至,新統嗣體系確立。
(六) 嘉靖中興
嘉靖皇帝御極之后,面對“正德危權”,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稱頌的明主圣君。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頓朝綱;二是減輕租銀,整頓賦役,賑濟災荒;三是勘查皇莊和勛戚莊園,還地于民,鼓勵耕織;四是體恤民情,集異納諫,勤于政務;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這期間,“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榮,優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現,“天下翕然稱治”。后史譽之謂“中興時期”。
(七) 文運勃興
經過半生的殺伐紛爭,年輕的嘉靖朝國力日見昌隆,政權日趨穩固,弱冠少主也開始步入暮年。嘉靖后期,朱厚璁通過核心集團加強中央集權,控制朝政,并逐漸退出前臺,淡化“俗務”,轉而虔心學習“道學”、“考據”。不僅在政績上效法、比超先賢,還欲在“文功”上開創一個新的“文運”時代,作千古彪炳的一代圣君。在對無窮人生宇宙的探求,浩瀚卷帙的考據和生養故土的不盡思念之中,六十而壽終。
明世宗朱厚熜總結
朱厚璁的一生是孤獨和憂郁的。未及舞象之年即被歷史地推向了孤立無助的頂尖位置,從此便開始了無休止的“勾心斗角”、“殺伐紛爭”。整天思考的是國家大事,面對的是一群“爾虞我詐”的臣僚,行走的是君臣之禮,卻失了自我,泯滅了天性。45年間,也只是在“南巡”鐘祥的數月,我們才真正看到了一個鮮活、自我的朱厚璁。在世人眼里,嘉靖皇帝是“無情”、“孤傲”的,卻不知在這無情孤傲的背后,深藏著一顆澎湃的心,戀鄉的情。也正是在對生他養他的故土—鐘祥的不盡思戀之中,帶這深深的戀鄉情結,在遠離家鄉的繁華帝都,朱厚璁獨自凄然的走完了他的帝王之旅。
看了“明世宗朱厚熜人物簡介”還想看:
1.中國歷史上有趣的事:嘉靖皇帝
2.明代才子楊慎簡介
3.明世宗為何要燒死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