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人更容易成功;你是否在尋找“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俗詮姴幌⒌拿斯适峦扑]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精選篇1
在NBA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的小個子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即使身高2米都嫌矮的NBA里顯得十分矮小。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xiàn)最杰出、失誤最少的后衛(wèi)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個云集的賽場上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球迷們心里總忍不住贊嘆。這個小個子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愛籃球者的心靈,也鼓舞了平凡人。要知道,博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純粹是他個人意志與苦練的結果。博格斯從小就長得特別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玩耍。當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為NBA的球員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很風光,是所有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向往的夢。
每次博格斯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后要去打NBA”時,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為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同伴的嘲笑并沒有阻斷博格斯努力的方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終于成為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為最佳的控球后衛(wèi)。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yōu)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搶球常常得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地努力,博格斯終于成為NBA球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星。
事實上,所謂靠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正是無端的自我疑慮,自我打擊,將一個又一個前景非??春玫南M鸵粋€又一個具有遠大前途的成功者扼殺在搖籃中。有一則西方諺語說:“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成功屬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不愿成功,誰拿你也沒辦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幫不了你。
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凡是天性剛強的人,必定有自強不息的力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每個人獲取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會產生信心,排除千難萬險,突破人生的困厄走向成功。
沒有誰能夠給予我們成功,成功必須依靠自身的奮斗來獲取。每個渴望成功、渴望榮譽的人,都應該自強不息,為了自己而奮斗!沒有誰能夠左右你,成為第一還是甘于現(xiàn)狀,一切都取決于你自己的奮斗。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世界也將在你的奮斗過程中慢慢向你展現(xiàn)。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精選篇2
魯黛娜的故事
根據(jù)聯(lián)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公布的數(shù)字,目前登記注冊的巴勒斯坦難民共有500多萬,其中很多一直生活在條件艱苦的難民營中。在20日“世界難民日”前夕,本臺駐耶路撒冷記者前往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北部山城納布盧斯,走訪了難民營女孩魯黛娜的家。
魯黛娜的家位于納布盧斯西北部的艾因貝特麥難民營,她是家里6個孩子中最小的女孩。面對生活的磨難,魯黛娜一直求學不輟,渴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魯黛娜說:“我是魯黛娜,今年24歲。我學習社會學,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為了能有更好的未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步入社會,我現(xiàn)在繼續(xù)上研究生。因為對我來說,本科文憑是不夠的,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p>
魯黛娜告訴記者,她爺爺原本居住在美麗的地中海古城雅法。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以色列軍隊強行把他們趕出了家園。幾經(jīng)輾轉,最后落腳在艾因難民營。最初,難民營里都是簡易帳篷,慢慢蓋起了磚房。隨著人口增多,就在原先的房頂上逐漸加蓋,如今變成了一座3層小樓。魯黛娜全家和叔叔一家近20人都擠在這棟小樓里。難民營中簡易樓的間隔都非常近,魯黛娜家與鄰居家的小過道只有一米寬。魯黛娜的爸爸今年55歲,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一直生活在難民營里。他對記者說:“難民營的生活就像一場悲劇,一無所有。即使到現(xiàn)在,依舊日復一日遭受磨難。就像你看到的,難民營每天的生活都是悲慘的。各種救濟中斷了,情況變得更糟,一無所有,沒有工作,沒有希望?!?/p>
納布盧斯本身的失業(yè)率就很高,作為難民營里的孩子就更難找到工作,哪怕是一份又臟又累的重體力活。魯黛娜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兩個哥哥有相對固定的工作,其余的都失業(yè)在家。還有一個哥哥,因為參加反抗以色列的活動,至今仍被關在監(jiān)獄里。魯黛娜的大哥沃伊勒今年34歲,每天外出到建筑工地上打工,每月只能掙大約300-400美元。因為家里窮,至今還沒結婚。他說:“我曾是圣城開放大學社會學專業(yè)的學生,學習歷史、地理等。但是父親干不動了,我不得不輟學工作,擔起養(yǎng)家的責任。這就是生活的艱難吧。日常生活花銷是最沉重的負擔,食物、衣服對于我們來說都很貴,情況沒有改善,只是變得更糟。像外國政府有社會保障,向貧困家庭和失業(yè)者每月給予低保,我們卻什么都沒有。在納布盧斯的生活困難重重,我們只能生活在貧窮中。”
魯黛娜不愿向命運低頭。她一邊通過遠程大學教育繼續(xù)研究生的學業(yè),一邊找到了一份在美容院的工作。聰明好學、吃苦耐勞的魯黛娜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店內不可或缺的骨干員工。美容院的女老板李月連是一名華僑。她介紹說:“剛開始我們需要一個打雜的員工,只給她很少的工資,但是她很喜歡學習,很好學,來了一個星期就表現(xiàn)出很強的學習能力,大概一兩個月就上手了,基本的事情都能干了。慢慢地我就培養(yǎng)她,給她加工資,培養(yǎng)她怎樣和客戶溝通、交流,怎么樣服務,現(xiàn)在都很上手了,是店里的一把手。大家也覺得她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p>
由于生活艱難,難民營里的婦女不得不找工作謀生,補貼家用,但是能找到固定工作的并不多。魯黛娜每天早晨9點到美容院,一直工作到下午6點。晚上回家干完家務,還要完成遠程研究生課程,每天都很辛苦,幾乎沒有休閑娛樂的時間。但她不愿放棄,仍為改變命運做著自己執(zhí)著不懈的努力。魯黛娜說:“我雖然是難民營的女孩子,但是我想通過上學、通過就業(yè)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現(xiàn)在工作的中國美容院很棒,中國老板待我很好。現(xiàn)在我一邊上學一邊打工就是為了幫家里減輕負擔,也是為了證明,不是難民營的女孩子就應該在現(xiàn)實的磨難面前屈服,一直生活在難民營里。難民營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她們也想完成學業(yè),有更多的工作機會?!?/p>
納布盧斯有3所難民營,共有近8萬難民。由于人口不斷增長,難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已經(jīng)持續(xù)了69年,希望自強不息的魯黛娜能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回到祖輩們的故鄉(xiāng)。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精選篇3
鄧亞萍的故事
鄧亞萍在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自她1986年13歲那年拿到第一個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冠軍開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短短的11年間,一共拿到153個冠軍。這不但在中國乒壇,而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輝的一頁。
在鄧亞萍小的時候,為了培養(yǎng)她成才,父親曾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來,其理由是個子矮,手臂短,沒有發(fā)展前途,這給少年鄧亞萍的心靈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練得更加刻苦。可以這樣說,是困難、挫折和毅力成就了乒壇“國手”。
氣場擁有者敢于接受任何挑戰(zhàn),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我肯定為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即使身處逆境,只要你敢于挑戰(zhàn)生活,勇于突出界限,那么逆境就會變成推動你前進的動力。
生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只要看重自己,自珍自愛,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表明,無論你是從事任何職業(yè),無論你是在較高層次的平臺上演繹人生,還是在一般層次上努力求索,盡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諸種矛盾的狀況不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依靠自己點燃與命運搏斗的激情之火,依靠自我去抓住可行的機遇,挖掘自身的潛能,開拓創(chuàng)造新的命運之路。
人生恰似海上行船,難免會遭遇到風浪,甚至有觸礁的危險。人生變幻莫測,又有多少人能夠預測厄運的突襲呢?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自救是擺脫厄運的唯一的武器?!笔堑模斈闵碓馔纯嗯c不幸之時,你可以詛咒命運的不公,但絕不可以放棄心中的勇氣和希望。不要總是依賴別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精選篇4
楊英詠的故事
看到“自強”這兩個字,就想起了王安石“君子之道,始于自強不息。”這句話;就想起了雷鋒在日記中寫的“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就想起了我們的同齡人——楊英詠。
他是校園中一只快樂的鳥,愛打籃球,愛唱歌,在競選中他以高票當選班長;在國際青少年書畫評獎中獲得金字塔銀獎,在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得三等獎。他在第一個周末背起小木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掙錢養(yǎng)家;他必須在每一天放學后承擔起一切家務,包括照料雙目失明的母親,他沒有穿過新衣服,他能記起的唯一美味是過年時媽媽讓他花2元錢買了一碗他一直期盼的炒米粉……
14歲的他,用笑臉迎向苦難的命運,不向挫折屈服,不向逆境低頭,自始至終懷著一顆堅忍的心擁抱生活;不怨天尤人,不唉聲嘆氣,更不自暴自棄,用燦爛的笑容接納這來自人生的磨礪。勤學上進,性情豁達,用生命的本色在苦難之石上打磨,雕琢出人生的精彩。這需要怎樣的勇氣來面對,來承受?這又是一種何等的'自強不息精神?
“只要你脊梁不彎,就沒有你扛不起的大山!”說這句話的是“20__年感動中國”的洪戰(zhàn)輝。十二歲,父親患間歇性精神病;十二歲,母親因受不了家庭的沉重的負荷而離家出走;十二歲,照顧一個撿來的妹妹;十二歲,成為搖搖欲墜的家中的頂梁柱。這是洪戰(zhàn)輝充滿艱辛的十二歲,充滿苦痛的十二歲,充滿無助的十二歲,更是充滿辛酸的十二歲,但他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獨自把妹妹撫養(yǎng)長大,且自己還考上了大學。
以從事販賣圓珠筆、蠟燭、鞋底、本子這類小生意,獲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全家的生計,出售圖書被人打傷了眼睛,父親病情發(fā)作無錢治療,告別摯愛的校園,騎車從5米高的路邊摔下來,不省人事。但從人傾家當產這條坎坷的道路中一路風風雨雨走來,他卻不肯接受別人的捐助。他說“苦難并不是讓我去接受別人捐助,而是讓我看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自尊自強!”
從他們身上,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什么是知難而上,急流勇進,什么是真真正正的自強不息。他們帶給所有人的不只是震撼心靈的感動,更是現(xiàn)在人們逐漸遺失的一種極重要的人生素質,與人們缺失的一種人性的善美——自強。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兒當自強!
人生的路上布滿荊棘,阻止我們前行,選擇自強,走出一條平坦的大道;成功的高峰充滿險阻,選擇自強,披荊斬棘邁向最后的勝利;生活的辛酸與淚水絆住我們踏上未來的征程,選擇自強,勇敢面對并解決,帶著一身瀟灑輕松上路。
自強,點燃明天的希望;自強,照亮明天的道路;自強成就明天的夢……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推薦精選篇5
鄧亞萍在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自她1986年13歲那年拿到第一個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冠軍開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短短的11年間,一共拿到153個冠軍。這不但在中國乒壇,而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輝的一頁。
在鄧亞萍小的時候,為了培養(yǎng)她成才,父親曾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來,其理由是個子矮,手臂短,沒有發(fā)展前途,這給少年鄧亞萍的心靈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練得更加刻苦??梢赃@樣說,是困難、挫折和毅力成就了乒壇“國手”。
氣場擁有者敢于接受任何挑戰(zhàn),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我肯定為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即使身處逆境,只要你敢于挑戰(zhàn)生活,勇于突出界限,那么逆境就會變成推動你前進的動力。
生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只要看重自己,自珍自愛,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表明,無論你是從事任何職業(yè),無論你是在較高層次的平臺上演繹人生,還是在一般層次上努力求索,盡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諸種矛盾的狀況不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依靠自己點燃與命運搏斗的激情之火,依靠自我去抓住可行的機遇,挖掘自身的潛能,開拓創(chuàng)造新的命運之路。
人生恰似海上行船,難免會遭遇到風浪,甚至有觸礁的危險。人生變幻莫測,又有多少人能夠預測厄運的突襲呢?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自救是擺脫厄運的唯一的武器?!笔堑模斈闵碓馔纯嗯c不幸之時,你可以詛咒命運的不公,但絕不可以放棄心中的勇氣和希望。不要總是依賴別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