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革命的簡介
光榮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發動的政變,由于政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血事件,并且取得了令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非常滿意的結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光榮革命時間是什么時候
光榮革命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政變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專制統治的革命,這場革命發生在1688-1689年,這場革命因為沒有出現流血犧牲就獲得了成功,因此被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驕傲的稱之為光榮革命,下面講一下光榮革命時間為什么會是1688-1689.
十七世紀的英國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勢力越來越大,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勢力的增長要求在英國的政治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同時需要在政治上有更多的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但是當時的英國是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在這種政治體制之下,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政治體制的壓制,于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在1660年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政權。但是當時的新舊勢力之間的斗爭是異常激烈的,后來在1681年斯特亞特王朝復辟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之后施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大大的損害了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利益,于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積極的籌劃著要推翻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英國國王則試圖重新恢復君主專制統治,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于是1688年-1689年之間發生了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推翻當時的國王詹姆士二世的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沒有流血犧牲就獲得了勝利,從此英國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今天。
光榮革命雖然醞釀了很久,但是真正的爆發是在1688-1689年之間,所以歷史光榮革命時間定為1688-1689年。
光榮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關榮革命是發生在1688-1689年之間的一場政變,這場政變的發起人是英國的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政變的結果是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二世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政權,這是一個資產階級與舊勢力互相妥協的政權,代表了資產階級與舊勢力雙方的利益,下面就講一下光榮革命原因。
光榮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英國的資產階級隊伍迅速的壯大,而英國的舊貴族也采取了嶄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而成為了新貴族,新貴族也可以看做是資產階級隊伍中的一支非常強大的勢力,但是這個時候英國代表著封建經濟的舊勢力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所以新舊勢力之間的斗爭是相當尖銳的。這種尖銳的矛盾最終導致了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也稱為英國內戰,戰爭給英國帶來了破壞,出現了流血犧牲,造成了社會的動蕩,使得很多人深受其害。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政策和措施,于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想要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的詹姆士二世的統治,但是由不希望再次將英國帶入到戰爭之中,于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與舊勢力雙方互相做出了讓步,最終導致了光榮革命的發生。光榮革命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政權,但是卻保留了封建君主,并且封建君主的權利受到議會的限制,稱為君主立憲制。
通過光榮革命原因可以看出光榮革命是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舊勢力之間妥協的產物,光榮革命其實是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光榮革命產生了什么影響
光榮革命的影響一:首先要說的是光榮革命對英國的影響。光榮革命是一場政變,這次政變之后建立起了一直存續至今的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從此之后英國消除了君主專制,這對英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之后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成為了英國的執政力量,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使得英國迅速的崛起,成為了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光榮革命的影響二:再者要說的是英國光榮革命對整個世界的影響。英國光榮革命的勝利,打破了君權神授、君主萬能、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等思想,這種政治體制的建立給各個國家樹立起了榜樣,英國的光榮革命是當時世界上較早建立起來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當時的西歐等各個國家還都是君主專制,英國光榮革命可以說啟迪了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與新貴族,使得這些人有了一個奮斗的政治目標,對當時民主思潮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總而言之,英國光榮革命在當時的世界上來說是一次少有的沒有經過流血犧牲就改變政治體制的先例,這一革命的成功給與了英國人無比的自豪感。
光榮革命后英國皇帝權利情況怎么變化
1688-1689年英國爆發了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光榮革命后英國皇帝權利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作為皇帝的英國國王已經不再是君權神授,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英國議會說了算,議會成為了統治英國的實權機構。下面介紹一下光榮革命后英國皇帝權利的變化情況。
光榮革命成功之后議會將早就已經起草好的《權利宣言》和王冠獻給了威廉夫婦,其寓意就是接受《權利宣言》是議會允許威廉夫婦登上王位的先決條件,因為作為皇帝的威廉夫婦是議會批準的,所以其權利自然就要受到議會的制約,議會才是全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后來《權利宣言》被議會批準為法律,成為了《權利法案》。在《權利法案》中強調了議會的重要性,對國王的權利作出了種種限制,其中限制皇帝的條款包括:
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二、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三、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兵,皆屬違法。
四、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五、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辨論自由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
通過《權利法案》的限制國王的規定可以看到國王已經不再是君主專制的國王,議會才是最高的權利機關,之后,議會再次通過了關于國王的財政法案,從此之后,離開議會的財政支持,國王寸步難行,從此開啟了“國王靠議會生活”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