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蘇和事跡
在事跡材料中,一定要選取有價值的典型;關于時代楷模蘇和事跡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時代楷模蘇和的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代楷模蘇和事跡
北疆楷模:蘇和——大漠深處植綠人
2004年,時任阿拉善盟__主席的蘇和,退休后,沒有選擇居食無憂、頤養天年的舒適生活,而是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額濟納旗,在沙化最嚴重的黑城腳下“安家落戶”,在風沙肆虐中,克服嚴寒、酷暑與勞累,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種植梭梭十萬余株,在漫漫沙海中造出一片綠洲,阻擋了風沙對黑城的侵襲,改善了家鄉惡劣的生態環境,并帶動和感召家鄉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治沙播綠,使額濟納旗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大漠“胡楊”“沙漠愚公”。
沙漠里地表溫度達60多攝氏度,雞蛋都快能烤熟了。起初,蘇和跟老伴白天在沙漠里干活,晚上回到城里,中午吃個饅頭喝口涼水,湊合一頓。后來,蘇和從城里拉來一間簡易活動板房,里面支了個爐子,中午煮點面條,算是吃上了熱乎飯。那段日子,蘇和跟老伴互相鼓勁兒。然而,常常是頭一天挖好的樹坑,第二天就被沙子埋上。那一年,蘇和在黑城北面的沙漠里拉起了一片圍欄,將沙漠里殘存的3平方公里的天然梭梭林圍住。
多年來,額濟納旗年降雨量只有幾十毫米,而蒸發量達4000多毫米,水源補充完全依靠黑河水。挖一個坑,栽一棵梭梭,一棵梭梭苗澆兩桶水,每桶水40斤,全是蘇和夫婦用手拎。一年中,蘇和跟老伴有8個月在沙漠里干活。
額濟納旗下設5個蘇木3個鎮,除離得較遠的馬鬃山蘇木外,其他7個蘇木(鎮)都有牧民來這里向蘇和要過梭梭苗。有的牧民開三輪車來,有的開皮卡車來。要個500~1000株的,蘇和看著牧民們治沙造林,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牧民斯日古楞說,是蘇和引領他走上了致富路。2007年,斯日古楞來到黑城,蘇和的言行對他觸動很深。“蘇老在這么艱苦的地方都種活了梭梭,我家草場的條件比這強的多,我為什么不能種呢?”斯日古楞當時就開始打算。梭梭不但可以防風固沙,在其根部寄生有傳統的珍稀名貴補益類中藥材肉蓯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2008年,斯日古楞開始在草場上種植梭梭,并且在梭梭根部嫁接肉蓯蓉。如今,他的梭梭林達到了一萬多畝,嫁接的肉蓯蓉也有好幾萬棵,徹底走上了富裕路。
蘇和用10年時間種了3500畝梭梭林,改造了一片沙漠——額濟納到黑城的必經之地,無數人因此受益。
有人曾對蘇和到沙漠里種梭梭的行為表示不理解,可后來,不知不覺地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感動,額濟納旗行政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來了,牧民馬玉武領著兒孫等十幾口人來了,治沙隊伍日漸壯大……人與人之間有了一種愛的循環。
同蘇和一樣,他們沒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以樸素的道德情感和做人良知,以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執著堅守,默默地真誠地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時代楷模有哪些人
時代楷模有劉永坦、張連印、肖文儒、潘東升、錢海軍等等。
一、劉永坦: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湖北武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2021年9月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二、張連印:山西左云人,1945年1月出生,被譽為“當代愚公”“綠化將軍”“新時代的甘祖昌”“穿軍裝的楊善洲”。2021年10月18日,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三、肖文儒:1962年8月出生,山西朔州人,1983年11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2021年11月3日,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四、潘東升:福建平潭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福州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畢業。2021年9月25日,潘東升同志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在安保__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57歲。2021年11月15日,中宣部舉行追授潘東升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發布儀式。
五、錢海軍:1970年2月生,浙江慈溪人,現為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理事長。2022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錢海軍同志“時代楷模”稱號。
時代楷模是每月都評嗎?
不是,每年只評選一次時代楷模,每年的12月份都會評選出一位時代楷模。
每年的時代楷模評選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會等單位共同參與。
每年的時代楷模評選活動,會從全國各地推薦的候選人中,經過專家評審,最終確定出一位時代楷模。個人小貼士:參與時代楷模評選活動,可以從自身行為出發,做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好公民,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