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她的無私大愛、崇高品格令人所感動。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她R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篇1)
承載著向上向善,承載著無私的愛,承載著你我共同的價值追求,近日,“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發(fā)布儀式在山東廣播電視臺1200平方米演播廳成功舉行。
“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愛,是那雙長長的筷子,總是把最好吃的菜夾到我的碗里,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她才露出欣慰的笑容……”發(fā)布會在情境講述環(huán)節(jié)《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動人訴說中拉開序幕。三名少年一字排開,立于舞臺,用最深情、最樸素的話語交替講述什么是媽媽的愛。現場觀眾目光齊聚,用心聆聽,剎那間,整個演播大廳便沉浸在一片愛的海洋中。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有人說,媽媽是世間最美的稱呼,配得上世間所有的美好。”伴隨著舒緩輕柔的音樂和溫暖靜雅的燈光,兩位發(fā)布人一同走上舞臺宣布:今天的“齊魯時代楷模”發(fā)布廳將要介紹的就是一位媽媽——一位有著1029個孩子的特殊媽媽!
在人們的印象里,福利院的孩子是一群被父母遺棄,需要被同情和憐憫的孩子,但當你走進濰坊市兒童福利院,你就會發(fā)現這里的孩子積極向上,健康樂觀,充滿陽光。孩子們燦爛笑臉的背后,離不開一位特殊媽媽的辛苦付出。二十多年前,這位特殊媽媽來到這里,她用樸素的笑容填補著孤棄兒童的人生缺憾,用無悔的奉獻守護著孩子們的茁壯成長,她就像一束光,把孤棄兒童的生命照亮……
“走,走,走,走,快出去,別搶,別搶,都有,都有指頭!”在發(fā)布會的事跡短片播放環(huán)節(jié),大屏幕上顯示楊守偉領著孩子們嬉戲玩耍的鏡頭,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爭寵嬉鬧聲和著楊守偉充滿磁性母愛的招呼聲,一幅幅幸福快樂的畫面映入現場觀眾眼簾。鏡頭里顯示,楊守偉用十根手指牽著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的臉上是那么的滿足。“每天早晨起來,上班以后換了工作服,我就跑到孩子房間里來,我一進房間,孩子們就‘媽媽、媽媽’往我身上跑,孩子圍著我,我感覺我是最幸福的!”
福利院的孤棄兒童多,而楊守偉只有一雙手,如何把更多的愛分享給更多的孩子,楊守偉張開雙手,一根手指牽住一個孩子,一根手指一份愛!
整臺發(fā)布會用《喚醒生命》《托舉成長》《點亮未來》三部事跡短片,穿插現場訪談、現場講述,高度濃縮闡釋了楊守偉那份二十余載悉心照料孤棄兒童而無怨無悔、無私無暇的人間大愛。腦癱、腦積水、唇腭裂、魚鱗病、心臟病、乙肝、甲肝、梅毒,甚至艾滋病,福利院孤棄兒童的病癥千奇百怪、多是難以治療,楊守偉用至真至誠的愛心、用常人難有的無比耐心精心呵護撫育每一名孩子,一點一滴、一言一舉、一幕一幕,無不讓人感動萬分,無不讓人動容淚目!
發(fā)布現場特別邀請到了濰坊市社會福利院原院長張新民和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養(yǎng)護科科員張永敏、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社會科科員王敏、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教育科教師蘇娟娟,同現場觀眾分享一個個生命奇跡背后的感人故事。?
? ?“我第一次跟楊守偉近距離接觸是在兒童部的洗刷間,她正在洗尿布,尿布當中粘有大便,手上雖然有大便,但是她滿不在乎,我看了這個干勁兒滿滿的姑娘,我感覺她是一個好苗子,值得托負!”張新民回憶。
“我和楊姐共事十年了,平時楊姐好像永遠不知道累,特別能吃苦,但是她也有很脆弱的一面,我們曾經接收過一名兩歲的孩子,他的右眼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入院的時候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楊姐就帶著他四處求醫(yī),但是也沒有好轉,后來孩子在楊姐的懷抱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張永敏說,“每送走一個孩子,楊姐都非常難過,可是還有其他的孩子要照顧,為了控制情緒,她就彎下腰到處拖地,不停地拖,一直拖到自己的胳膊都酸了,腰也直不起來,直到整理好情緒了,她才會轉過頭微笑著再去忙活別的孩子……”
王敏講述:“這么多年來,楊姐每天都是最早到,最晚走。每天到福利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孩子們,一天到晚開口閉口的全是孩子。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在我們福利院即使是殘疾程度非常嚴重的腦癱孩子,我們也沒有讓他們像病人一樣整天躺在床上,而是白天全部脫離床鋪做康復或者是撫觸……”
蘇娟娟說:“這些年,楊姐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愛都放在了福利院的孩子們身上,她自己的女兒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寫過一篇《假如我是神筆馬良》的作文,其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又大又溫暖的屋子,讓福利院的孩子在里面快快樂樂地生活;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美味可口的食物,讓福利院的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這樣我的媽媽就不會太牽掛他們,就會有時間陪我了……”
為了福利院的孩子,楊守偉放棄了太多、失去了太多!這些年來,她滿懷著生命的大愛與責任,始終撲在護理工作一線,與孩子們堅守在一起,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幫孤棄兒童找回失去的母愛,楊守偉毅然選擇了一條艱難而又辛酸的守護之路。
發(fā)布會進入高潮階段,楊守偉從舞臺后方拾級而下步入舞臺中央,女發(fā)布人走上前與她熱情相擁,問是什么力量支撐她一路走到今天?“二十多年的時間,其實也不算太久。一天天上班,一個接著一個孩子地撫養(yǎng),我也沒有時間靜下來去想,為什么陪著孩子,也沒有空去琢磨什么意義和價值,就是想一門心思地把孩子照顧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既然孩子沒有媽媽,叫我一聲媽媽,那我就要當好這個媽媽,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楊守偉樸實地說,“其實我和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當媽的人,不管為孩子做多少事情,出多大的力,都是無怨無悔的。一個普通的女人,能夠給這么多的孩子當媽媽,我覺得我自己很充實,很知足,也很感恩!”
楊守偉真誠樸實的話語打動著現場每一名觀眾,熱烈的掌聲在溫暖的演播大廳里經久回旋。一位來自省民政部門的觀眾在發(fā)布會結束后動情地說:“楊守偉同志的故事實在太感人了,她做的每一件事是那么瑣碎又那么偉大,她對工作是執(zhí)著的、認真的,她的愛是純潔的、無私的,我們一定要學習她這種精神,善待工作,善待他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經楊守偉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同樣繼承了“媽媽”大愛的基因。感恩于“媽媽”的養(yǎng)育,一位楊守偉一手拉扯大、名叫孫春梅的孩子,如今已經就業(yè)于濰坊市社會福利院,在發(fā)布會現場舉著為楊媽媽親手繪制的肖像畫送給了楊媽媽,畫上還簽著許多名字,他們都是楊媽媽的“孩子”,他們沒有忘記自己至親至愛的“媽媽”!
“我要替孩子們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和關愛。我和我的孩子們是新時代最受益的人。作為一名黨員,我也會繼續(xù)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我們所有的護理員媽媽們一起用心用情守護好孩子們!”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發(fā)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關于授予楊守偉同志“齊魯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并為楊守偉頒獎。這是黨和政府給予楊守偉同志的崇高榮譽,也是社會各界對楊守偉同志共同的價值認可。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篇2)
楊守偉20多年來堅守在護理一線,始終把孤棄兒童當親人,持之以恒、傾情付出,向孤棄兒童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她對黨忠誠、敬業(yè)奉獻,以大愛之心播撒溫暖,以貼心服務傳遞真情,以創(chuàng)新理念科學撫育,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為宣傳褒揚楊守偉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省委宣傳部決定授予其“齊魯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模范為榜樣,以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神狀態(tài),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篇3)
在觀看完“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的事跡后,我被她的無私大愛、崇高品格所感動。在觀看的時候,我?guī)状瘟飨卵蹨I,從內心深處涌起對她的崇敬之情。
楊守偉是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院長,一名孤棄兒童護理員。她21年如一日堅守護理一線,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無怨無悔、辛勤付出。她全心護理體重還不到三斤的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勇敢保護患有傳染性重病的棄兒,用心呵護無數殘疾的患病兒童,不怕臟、不怕累,不懼困難,把愛融進最普通瑣碎的護理中,幫助孩子重拾生活信心,用真摯的母愛為孤棄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成為照亮孩子們生命的一束光。
兒童福利院,撫養(yǎng)的都是些什么樣的孩子呢?90%是重病重殘、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他們要么被病痛折磨,要么身患殘疾,“腦積水、肛門閉鎖、艾滋病”,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心驚膽戰(zhàn)、退避三舍的詞,楊守偉照顧這樣的一群孩子們整整21年了。21年里,她一直從事孤殘兒童護理工作,這樣的工作可想而知的臟累、瑣碎,照顧1029個孩子真讓人難以想像。
大學的時候我參加過學校社團愛心活動,到特殊教育學校照顧孩子,幫忙授課。去之前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工作,教孩子們做手工、畫畫既簡單又快樂。但是當我走進教室,真真切切看到每個孩子時,我內心產生了一種退縮、害怕之情。這些孩子們大部分都是智力存在缺陷,或是身體器官有殘疾,一下子帶給我很大的沖擊。在授課時,有的孩子不停的在尖叫、亂跑,還有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對這種情況,我手足無措。堅持來了幾周后因學校事情繁忙就慢慢不去了。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讓一個人可以如此堅守21年?其實,楊守偉早就給出了答案,她說:從事這項工作起,她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照顧孤棄兒童,讓他們睜開眼看到的是媽媽的笑臉,享受到正常孩子能夠享受到的母愛,時刻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因為她的堅守,才有無數孩子恢復健康;因為她的堅守,才有孤棄兒童重拾生活的信心;因為她的堅守,才能為孩子們生命注入希望。一份平凡的工作,楊守偉以這樣高標準高要求,堅守21年,正如_____所說: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面對的也是一個個孩子,也需要我們精心的培育與呵護,用愛心和耐心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今后,我將以楊守偉同志的先進事跡為榜樣,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堅守崗位,無私奉獻。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篇4)
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提高境界標準,持續(xù)轉變作風,勇于擔當作為,奮力創(chuàng)新突破,中共濰坊市委決定,在全市開展向楊守偉學習活動。
楊守偉,女,1971年11月生,200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進入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從事孤棄兒童護理工作,現任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21年來,她始終堅守樸素的為民情懷,心系孤棄、真情服務,用心干事、勇于擔當,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她是濰坊市民政系統(tǒng)涌現出的先模人物,先后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是黨的____表。
向楊守偉同志學習,就要學習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她心系群眾、真情服務的為民情懷,學習她高標準、嚴要求的實干精神,學習她直面問題、不斷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學習楊守偉先進事跡與開展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組織開展向楊守偉同志學習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以楊守偉為榜樣,堅持以真誠的為民情懷滋養(yǎng)初心,將工作當事業(yè)干、將崗位當陣地守、將責任融入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奮力攻堅突破,努力開創(chuàng)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新局面。
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先進事跡(精選篇5)
2018年3月28日,濰坊市水文局舉辦2019年第一期道德講堂— 濰坊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報告會,邀請了濰坊市敬業(yè)奉獻模范楊守偉和孝老愛親模范張瑞霞講述了她們感人的事跡,會議由吳啟宗副局長主持,全市水文系統(tǒng)全體在編在職職工共8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首先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養(yǎng)護科科長楊守偉為大家做了精彩報告。她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當好孤殘兒童的親媽媽,用母愛為孤殘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
她在為孤殘兒童護理一線的16年間,用“偉大的母愛”來詮釋對生命的尊重,用“鞠躬盡瘁”來書寫對生命的關愛,用“無私奉獻”來表達一個“媽媽”的責任。面對人人避而遠之的梅毒、艾滋、甲肝、乙肝等傳染病患兒,她主動挑起護理的重擔。數十名病危的孩子在她的精心護理下轉危為安,數不清的唇腭裂、腦癱、先天性心臟病、智障、手足畸形、魚鱗病等惡疾或重殘的孩子在她細心呵護下有了更美好的生活。她細心觀察每個兒童的身體狀況,為每個兒童建立起成長記錄,為腦癱患兒設計了“腦癱衣”,為唇裂患兒設計了“注射式”奶瓶,使每個兒童在點滴的生活護理中也得到教育和康復鍛煉。16年來,她不知放棄了多少個放節(jié)假日和星期天,就連大年三十也是在福利院跟孩子們一起度這,她幾乎把所有的空閑時間用在了工作上,給予家人的時間卻少之又少。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在她的懷抱里健康長大,走進了家庭,走上了社會,有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她始終如一的把這些與她毫無血緣關系的殘疾孩子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無私奉獻著真情真愛,為他們撐起了生命的藍天!她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最美社工、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齊魯和諧使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最美勞動者、山東省“平凡魅力、感動齊魯”十大新聞人物、山東省第二屆十大母親等榮譽稱號。2012年她當選為黨的___代表,光榮地出席了黨的___。2017年她當選為黨的___代表,光榮地出席了黨的___。
隨后,濰坊高新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登記注冊科科員張瑞霞做了感人的報告。多年來,她一直照顧癱瘓在床、又瞎又聾的公爹和雙目失明的婆婆,為了照顧二老,和他們睡在一個大炕上。原來不會做飯的她,努力回想媽媽做飯的每一個細節(jié),很快熟練掌握了炒菜、搟餅、包水餃、蒸饅頭等做飯技巧,換著花樣讓老人吃得滿意。除了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最難的就是每天為神智不清的公公清理大小便。婆婆牙口不好,每次做飯都要單獨把素菜切成碎末,豆腐是她的最愛,所以每次買菜豆腐必不可少,煎豆腐、燉豆腐、小蔥拌豆腐,她們變著花樣讓老人吃得應心順口。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張瑞霞和丈夫有機會就帶老人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2018年他們帶老人去爬青州云門山,兒子在前面引路,老公負責背婆婆,她在老公后面托扶,經過近兩小時大汗淋漓的攀爬,終于到了山頂,她扶著婆婆,讓婆婆親手撫摸了天下第一“壽”字。后來又帶她去了濱海海邊,雖然老人耳聾眼瞎,看不見蔚藍的大海,聽不到海水波浪的聲音,但她親身感受了海風的吹拂沙灘的松軟,那一刻婆婆的笑容像世上最美的花兒在她的心上盛開。2018年下半年,83歲的婆婆開始精神恍惚,吃飯靠一口一口喂,張瑞霞每天上班走之前給老人喂好飯,換上尿布蓋好被子,可家里一旦沒人婆婆就摸索下床隨地大小便,摸索到哪里“破壞”到哪里,床鋪、衣物都沾滿屎尿。她每次回家一開門,滿屋都是刺鼻的惡臭味兒,不管多么疲憊辛苦,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戰(zhàn)場”。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他們全家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來自社會的關心幫助。張瑞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干好本職工作,照顧好家庭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敬老孝親、關愛留守兒童、文明城市宣傳等公益活動。在她的帶動下,丈夫、兒子也積極加入到志愿隊伍中。她相繼被評為濰坊好人、濰坊市優(yōu)秀志愿者、濰坊市道德模范、濰坊市三八紅旗手、市文明家庭。
二位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感人至深的愛崗敬業(yè)和孝老愛老的感人事跡,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努力,在家庭中照顧好幸福美滿的家庭,義無反顧當好志愿者,傳遞社會正能量,展示了身邊百姓的凡人善舉,彰顯了最美道德模范的人性美,道德美,家風美,她們的精彩報告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今后,我局將進一步加大文明創(chuàng)建力度,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導全市水文職工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為榜樣,爭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為濰坊水文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