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歷史評價
蔡襄著有《茶錄》《荔枝譜》《蔡忠惠集》等作品,其中《荔枝譜》被稱贊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他的書法更是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蔡襄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蔡襄的歷史評價
歐陽修:誰謂閩遠,而多奇產。產非物寶,惟士之賢。嶷嶷蔡公,其人杰然。奮躬當朝,讜言正色。出入左右,彌縫補益(一作闕)。間歸干閩,有政在人。食不畏蠱,喪不憂貧。疾者有醫,學者有師。問誰使然,孰不公思。有高其墳,有拱其木。凡閩之人,過者必肅。
陳東:余聞之先生長者。
王稱:襄于朋友重信義,聞其喪,則不御酒肉,為位而哭。……工于書,人得其字,以為珎藏,仁宗尤稱愛之。
王淮:立賢無方,湯之執中也。必曰閩有章子厚、呂惠卿,不有曾公亮、蘇頌、蔡襄乎?
陸游:先生(梅堯臣)當吾宋太平最盛時,官京洛,同時多偉人巨公,而歐陽公之文,蔡君謨之書,與先生之詩,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脫脫:蔡襄、王素、余靖,皆昭陵(宋仁宗)賢御史也。襄數論治體,推韓琦、范仲淹之賢。素請罷不急之賞,論仁宗納二女子為非。靖黜夏竦、王舉正為不可用。蓋仁宗銳于求治,數君子提綱振紀而扶持之,卒成慶歷之治,良有以也。夫襄精于民事,吏不敢欺;靖用兵蠻徼,卒收功名;素在西邊多惠政,其尹開封,雖頗厭煩劇,再為渭州,邊民老幼,至相率稱賀,其惠之在民者,深矣哉。
蔡襄的人物生平
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家族世居仙游縣楓亭驛,初務農,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里(今后龍鄉)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蔡襄童年時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
蔡襄15歲參加鄉試,18歲游京師,入國子監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登進士第十名。天圣十年(1032年),授漳州軍事判官,任職四年。
慶歷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遇事從不回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系天下利弊、一時緩急。他認為國家安危取決于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由于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
慶歷四年(1044年),蔡襄調任福州知州,慶歷六年(1046年)秋改任福建路轉運使。蔡襄在福州見百姓患病不就醫而向巫覡求拜,多為蠱毒所害,撰《圣惠方后序》,刊刻于碑,勸病者就醫治療,并采取措施,取締巫覡,“禁絕甚嚴,凡破數百家,自后稍息。”蔡襄還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蔡襄倡議官吏,發動百姓,從福州大義至泉州、漳州700余里的大道兩旁栽植松樹,蔭庇大道,故民謠歌頌道:“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慶歷八年(1048年),蔡襄因父親去世而離職。
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參加政事。
皇祐四年(1052年),遷任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注內詮。
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勸學興善,傳播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
至和、嘉祐年間(1054年—1063年),蔡襄兩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頓吏治。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貪贓枉法,蔡襄奏疏彈劾,把他革職為民。后朝廷發現這是冤案,蔡襄因而被貶。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加強軍事防備,教習舟船熟記水勢,防備海寇。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寬五里,有渡口名萬安渡。“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無算”。并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身丁錢一半,大大減輕民眾負擔。
蔡襄知泉州時期,連年發生旱災,他調動民力,加強水源管理,制定《龜湖塘規》,制止用水糾紛。他任轉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眾飲用和灌田。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為紀念。
嘉祐五年(1060年)秋,仁宗皇帝召拜蔡襄為翰林院學士權三司使,翌年二月赴京,拜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財政。此時,宋廷財政入不敷出,“積貧”已深。襄善于理財,“較天下盈虛出入,量入以制用。劃剔蠹,簿書紀綱,纖悉皆可法”。不久,英宗繼位,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蔡襄撰《國論要目》一文,闡述改革主張,提出擇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國強兵的改革方案。英宗不但不采納,反而奪其三司使職。蔡襄在朝廷難于容身,請求外任。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學士后才去上任。
治平三年(1066年)十月,母親盧氏去世,蔡襄護喪南歸。
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十六日(9月27日),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歲,贈吏部侍郎,后加贈少師。葬在楓亭蔡嶺,歐陽修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曾孫蔡洸為蔡襄奏請謚于朝,孝宗賜謚“忠惠”。
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年—1200年),在洛陽橋南街尾建蔡襄祠。后人在他墓前立柱題聯云:“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
看了“蔡襄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書法家蔡襄是誰
2.漢朝出名的歷史故事
3.溫州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