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
近期各國各地出現了高溫現象,而世界氣象組織已經確認厄爾尼諾出現,這將給我們帶來進一步的挑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希望你喜歡。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
世界氣象組織4日說,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各國政府應做好應對相關氣候事件的準備。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為90%。
上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警報說,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預計持續到冬季,可能會發展為中度厄爾尼諾現象或強厄爾尼諾現象。世界氣象組織預計,本次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至少為中度”。
這一組織強調,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其開始后的一年最為明顯,本次是2024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說,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氣溫紀錄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區和海洋中引發更多極端高溫”。
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更為復雜。從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現象已持續了近3年。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降低現象。一些氣象專家指出,從拉尼娜轉變到厄爾尼諾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通報中提醒,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導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區、中亞部分地區等降雨量增加,也會導致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南亞部分地區等出現嚴重干旱。
厄爾尼諾是什么
厄爾尼諾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其顯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現顯著增溫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范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拉尼娜現象有時會緊隨其后。
拉尼娜現象是什么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的音譯,是“小女孩”的意思。氣象學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影響
(一)臺風減少。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臺風)產生的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的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二)我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干旱。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于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干旱、高溫。
(三)我國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的次年,在我國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
(四)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如何應對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水溫異常升高的氣候現象。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率和強度都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可以看出,如今全球氣候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從全球氣候現象的角度來看,過去四個年份中有三個都因厄爾尼諾現象而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這不僅意味著全球氣溫的持續回升趨勢,同時也提醒我們全球氣候的不穩定性。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全球發生的氣候變化現象使得人類的生活和環境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未來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問題,如海平面上升、洪水、干旱和極端天氣等。因此,我們應該采取積極行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其次,從國際國內政策角度來看,政府機構應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遏制氣候變化。各國政府需要加強協作,通過國際環境協定形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確保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生存和發展。
最后,個人也應該投入到保護環境中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措施,如減少能源消耗、改變飲食習慣、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這些措施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碳排放并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有助于構建更加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綜上所述,厄爾尼諾現象不僅帶來天氣反常和自然災害風險,更為巨大的是它反映了全球氣候變化趨勢的嚴重性。我們必須意識到氣候變化是我們共同的問題,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從政府到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以應對這個全球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