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
關羽(?-220年),字云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安排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傅(衍)士仁守公安,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向襄陽、樊城進發,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誓與關羽死戰。適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漲,困住于禁、龐德。關羽發現于禁部隊旗號不整,軍士慌亂,又見襄江水勢甚急,了解了地形,又根據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的情況,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淹,又于漢水口預備戰筏。當夜風雨大作,于禁軍隊大亂,關羽及眾將皆搖旗鼓噪,乘大船趁勢而下大敗敵軍,活捉了于禁和龐德,大敗敵軍。
關羽水淹七軍《三國演義》原文
關平見關公箭瘡已合,甚是喜悅。忽聽得于禁移七軍于樊城之北下寨,未知其謀,即報知關公。公遂上馬,引數騎上高阜處望之,見樊城上旗號不整,軍士慌亂;城北十里山巖谷之內,屯著軍馬;又見襄江水勢甚急。看了半晌,喚鄉導官問曰:“樊城北十里山谷,是何地名?”對曰:“罾口川也。”關公大喜曰:“于禁必為我擒矣。”將士問曰:“何以知之?”關公曰:“魚入罾口,豈能久乎?”諸將未信。公回本寨。時值八月秋天,驟雨數日,公令人預備船筏,收拾水具。關平問曰:“陸地相持,何用水具?”公曰:“非汝所知也。于禁七軍不屯于廣易之地,而聚于罾口川險隘之處。方今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吾已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關平拜服。
卻說魏軍屯于罾口川,連夜大雨不止,督將成何來見于禁曰:“大軍屯于川口,地勢甚低,雖有土山,離營稍遠。即今秋雨連綿,軍士艱辛。近有人報說荊州兵移于高阜處,又于漢水口預備戰筏,倘江水泛漲,我軍危矣。宜早為計。”于禁叱曰:“匹夫惑吾軍心耶!再有多言者,斬之!”成何羞慚而退,卻來見龐德,說此事。德曰:“汝所見甚當。奈大軍不肯移兵,吾明日自移軍,屯于他處。”計議方定,是夜風雨大作,龐德坐于帳中,只聽得萬馬爭奔,征鼙震地。德大驚,急出帳上馬看時,四面八方風雨驟至,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平地水深丈余。于禁、龐德與諸將各登小山避水。比及平明,關公及眾將皆搖旗鼓噪,乘大船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稱愿降。關公令盡去衣甲,拘收入船,然后來擒龐德。
時龐德并二董及成何,與步卒五百人,皆無衣甲,立在堤上。見關公來,龐德全無懼怯,奮然前來接戰。關公將船四面圍定,軍士一齊放箭,射死魏兵大半。董衡、董超見勢已危,乃告龐德曰:“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龐德大怒曰:“ 吾受魏王厚恩,豈肯屈節于人!”遂親斬董超、董衡于前,厲聲曰:“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于是眾皆奮力御敵。自平明戰至日中,勇力倍增。關公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德令軍士用短兵接戰。德回顧成何曰:“吾聞‘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戰。”成何依令向前,被關公一箭射落水中。眾軍皆降,止有龐德一人力戰。正遇荊州數十人駕小舟近堤來,德提刀飛身一躍,早上小船,立殺十余人,余皆棄船赴水逃命。龐德一手提刀,一手使短棹,欲向樊城而走。只見上流頭一將撐大筏而至,將小船撞翻,龐德落于水中。船上那將跳下水去,生擒龐德上船。眾視之,擒龐德者乃周倉也。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年,愈加慣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龐德。于禁所領七軍,皆死于水中,其會水者,料無去路,亦皆投降。
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
關羽水淹七軍事件概述
在《三國演義》中,水淹七軍是非常著名的一次戰斗,反映的則是關羽除勇武外,指揮作戰能力也很強《三國演義》中對這次戰斗的描寫如下: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于禁為南征,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余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并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舍。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后,箭傷愈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扎。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里,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關羽水淹七軍歷史背景
劉備占領了益州以后,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幾乎鬧翻。后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安下了荊州那一頭,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曹操也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么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這個人,有勇也有謀,就是驕傲自大。劉備做了漢中王,派人帶了官印封他為前,關羽還不大滿意。后來經人一解釋,說漢中王怎樣看重他,他才樂意地接受了。
這一次,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沖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于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于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志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午后。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斗。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里,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里有人馬一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愿做你們的!”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于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里里外外都是水,城墻也被洪水沖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面,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后路。要是我們一逃,那么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里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面的警報,有點著慌。他跟百官商議,準備暫時放棄許都,避避關羽的勢頭。
謀士司馬懿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面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游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真的打發使者到孫權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