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歷史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屬美洲)是指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西班牙在美洲擁有的殖民地的統稱。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歷史,希望幫助到大家。
從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開始的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就不斷地進行著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在19世紀初期,西屬美洲陸續爆發了獨立運動,西班牙因此丟失了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的失利,更使其丟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終結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統治。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歷史
從1492年哥倫布踏上新大陸開始,西班牙就陸續在加勒比海和美洲沿岸設立據點并向內陸推進。當西班牙人發現落后的新大陸文明根本無力抵抗歐洲人后,軍事征服就一直伴隨著探險活動。1519年西班牙人建立了哈瓦那并控制了加勒比海最大的島嶼古巴島,同年登陸墨西哥并建立韋拉克魯斯,此后西班牙殖民者科爾蒂斯(HernánCortés)帶兵深入內陸并于1521年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
同是在1519年,西班牙人在巴拿馬地峽南岸建立巴拿馬城,并開始侵入了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1533年印加帝國被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征服,兩年后西班牙人在秘魯建立利馬城并以此作為逐步控制南美其他地區的基地。1534至1535年,西班牙北上探索了北美西岸地區并將之命名為加利福尼亞并開始逐步深入北美內陸。
在西班牙統治的幾個世紀里,西屬美洲的原住民不斷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驅趕和屠殺。同時,西班牙人從歐洲帶來的病菌又多次引起瘟疫,使得原住民的人口大為減少。后來西班牙人為了開發新大陸的資源(貴金屬、蔗糖、棉花、煙草、咖啡、可可、染料等),又不得不從非洲引進大量的黑人奴隸來從事種植和開采,從而促成了興盛一時的奴隸貿易。和英國殖民地不同,西班牙并不發展殖民地的加工業而只把其作為原料產地加以掠奪,所有西屬美洲的特產和資源都會通過船只(參見西班牙珍寶船隊)運回本土。這也造成了后來從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都是較落后的農業國,這和獨立自英國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西屬美洲殖民地
1790年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存在爭議或短期控制的地區
1580-1640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期間,并入西班牙的葡屬美洲殖民地
1717年失去的殖民地(參見烏得勒支和約)
殖民總督區
1535年起,西班牙為了統治西屬美洲,先后建立四個總督區:
新西班牙總督區: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設立,管轄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諸島等地。
秘魯總督區:首府利馬,1542年設立,管轄整個西屬南美,18世紀西班牙在南美又設立兩個新總督區后,轄地相應縮小。
新格拉納達總督區:首府波哥大,1718年設立,管轄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地區。
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1776年設立,管轄今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等地。
此外,有的總督區下設置有都督區。西屬美洲共設五個都督區:危地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內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1764年,西班牙又在美洲殖民地推行郡制,分新西班牙為12個郡,拉普拉塔為8個郡等等。西屬美洲的獨立戰爭后,相應的總督區和其他行政區劃分不復存在,但卻深刻影響到了各新獨立國之間的邊界和行政區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