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對梁思成的評價是什么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于日本東京,畢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后世對梁思成的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對梁思成的評價
梁思成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大師,他的一生都在從事于建筑行業相關的事情,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設計建筑,另一部分是保護中國的古建筑;他在設計建筑上做的非常好,但是在保護古建筑上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對梁思成的評價不但在國內非常高,在國外也非常高。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對梁思成進行這樣的評價:“二戰”中,我們在中國的西部再度重逢,他們卻都已成了半殘的病人,但仍在不顧一切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致力于學術。當時林徽因身患肺結核,梁思成則因為青年時代一次車禍的后遺癥而導致脊椎受傷。然而,無論疾病還是艱難的生活都無損于他們對自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的熱情。就是在戰時的這一時期,梁思成用英文寫成了《圖像中國建筑史》。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畏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范。
同時英國學者李約瑟對梁思成的評價是這樣的:梁思成是研究“中國建筑歷史的宗師”。這樣的評價對于梁思成來說并不過分,因為他確實是近代歷史上我國最為著名的建筑大師之一。
梁思成為了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還第一個成立了我國大學中的建筑系,同時清華大學中的建筑系也是梁思成主張建立的,對于培養我國的建筑人才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現在國內對梁思成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
梁思成父親
梁思成的父親是梁啟超,他是我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出生于1873年,1929去世。梁啟超是清朝光緒年間的舉人,也是我國近代戊戌變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人物,他被稱為清朝最優秀的學者,早年一直在為中國的改革而奔走。他主張實施君主立憲制,想以此來改變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落后狀態。
但是梁啟超當時依靠的光緒皇帝雖然也主張實施改革,但是對于皇權沒有實質性的觸動,再加上保守派的阻撓,最終導致了改革變法的失敗。變法失敗以后當時的真正統治者慈禧對維新派人物進行大肆打擊,梁啟超不得不出逃日本。
清朝結束以后梁啟超曾經在袁世凱的政府中做過司法總長,但是他對于袁世凱的稱帝表現了極大的不滿,同時張勛復辟也受到了梁啟超的抨擊。這兩件事情對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的觸動非常大。在看到這些人的表現后,梁啟超非常失望,于是退出了政治舞臺,開始著重在學術上的突破。
這樣一位優秀的人物,退出了政治舞臺是當時中國的一大損失,但是確實是學術界的一大喜訊,因為梁啟超在學術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梁啟超發明了一種被稱為新文體的體例,這種文體受到了當時學子和百姓的普遍認可,可見其學術成就之高。
梁啟超梁思成
梁啟超梁思成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兩個人物,梁啟超是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國清朝末年著名人物,參與過維新變法,是維新派的代表性人物。
梁啟超的前半生都在為中國的政體而努力奔走,他主張清朝實施改革進行君主立憲制,這樣就能在保證國家完整的情況下,讓祖國變得逐漸富強,于是他開始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但是他主張和領導的維新變法由于頑固派的阻撓而失敗了,最終梁啟超不得不逃到日本避難,后來在袁世凱的政府中做官。梁啟超的晚年開始致力于學術研究,他在學術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對改變中國的文體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被認為清朝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兒子,他沒有繼承父業從事政治,而是對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梁思成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師。我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梁思成參與設計的,還有天津市的整體規劃,梁思成也有進行參與,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建筑大家。
同時梁思成還致力于對中國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梁思成一生都在為保護中國的古建筑而努力,他曾經親自和自己的妻子到全國各地去測量和研究古建筑,并留下珍貴的資料。他還曾經呼吁保護老北京,但是這沒有得到回應,為此還和北京市吳晗進行過激烈的爭吵,但最終也沒有將老北京保住。
看了“后世對梁思成的評價是什么”還想看:
1.后世對梁思成的評價是什么
2.梁思成的人物評價
3.梁思成愛林徽因嗎
4.關于林徽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