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的意義
涿鹿之戰發生在距今約5000余年前,是炎黃部落聯盟與蚩尤部落的一次大戰,雙方勢均力敵,但最終炎黃部落獲得戰爭的勝利。那么涿鹿之戰有著什么樣的歷史意義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涿鹿之戰的意義,歡迎大家閱讀。
涿鹿之戰的歷史意義
涿鹿戰爭之后,使華夏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對今天的漢族來說,則更具有開天辟地的意義。漢族今天占全國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約1/5,這不能不說與華夏族的始祖黃帝的功績有一定關系。漢族本由華族發展而來,而華族是由夏族數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自涿鹿戰爭后,黃帝則乘戰勝之余威,繼續對四方大事征討。黃帝對周圍部族影響的擴大,華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響也隨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圍許多氏族不是歸順華夏族,就是被華夏族同化。在華夏族日益發展擴大的同時,其人口也不斷增多,這就是今天漢族人口之眾多的重要淵源。
涿鹿戰爭之后,方圓數百數千里懾于黃帝威嚴,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趨于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動的地域便相對固定下來。活動地域的相對固定,使得氏族成員由游獵為生逐步轉向稼穡為生,從而使得生產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涿鹿戰爭對華夏戰爭影響最深的還是在軍事方面。由于涿鹿戰爭是部族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戰爭,結局又是以黃帝之弱勢勝了蚩尤之優勢,之后黃帝又趁勢收復了中原,使華夏族各部落實現了團結統一。此后,又進一步征服了其它氏族部落,使黎族、夷族等與華夏族結為同盟,這都與黃帝的軍事才能及其在戰爭中的表現有極大關系。后來的首領雖然無法從理論上學到黃帝的用兵韜略,但從所聞所傳中間接地領略到黃帝的兵法,并代代相傳,這就為華夏的軍事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除此之外,這次戰爭對之后的兵器制造以及技術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許多史書上稱,涿鹿之戰是中華民族在發展時期興亡絕續之大事。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并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見,涿鹿之戰的確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后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涿鹿之戰的歷史影響
涿鹿之戰以黃炎華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傳說黃帝進入東夷活動地區“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并錆,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涼激越的樂曲。黃帝勝利了,原來的敵人一一蚩尤、風伯、雨師和東方的神靈都降服了。
還有一種流傳更廣的傳說,蚩尤被黃帝擒殺了,其氏族和部分親屬部落引而遠去,將蚩尤的英雄故事帶向四面八方。仍居少昊之地的先民,舉清繼任領袖,以地命氏,稱少昊清。這場戰爭由于雙方勢均力敵,黃帝一方打敗蚩尤,回到自己的原居地后,兩大部族集團盡釋前嫌,重又相安相處,甚至解仇結盟。
相傳“蚩尤沒后,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在歷史上,長期以來蚩尤都享祭于東夷之地,在今山東東平縣和巨野縣,有傳說中的蚩尤冢和他的肩髀冢,因為他被黃帝所殺,身體異處,所 以人們用兩個高七丈的土冢作他的紀念碑,并常在十月于蚩尤冢前舉行祭祀。
不僅如此,還傳說南方的大荒之中,宋山上的香楓樹是蚩尤被殺時的刑具所化,今山西解縣鹽池中,鹽水作紅色,民間稱之為“蚩尤血”等等,很多地方都有蚩尤的傳說,可見他煊赫的威名早已超出了他的故地。而據文獻記載,周秦間蚩尤已和黃帝齊名并列為戰神,四時利用田獵進行軍事訓練時,都要舉行師祭,“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增倍也,其神蓋蚩尤,或曰黃帝”。秦祀東方八神將,“三曰兵主,祭蚩尤”,后來漢高祖劉邦起兵也在沛庭“祠蚩尤,秦鼓旗”,類似習俗一直行于宋代,出師祭旗的典禮中,仍要祭蚩尤,由此也可見涿鹿之戰后,華夏、東夷共同融為后來華夏族的核心。
看了“涿鹿之戰的意義”還想看:
1.涿鹿之戰的歷史影響有哪些
2.涿鹿之戰的基本詳情介紹
3.黃帝的涿鹿之戰介紹
4.上古涿鹿之戰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