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夏衍的簡介
1900年10月30日生,原名沈乃熙、字端先,筆名蔡叔聲等。浙江杭州人。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14年入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參加“五四”學生運動,創辦進步刊物《浙江新潮》。1920年畢業后公費保送到日本深造。1921年考入日本北九州戶(火+田)町的明治專門學校電機科學習。曾參加日本工人運動和左翼文藝運動。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國民黨駐日總支部兼組織部長。1927年回國,并開始從事工人運動及革命文化翻譯工作。1929年參加籌建左翼作家聯盟、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任左聯主席團成員、執行委員、常務委員。1933年3月任黨領導的電影小組組長。1936年發表短篇小說《泡》,第一次署用“夏衍”筆名。1937年后,在上海、廣州、重慶、香港等地主編《救亡日報》、《新華日報》、《華商報》等進步報紙。1942年─1945年在重慶《新華日報》工作,曾任代總編輯。1946年調南京梅園新村中共中央代表團工作。1948年任中共華南分局委員、香港工委委員、書記。1949年4月到北平,后入上海,任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管制專員會副主任。同年9月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
建國后,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宣傳,上海市文化局局長,外交部亞洲司第一任司長,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市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全國文聯、副主席、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1954年11月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1982年當選為中顧委委員。夏衍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
主要作品有:劇本《狂流》、《秋瑾傳》、《上海屋檐下》、《賽金花》、《脂粉市場》、《風云兒女》、《壓歲錢》、《自由神》、《白云故鄉》,改編了電影文學劇本《春蠶》、《祝福》、《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報告文學《包身工》(1936年6月)等,主要著作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電影論文集》等。與鄭伯奇合譯了(1932年)前蘇聯導演的著作《電影導演論》和《電影腳本論》。1962年5月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編劇獎。1994年10月被授予“國家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