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發揚兵工傳統優勢推動軍訓創新發展
發揚兵工傳統優勢推動軍訓創新發展
——中北大學近年來學生軍訓工作取得的經驗成果及未來規劃
《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關于全面提高學生軍訓質量的通知》印發以來,中北大學積極貫徹落實通知精神,在嚴格執行軍事訓練教學大綱規定的學時學分的同時,注重發揮學校軍工傳統優勢,大力推動學生軍訓工作創新發展,軍訓質量顯著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極大增強,僅2015年就有150名大學生參軍報國,真正實現了軍事訓練既立德樹人,又培養儲備合格軍事人才的雙重使命。現將學校近年來軍訓工作取得的經驗成果及未來工作規劃匯報如下:
一、學生軍訓工作取得的主要經驗成果
1.加強課程建設,構建軍事課課程體系
學校構建形成“主體+拓展+提升”相結合的全方位軍事課課程體系,即以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必修課為主體,以《兵器概論》《人民軍隊導論》《孫子兵法》《戰爭簡史》等15門軍事類公共選修課為拓展,以軍營參觀、國防教育講座和第二課堂活動為提升的全方位軍事課程體系,實現了軍事課程建設的綜合性與融合式發展。同時,開發建設了集教師授課、學生自學、師生網上交流于一體的《兵器概論》《軍事理論》省級、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平臺以及傳播國防軍事知識的《中北國防情》微信平臺;成功申報了省級重點教改項目《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
2.增強師資力量,提升軍事課教學實效
學校把軍事教師納入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充分發揮兵器學科專業優勢,選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兵器學科專家學者擔任軍事課教師,組建了由26名教師組成的專兼職軍事教師隊伍,其中博士14人,碩士10人,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數占軍事教師隊伍的92.3%。學校積極組織軍事教師參加教育部和山西省組織的業務培訓和短期進修,涌現出山西省教學名師、山西省高校軍事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等先進典型。
3.共建預備役承訓部隊,確保軍事技能訓練質量
學校針對作戰部隊承訓官兵嚴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及時轉變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學生軍訓工作創新路子。在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主動與太原陸軍預備役高炮旅合作,編組成立太原陸軍預備役高炮旅指揮連。按照預備役部隊建設需要,結合學校在國防軍事領域人才培養的經驗,開設相應的軍政課程,逐步形成了“學校+基地+部隊”三結合的預備役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即共同基礎科目校內培訓,軍事專業科目基地集訓,軍事素質提升部隊實踐,培養鍛造了一支由預備役官兵組成的高素質承訓教官隊伍,有效確保了軍事技能訓練質量。
4.建設軍訓實踐基地,鞏固學生軍事課教學成果
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在兵器學科領域的優勢,逐步建設并完善了輕武器陳列室、地面火炮陳列室、高炮陳列室、彈箭陳列室、裝甲陳列室、障礙訓練場等一批軍訓實踐基地,每年組織全體新生參觀學習。同時,每年組織國防重點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由兵器行業知名專家學者講解武器裝備的最新發展理論及動態,增強學生學習國防軍事知識的興趣,實現了軍事教育的常態化,有效鞏固了學生軍事課教學成果。
二、下一步軍訓工作規劃
1.學校將從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視角出發,加強預備役連隊建設,推進預備役承訓教官培養的制度化、規范化。要實現預備役連隊的集中住宿、準軍事化管理,并結合預備役部隊建設需要,制定專門的預備役軍事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培養一支紀律嚴明、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預備役承訓教官隊伍,為軍訓質量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礎。為普通高校解決學生軍訓教官嚴重不足的突出矛盾提供可借鑒的路徑。
2.豐富學生軍訓內容,拓展軍事技能訓練的深度廣度。學校將結合兩年來參加全國軍事訓練營和全國軍事課教學檢驗的經驗,在學生軍事技能訓練中廣泛開展輕武器模擬射擊、戰術仿真對抗、識圖用圖、無線電測向、捕俘拳等訓練內容,并參考全國軍事訓練營的模式,每年五月份開展全校“軍事訓練大比武”,檢驗學生軍訓成果,豐富校園軍事文化,提升學生軍事素質。
3.積極應對“互聯網+”時代傳統軍事課教學遇到的挑戰,注重運用網絡、手機、微博、微信等信息化媒體平臺,開發軍事課教學APP,傳播國防軍事知識,運用大數據平臺,收集學生的思想動態,充分發揮軍事課教學的特殊育人功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軍隊,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觀念,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打下基礎。(中北大學校長劉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