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
皇帝,是我國古代每個朝代最高的統治者。且每個朝代,都會有它的開國皇帝,他們是這個朝代的創立者,也是奠基者。隋朝,是我國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的朝代,開創了許多新的制度。關于中國隋朝第一個皇帝:楊堅,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中國隋朝第一個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陜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隋文帝----早年經歷
史載楊堅出自關中高門弘農楊氏,是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其四世祖楊元壽被北魏任命為武川鎮司馬,其父楊忠跟隨北周文帝宇文泰起義關西,因功賜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國、大司空,封隨國公。死后追贈太保,謚號桓。不過據陳寅恪的考證,楊堅家族可能是山東寒族,其弘農楊氏的身份應出于偽托;而所謂楊元壽留鎮武川亦是宇文泰為籠絡部下感情而虛構之事。日本學者布目潮沨則認為楊堅家族并非漢族。
天和三年(568年)楊忠死后,楊堅承襲父爵。他有“身在帝王邊,如同伴虎眠”之感。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宇文邕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本來宇文邕對楊堅早存疑心,聽宇文憲說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楊堅還猶豫不定,于是便問計于錢伯下大夫來和,來和也說楊堅不凡,但暗中想給自己留條后路。便謊稱:"楊堅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讓他做,帶兵攻打陳國,那就沒有攻不下的城防。"為楊堅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請相士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友善,當著宇文邕之面佯裝觀察楊堅臉龐,然后毫不在意地說:"皇上,請不必多慮,楊堅的相貌極其平常,無大富大資可言,最多不過是個大罷了。"又使楊堅度過了一次險關。
這時,內史王軌又勸諫宇文邕說:"楊堅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楊堅。因為宇文邕對相士趙昭的結論相信無疑了,便不悅地說:"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辦法啊?"使楊堅再次化險為夷。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又晉升為柱國大、大司馬。
宇文赟對楊堅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諱地對楊皇后說過:"我一定要消滅你們全家"。并命內侍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只要楊堅有一點無禮聲色,即殺之!”然后他把楊堅召進皇宮,議論政事。楊堅幾經化險為夷,心中早有準備,不管宇文赟怎樣激,怎樣蠻,怎樣講,楊堅都神色自若,宇文赟無殺機可乘。
最后,楊堅想出了"兩全"之策,通過內史上大夫鄭譯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當即任命他為亳州總管。這樣宇文赟放心了,楊堅也安心了。
楊堅將任亳州總管時,龐晃勸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業,楊堅握著龐晃的手說:“時機還不成熟啊。”至此,楊堅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宇文赟是皇家世襲之君,不問朝政,沉溺酒色,滿朝文臣武將敢怒而不敢言。
宇文赟不但不聽忠臣勸告,反而覺得這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如意。他終于想出了一個逍遙自在的法招,將皇帝讓給年僅6歲的兒子。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后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的生活使他年僅22歲就喪命了。
隋文帝----奪權登基
宇文闡(周靜帝)即位,任命楊堅為丞相。周靜帝即位時才7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楊堅就在鄭譯和劉昉的幫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楊堅當上丞相以后就開始了篡奪北周大權的計劃,先是騙北周宗室五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到長安,雍州牧畢王宇文賢及趙、陳等五王一起被楊堅殺掉,楊堅又任用韋孝寬出兵打敗了尉遲迥,消滅了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敵。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于臨光殿,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
隋文帝----晚年傾軋
楊堅好猜忌苛察,容易聽信讒言,到了晚年更是濫殺大臣,虞慶則、史萬歲等功臣故舊先后被殺,此外,法制逐漸遭到破壞,用法“不復依準科律”,頒布諸如“盜一錢以上皆棄市”、“三人共盜一瓜,事發即死”之類的苛刻刑法,百姓惶恐。楊堅還熱衷廷杖,“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同時,楊堅晚年頗受諸子的困擾。先是軟禁三子秦王楊俊;接著在開皇二十年(600年),將長子太子楊勇貶為庶人,改立次子楊廣為太子;又于仁壽二年(602年),將四子蜀王楊秀貶為庶人。
隋文帝----離奇去世
獨孤皇后去世后,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都受到楊堅的寵愛。
仁壽四年(604年),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都進入仁壽宮侍病。楊堅召楊廣入內居崐住在大寶殿。楊廣考慮到如果楊堅去世,必須預先作好防備措施,他親手寫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來詢問楊素。楊素把情況一條條寫下來回復楊廣。宮人誤把回信送到了楊堅的寢宮,楊堅看后極為憤怒。天剛亮,宣華夫人出去更衣,被楊廣所逼迫。宣華夫人拒絕了他才得以脫身。她回到文帝的寢宮,楊堅奇怪她神色不對,問什么原因,宣華夫人流著淚說:“太子無禮!”楊堅憤怒,捶著床說:“這個畜生!怎么可以將國家大事交付給他!獨孤誤了我!”于是他叫來柳述、元巖說:“召見我的兒子!”柳述等人要叫楊廣來。楊堅說:“是楊勇。”柳述、元巖出了楊堅的寢宮,起草敕書。楊素聞知此事,告訴了楊廣。楊廣假傳楊堅的旨意將柳述、元巖逮捕,關進大理獄。他們迅速調來東宮的裨將兵士來宿衛仁壽宮,宮門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進入調度指揮;命令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侍侯楊堅。后宮的人員全被趕到別的房間去。隨后,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在位23年,終年64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于泰陵(今天陜西省楊陵區城西5公里處)。
隋文帝----史書評價
《隋書》:“高祖龍德在田,奇表見異,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與能之議,未為當時所許,是以周室舊臣,咸懷憤惋。既而王謙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舉全齊之眾,一戰而亡,斯乃非止人謀,抑亦天之所贊也。乖茲機運,遂遷周鼎。于時蠻夷猾夏,荊、揚未一,劬勞日昃,經營四方。樓船南邁,則金陵失險,驃騎北指,則單于款塞,《職方》所載,并入疆理,《禹貢》所圖,咸受正朔。雖晉武之克平吳會,漢宣之推亡固存,比義論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無警。于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咸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陵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參蹤盛烈。但素無術學,不能盡下,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暨乎暮年,此風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維城,權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適從。聽哲婦之言,惑邪臣之說,溺寵廢嫡,托付失所。滅父子之道,開昆弟之隙,縱其尋斧,剪伐本枝。墳土未干,子孫繼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諸,未為不幸也。”
《北史》:“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