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生實習”放羊吃草“將結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
一天,正在實習的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單燦榮接到公司任務,要去外地出一趟差。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剛下高鐵不到5分鐘,學校的指導老師李笑勉就打來電話,詢問他為什么不在公司上班。單燦榮連忙向老師解釋道,他只是出差,沒有離職和曠工。
實習指導老師能如此清楚地了解學生頂崗實習期的動態,是因為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最近一年開始實行了用線上App“樂習在線”來管理頂崗實習學生。每天早上,實習學生都需要到App上簽到,正如上班族“打卡”一樣。指導老師可以通過App平臺查看到各系部、班級、學生個人的實習詳細情況。
在學院給記者提供的一份《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頂崗實習質量報告》中,對2016年度學生的實習進行了全面分析,過去一學期,學院有10個系部、375名老師、3286名學生參與了頂崗實習。
“采用移動互聯網來管理學生實習,解決了職業院校一直被社會所詬病的‘放羊式實習管理’問題,讓學校全員都重視學生實習,還減少了實習管理成本。”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賀定修認為,目前95后學生普遍使用智能化手機,樂習在線符合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當然,在使用樂習在線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但至少,我們找到了方向”。
頂崗實習管理困難多
頂崗實習一直是職業教育中的“大難題”,主要體現在學生監管困難、師生互動困難、實習評價不夠全面、學生工作異動難以及時更新等問題。
“去年,學院一個學期總共有3286名學生參與實習,但分布在2100多個企業,雖然華為的生產基地就在學校附近,但接受實習的學生也不超過30人。這已經是比較大規模的實習了。”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王志明介紹,東莞更多的是中小民營企業,接受的學生實習無法規模化,更多是分散實習,并且不只是在東莞,還有廣東各個地方,甚至廣東以外的地方。
在記者考察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實習就業系統時,也發現,這所學校采用了互聯網實習管理系統,2016年3000余名學生實習,實習企業也超過了2000余家。
“我首先關心的是這些學生實習安不安全?”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江洧說,實習學生如此分散,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無法做到及時溝通,即使每人每天能去個電話,也無法保證學生是否在實習崗位上。
“面對實習學生分散的情況,過去學校能做的其實不多。”王志明表示,每次到了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學校教務處都會統一發布實習通知及實習要求,并下發指導老師手冊及學生手冊。系部組織各專業擬定實習計劃,落實實習任務,分配專任教師指導學生。“指導老師還會日常電話聯系學生,了解學生實習情況”。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實習指導老師鄭曉東介紹說,之前為了檢查學生實習,經常要抽出課余時間,開車或者坐公交車,到學生的實習地點進行檢查。“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還是無法及時監控到學生的實習工作狀態,頂崗實習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由此,職校學生的實習,經常被媒體和社會稱為“放羊式實習”。有些學校,在“頂崗實習”這一很重要的教學環節上走過場,有的學生找個企業蓋個章了事。
加上頂崗實習,在學院涉及的管理部門眾多,管理的內容紛繁復雜,監控管理制度不完善,方法也不健全。王志明說:“這直接導致了‘放羊式’實習的出現,‘放羊丟羊’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