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么生性多疑
現在后人說起曹操,都會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評判曹操。隨著社會越來越開化,人們在評判一位歷史人物的時候,不會單純的蓋棺定論,直接會以好和壞來評論,大多都會研究各種史料,然后多方考究進行綜合評判。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曹操為什么生性多疑,歡迎大家閱讀。
曹操為什么生性多疑
對于曹操生性多疑這一點,后人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在東漢末年大的時代背景之下,曹操、劉備、孫權三方都有很強的實力,如果一不小心,可能自己辛苦打下的領土就成為了別人的囊中之物,豈不是很悲慘?就拿曹操來說,曹操有一個痼疾,那就是頭痛,后來越來越嚴重,以至于稍稍用腦想問題,都會痛的難以忍受。就連名醫華佗勸告曹操需要放松心情,有利于頭痛的治愈。但是曹操不能絲毫懈怠,所以,曹操多疑也是出于常理之中。
另一種說法是,曹操生性多疑是一種誤讀,曹操對自己手下的將士們都很好,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之人。只是在后來的作品中,對曹操的塑造越來越偏頗,導致曹操的形象出現了扭曲。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進行對峙,曹操軍隊的裝備和戰斗力都不及袁紹軍隊,況且加上曹操占據了不利的作戰場地,但是在這場戰役中,曹操大膽用人,聽取手下謀士們的作戰布陣方法,在這場戰役中大獲全勝。
曹操的白臉
在《說唱臉譜》一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藍臉的多爾礅盜玉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為什么曹操是白臉呢?一說是曹操是奸臣,想要滅亡東漢,自己想要當皇帝,于是就有了曹操是奸臣這一說法;另一說法是,曹操生下來,膚色就很白皙,所以,又叫做白臉曹操。
曹操出身時,皮膚白皙,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曹操還是擁有白皙的皮膚,因為這件事情,曹操的叔叔不喜歡她,說曹操皮膚白皙,長相清秀就像一個女孩子一樣。所以,曹操很討厭被人說他皮膚白,小的時候,曹操因為家人說他長得白,他氣得離家出走了幾次。
有一次碰見了一個算命的,算命的人對曹操說,曹操這張臉白的不同于常人,以后一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但是又說,讓曹操在外面減少拋頭露面的次數,因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禍端。后來,據說在潼關之戰中,曹操軍隊失敗了,他想混在軍隊中逃跑,結果對方的將領認出了曹操,高聲的大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聽聞此話,連忙脫掉自己的大紅長袍,隨后對方的將領又喊到:長胡子的是曹操,曹操連忙用佩刀將自己的胡子割掉,而后又聽見對方的將領高喊:曹操,你這張大白臉,逃到天邊去,我也認得到。曹操聽到對方將領的話后,氣得差點從馬上掉下來,幸虧曹洪趕來,及時救援,曹操才得以化險為夷。
北拒曹操
北拒曹操是諸葛亮的作戰計謀之一,北拒一詞源自于: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這是一副對聯,說明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
建興五年,諸葛亮率領軍隊到了漢中,準備展開北伐戰爭,諸葛亮到了漢中之后,他并沒有展開北攻計劃,而是勘察了當地的地形,并且訓練自己手下的士兵進行戰爭演練,前前后后共花了一年的時間。戰爭打響之后,諸葛亮率領了軍隊,往西方祁山一帶進行攻擊。諸葛亮手下的將士馬謖因為作戰指揮上的失誤,導致軍隊敗給了魏軍,而且損失十分慘重,丟了馬謖占據的根據點后,諸葛亮的隊伍只好又往回退,退到了漢中。諸葛亮非常生氣,揮淚將馬謖進行了斬首,而且自己主動提出貶官三級,以示懲罰。
建興六年,魏軍圍攻吳軍,諸葛亮見此機會便第二次率領士兵進行北伐,諸葛亮軍隊因為糧草問題短缺,堅持不到一個月便又撤去。到建興十二年,這已經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了,諸葛亮和東吳商量好共同圍攻魏軍,奈何東吳遲遲不發兵。諸葛亮汲取昔日的經驗,將士兵分為幾路,打算一場長久戰。不幸的是,諸葛亮在前線突患疾病而亡,蜀軍失去了作戰核心指揮,便全部進行了撤退。
看了“曹操為什么生性多疑”還想看:
1.曹操死亡原因
2.曹操為什么會信任許褚
3.曹操為什么要殺董承一家
4.曹操為什么要殺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