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敲定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時間表財政安排40億元
5月27日,江南都市報官方微信率先對省政府近日印發的《江西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行了報道,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我省明確提出,到2030年,力爭有1所大學成為世界500強大學,3~5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為江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嚴格遴選設立專家委員會
我省將設立江西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根據第三方評價的相關指標和數據,綜合我省高校辦學條件、學科水平、辦學質量、主要貢獻、國際國內影響力及產業需求等情況,論證確定我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學、一流學科專業建設的認定標準。專家委員會根據認定標準,遴選產生擬建設對象名單。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審議確定擬建設對象名單。
列入擬建設名單的高校及學科專業根據自身實際,科學編制整體建設方案和學科專業建設方案。高校組織相關專家,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戰略需要,對建設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深入論證。由專家委員會對各高校報送的建設方案及專家論證報告進行審核,提出意見。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根據專家委員會意見,研究確定建設名單并向社會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建設名單報省政府審定后實施。
財政支持安排資金40億元
無論是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還是一流學科專業,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方案》提出,通過財政資金、國家相關項目資金、社會支持資金及學校自籌資金等渠道進行籌措。
第一階段,資金主要由財政資金、國家相關項目資金、社會資金和高校自籌資金組成。具體來看,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40億元,對擬支持高校,根據項目建設周期,按年度撥付資金,資金分配更多考慮辦學質量特別是學科水平、辦學特色等因素,重點向辦學水平高、特色鮮明的學校傾斜。
同時,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相關國家項目經費。探索政府、高校、社會相結合的共建機制,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方式,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行業部門、企業等資金支持。鼓勵和引導校友、社會團體等社會捐資。
我省還將推動高校盤活內部經費存量,統籌安排生均撥款經費、學費收入、科研經費及其他各項收入,用于一流學科專業建設,高校增量經費必須用于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