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怎么死的
龐統(179-214),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龐統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龐統怎么死的
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后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于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
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后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
龐統死后,葬于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龐統簡介
中文名: 龐統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漢時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
逝世日期: 214年8月29日
主要成就: 輔佐劉備入蜀得川
別名: 字士元,號鳳雛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9年
職業: 謀士,軍師中郎將
謚號: 靖侯
龐統(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官拜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擊中去世,時年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
早年便以“鳳雛”(就是鳳的雛,小鳳凰,假以時日,一定會高翔于九天,清鳴于云中,這是別人給他這么一個綽號。)之名與諸葛亮齊名于荊州。當時司馬徵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赤壁大戰后,龐統來投靠孫權。但是,由于龐統太小看周瑜(孫權覺得,因為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所以孫權發誓不用他。魯肅就推薦他去劉皇叔(劉備,漢獻帝的叔叔)那兒,龐統聽取了建議,就來投靠劉備。但未得重用,不過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其后經諸葛亮、魯肅極力推薦,劉備方才再度召見龐統,與之談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于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又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龐統正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后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目標。龐統的職位變化,也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因為軍師中郎將不是一般的軍師,后者止絕軍謀,而前者既參謀決策,又統御兵權。劉備設兩個軍師中郎將,意味著要將兵力分成兩部分,去執行兩個大任務了。
不久之后,經過精心策劃,再加上益州內部張松、法正、孟達等人的策應,入川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諸葛亮、龐統各司其職,前者負責留守荊州、鞏固后方,后者負責輔佐劉備,進占益州。兩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進占益州和鞏固荊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進占益州,則不能實現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大業;不鞏固荊州,則進占益州的行動缺乏可靠的后方保證。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要有諸葛亮一流的人才協助劉備才行。綜觀劉備早期的謀臣團,“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于世”(《三國志·蜀書》卷8陳壽評曰),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非其所長。毫無疑問,鞏固荊州,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但他分身乏術,只能顧一頭;而龐統不但學識淵博,善于鑒別人物,而且有“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適合協助劉備進占益州。在入川過程中,龐統不但協助劉備作出了幾次意義重大的正確決策,而且以其獨有的聰明才智,使劉備擺脫了信義寬仁等觀念的束縛,為日后平定西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不幸的是,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中箭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看了“龐統怎么死的”還想看:
1.三國龐統之死原因
2.大將黃忠怎么死的
3.王者榮耀龐統的技能是怎樣的
4.呂蒙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