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題不如閱讀?浙江公布中小學教育質量大數據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1900多所學校、近8萬名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樣本數占年級學生總數的7%,還有超過萬名的校長、教師、家長參與調查。今天,浙江公布的一份基于大數據的中小學教育質量報告,對學校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指導意義。
此次教育質量監測包括學生發展指數和影響學生發展指數,其中,學生發展指數包含品德行為、學業達標、睡眠、補課等12個指標。影響學生發展指數的因素包含學習自信心、學習策略、校長課程領導力、親子關系等14個指標。
總體來看,浙江絕大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達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學業達標率和優秀率國內領先;學生睡眠情況好于全國,睡眠不足現象有所改善;體藝課程實施情況有明顯進步,學生興趣滿足狀況良好。同時,數據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學生高層次能力區域及城鄉之間發展還不夠均衡、網絡成癮問題加重、學生校外作業壓力過大等。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表示,這份教育質量報告公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指導教學。特別是結合數據分析后,會給學校和家長新的啟示。比如,年內讀完9本及以上課外讀物的學生比讀完2本及以下的學生閱讀成績高36分,這相當于多接受一學年教育。
“我們發現,家庭藏書在100冊以上的學生,不管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成績普遍高于其他學生。”國家教育監測中心首席專家劉堅說。
研究還意外發現,吃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遠超學生參加校外補課、家長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優勢。每周每天吃早餐次數越多的學生,學業成績越好,最大分差達50分至70分,相當于多接受一年到一年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