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期間也經歷了無數的朝代和王朝;你是否在尋找“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
第一名: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
秦始皇自認為是千古一帝,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認為他自己的工勛蓋過三皇和五帝。同時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作為,讓秦王朝千秋萬代的傳下去,但也正因為這一點,施政剛硬和生猛,以依法治國過于強硬,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不斷,秦朝才傳到了第二位皇帝,一共15年就走向滅亡,當然,我們也不能對他的功績視而不見,他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化性的很多東西,統一的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焚書坑儒。為了抵抗北方民族的侵略,他還修建了萬里長城,他在位時創下疆域,奠定了后面各個王朝的疆域面積。
第二名: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大漢王朝經過了前面幾個皇帝的休養生息,國力漸漸地已經恢復了。劉徹在位時主要的精力是用在繼續發展經濟上和對外抗擊匈奴這兩大領域,他的雄才大略,當政時期,中國歷史進入了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所以才有了秦皇漢武的說法。
第三名: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劉秀出生于漢朝的皇族子弟,但他并不像其他皇族的子弟那樣不思進取,相反的是他抓住了西漢末年混亂局面的機會,起兵征戰,掃滅各路諸侯,又滅了各路起義軍。他文才武略,文治武功的人大度,善于用兵,開創了著名的“光武中興”盛世。
第四名:前秦世祖苻堅(公元338年-公元385年)
符堅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他善于從思想上和漢族融合,提倡的是儒家學術。在農業方面讓子民務農,幫助貧窮的人,同時興修水利,使得國家經濟大力發展,對外用兵,消滅了多個割據的勢力,統一了中國的北方,成為了16國中最強大的政權,只可惜后來由于謀士王猛去世,苻堅一度堅持要進攻東晉王朝,所屬的幾十萬大軍由于大多都是割據勢力中投降的軍隊,人心不齊,加上東晉王朝組織了有力的抵抗,最終以失敗而結束,幾年后苻堅死去,讓人實在可惜。
第五名: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
李世民跟他的父親李淵起兵,經過征戰,消滅了各路起義軍的惡勢力,并且消滅了隋王朝,他吸取了隋王朝滅消滅亡的教訓,注意與民休息,發展經濟,他在位時,政治清明,經濟輝煌,社會安定百姓國泰民安,國勢強盛,被少數民族稱為天之可汗。他在位的時候,在歷史上被稱為貞觀之治,開創了大唐盛世,但到了晚年,卻沉迷于服用長生不老丹藥,因為服用過量中毒死亡。
第六名:女皇武則天(公元624-公元705年)
他本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來被唐高宗李治收為昭儀后升為皇后,但因為李治身體不好,所以朝政逐漸被她所掌握,李治駕崩之后,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而且她直接把國號改為了周朝,在位期間舉行殿試,創武舉,自舉士官等制度,善于破格用人發揚農業減少賦稅,延續了唐朝的盛世。但最終被張闌之等人發動政變,重新奪回了李唐王朝的政權。(中國歷史上十大杰出皇帝,哪個是你心目中的第一名!)
第七名: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
趙匡胤本是后周王朝的大將軍,但是因為陳橋兵變,背迫黃袍加身成為皇帝。他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政策,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但因為他定制了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宋朝在幾百年的時間里出現了兩極分化,經濟上極度發達,軍事上特別的弱,面對外敵毫無抵抗之力,最終被北方民族滅國。
第八名:元太祖鐵木真(公元1162年-公元1227年)
鐵木真是蒙古部落首領的兒子,但十幾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族人叛離了他,他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重新統一蒙古各部被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后,進入了大規模侵略擴張,使得當時國土面積達到世界之最,他軍事才能超前并___但在擴張過程中造成的屠殺過多,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第九名: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
出身于農民家庭,父母早亡,到當過放牛娃,也做過和尚,也當過乞丐,后來參加起義軍,并成為軍事首領,當了皇帝。他消滅群雄,滅亡元王朝統一中國登基后著手穩固新建的王朝的統治,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基礎。但是他在君主集權專制發展到了空前的程度,并且在繼承人接班的安排上出現了問題,使得大明王朝到了第二代君主時,國家就發生了內部戰亂。
第十名:清圣祖 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
愛新覺羅.玄燁,就是康熙皇帝,他八歲繼位登基,14歲親政除內亂,平定三藩,平定準噶爾,擊退沙俄的侵略,平定鰲拜。奠定了康雍乾盛世的基礎,到了晚年在對國家勵志的管理上比較松散,使得土地兼并,____的情況每況日下國庫出現了空虛的景象,他___,并大膽啟用西方人才,他喜歡數字天文,各類科學,但僅僅把它作為個人愛好,沒有全面推廣,使得整個清王朝只是表面上的強大,內在卻沒有隨著世界的發展而前進。
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也稱康熙帝。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玄燁年僅八歲,二十四歲的順治帝福臨突然病逝。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于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并改為康熙元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9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政治成就:
康熙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開始真正親政。九年,肅正朝綱,恢復內閣制度,頒布《圣諭十六條》。
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澎湖海戰,統一臺灣;挫敗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確保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標榜仁政,籠絡漢族士人,同時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也有學者尊稱其為“千年一帝”。
中國的最后一個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字曜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尿毒癥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于八寶山,后遷于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擴展資料相關影視作品《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復版于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