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
周武王姬發繼承父親的遺志,于公元前11年覆滅商朝,并建立西周,下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周武王姬發的介紹吧。
周武王姬發簡介
周武王,姬姓,名發,謚武,日名為珷帝日丁,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是西伯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為邑姜,西周的創建者。在位13年,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繼承父親遺志,于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武王姬發生平
武王姬發繼位后,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姜太公(即姜尚)為軍師,并用弟弟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孤立商王朝,壯大自己力量。文王在位50年,做了許多滅商的準備,他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勵精圖治,以德治國,禮賢下士,使周繁榮興盛起來。
姬發繼位后,繼續任姜尚為國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為助手,積極籌劃滅商的事宜。當時,商紂王愈加荒淫殘暴,窮奢極欲,搞得眾叛親離,怨聲四起。他抓住了這個時機,把都城由豐遷至鎬,又對商作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有1000個諸侯前來孟津會盟。這次行動鍛煉了軍隊,取得了實戰經驗。
采取封邦建國的方略,實行對全國的統治。為了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治理好國家,武王專門把箕子接來鎬京,虛心請教安邦治國之道。根據箕子講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議,決定將古時已有但還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進一步完善和確定下來。
即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做出了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各諸侯可以擁兵,但必須隨時聽從天子調遣,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賀;允許封侯世代承襲,并可在封國內分封卿、大夫;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對封國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權過問。毫無疑問,武王實行的封邦建國方略,相對于商朝那種原始小邦林立的現象來說,顯然是一個進步。它確有統天下于一尊的意義,在當時起到了鞏固和加強全國統治的作用。
武王克殷二年年后(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武王年壽有九十四歲、九十三歲、五十四歲、四十五歲,甚至有六十多歲等多種說法。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畢。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輔佐繼承人成王。傳統上,周武王,周文王,堯舜禹和商湯一向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
周武王姬發人物評價
周武王有著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有著果斷地處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無道,他打出了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來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從而大大的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在伐紂的過程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帶領兵馬直搗朝歌,打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周武王有著很杰出的個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這也是他獲得人們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