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選秀港臺包攬前三大學生球員仍難入各隊法眼
“對我們來說,未來是不可預知的。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前行的路越來越寬闊,越來越光明。”昨天,在2017年CBA選秀大會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以這樣的方式激勵選秀球員。
不過,讓姚主席有些尷尬的是,47名參選球員中,只有11人被10家俱樂部選中,有幸成為職業球員,征戰CBA賽場。據記者統計,自2015年以來,CBA選秀大會已歷三屆,相比于星光熠熠的NBA選秀,CBA選秀大會缺少關注,缺少出彩的新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場:港臺球員包攬前三
選秀球員中的大部分來自清華、北大等高校球隊,是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中的佼佼者;還有一些來自各俱樂部青年隊,年齡普遍在22歲以下;另有4名來自中國臺北和中國香港的球員。
在昨天的選秀大會上,擁有第一選秀權的八一富邦隊首輪棄權,排名第二的廣州龍獅隊選擇了來自寶島的后衛陳盈駿。之后,江蘇同曦隊選擇了另一位寶島球員周儀翔,浙江稠州銀行隊則選了去年就曾報名參選的香港球員惠龍兒。這樣一來,港臺球員就包攬了本次選秀的前三名。
其他行使了選秀權的還有山西汾酒、江蘇肯帝亞、青島雙星、吉林九臺農商銀行、福建潯興、北京控股和深圳新世紀等隊。其中,來自清華大學的班鐸和劉磊、來自北京大學的劉鴻博、來自天津大學的喬文瀚是本次選秀中4名被CBA俱樂部選中的大學生球員。
現實:選秀球員處境尷尬
在過去兩屆選秀大會上,共有9人被CBA俱樂部選中,實際上,這些球員大部分在CBA難以立足。其中,西北工業大學的方君磊是參加首屆選秀大會的20名球員中唯一被選中的幸運兒。不過,在加盟北控男籃后,他一個賽季只獲得1次出場機會,賽季末被北控裁掉。如今他已宣布退役,告別籃球場。
第二屆選秀大會共有27名參選球員,最終8人被選中。其中,郭凱、王洪和胡瓏貿3人在各自球隊中得到了一定的出場機會。來自北京大學的郭凱以“狀元”身份加盟廣州龍獅隊,并在上賽季的CBA聯賽中場均出戰11分鐘,場均貢獻1.8分和1.5個籃板。被譽為“CUBA第一控衛”的王洪,在山西隊出戰了19場比賽,場均出戰9.4分鐘,場均貢獻3分、1個籃板、0.9次助攻。表現最好的當屬寶島球員胡瓏貿,他被福建隊選中,上賽季獲得了32次出場機會,場均出戰15.4分鐘,場均貢獻6分、1.8個籃板。
除上述3人外,其余選秀球員基本很難在各隊得到出場機會,甚至很快就被現實擊碎了夢想。本屆選秀的“探花”惠龍兒就表示,“CBA很多內線球員實力很強,想要立足并不容易。”
原因:可選之材太少
從本次選秀的結果來看,上賽季CBA前九名的球隊中只有深圳隊選擇了一名自家青年隊推薦的球員。而新疆、廣東、遼寧、上海、山東、廣廈、四川和北京首鋼等隊在兩輪選秀中都選擇了棄權。
廣東男籃俱樂部總經理朱芳雨的態度基本上代表了各支強隊的心聲:“目前國內缺乏優質的球員資源,大學生球員的水平距離專業隊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既然選秀球員的水平一般,那不如去轉會市場中尋求優秀球員,或者把機會留給自己青訓體系中培養出的球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樂部負責人表示,這次參選的幾名港臺球員都是代表中國香港隊和中國臺北隊參加過國際比賽的成熟球員,他們的水平放到CBA也有競爭力,所以很早被多家俱樂部相中。但那些大學生球員能否在短時間內適應CBA比賽的強度,就要打個問號了。
擔任本屆選秀訓練營總教練的中國女籃前主教練柳繼增對這次選秀的結果相對滿意,他說:“從整體來看,今年選秀球員的實力比前兩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不錯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不過,大學生球員征戰職業聯賽需要磨合和適應的時間,很難做到‘即選即用’,所以各隊需要有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