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事業發展報告:創造屬于中國的好教育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
國興重教。中國教育改革向著民生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持續發力。從推進“兩個一流”建設到擴大實施高校招收貧困生專項計劃、鼓勵高校教師“離崗創業”,中國教育正走出一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為基本要求、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的走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之路。
決定未來
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重視教育才能贏得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這不僅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教育的方向:立德樹人,扎根中國大地,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2016年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北京市八一學校。
人們聆聽著他對教育的闡釋:“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發凸顯。我國正處于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但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更加重視教育,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好能夠滿足黨、國家、人民、時代需要的人才。”
成就好的教育,選拔培養人才,為中國崛起提供人才支撐,是教育改革目標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