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怎么寫?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格式是怎么樣的?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擬寫時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1】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它一定有著最動人的風景,最優良的家風,__X的小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點點滴滴的行動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__X的爸爸媽媽都是出生農門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這種特殊的身份讓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視,但他們知道__X并非天賦異稟,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積月累的穩扎穩打,所以在平時他們特別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每天早上利用早餐前的時間督促孩子進行半小時的晨讀,每天晚上檢查完孩子家庭作業之后,全家人不約而同的進行睡前閱讀。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了__X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
夫妻倆達成共識,著重培養孩子“無需提醒的自覺”,他們平時工作非常的忙,為了別人的孩子,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但是作為孩子的引路,讓他們兢兢業業,起早貪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身教大于言傳,__X也永遠記著父母的叮囑:“學習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操心。”每天放學他會在姐姐的陪伴下自覺主動的去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并放在案頭等待父母忙完手頭的工作再去檢查。
__X的爸爸媽媽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且特別在意孩子品行的培養,年邁的爺爺奶奶身體欠佳,因舍不得離開故土,便留守老家,夫妻倆每周工作之余,總會抽時間攜兒帶女捎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老家探望老人,協助他們以及村里的留守老人料理生活日常。
一個幸??鞓泛椭C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__X和他的`姐姐范婧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對兩位老人更是依戀。除了節假日跟隨父母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承歡膝下,讓他們先享受天倫之樂之外,平時也經常打電話打視頻給他們,噓寒問暖,耍呆賣萌,排遣他們獨居的孤寂。崇學向善傳家風,好的家風是子孫后代受用一生的寶藏。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2】
沈昌梅家庭共有五口人,下有一個兒子,夫妻一向以來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她在事業上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位勇擔家庭職責的楷模。最可貴的是她把事業和家庭完美地結合起來,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風采的平臺。家庭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相信科學,積極進取,樂于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該家庭的.良好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妯娌之間、姑嫂之間關系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在家庭。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忙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
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系中,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對兄妹的子女,他們均視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愛幼。車上,經常給老人或病人讓座;街上或公園內幫忙需要幫忙的孩子,并經常教育兒子,要尊重老人,禮讓別人。
沈昌梅還是五河縣朱頂鎮梁巷村調委會主任,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4年了,被當地人親切地譽為“和事嫂”。沈昌梅從2000年開始就從事調解工作,用“婆婆嘴”、“媽媽心”,悉心化解兩口子拌嘴、鄰里吵架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村里一有“風吹草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沈昌梅?!罢{解工作,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沈昌梅說,梁巷村是五河縣完美鄉村重點建設村,事事千頭萬緒,異常是做村民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必須要耐心細致,必須要善于與人打交道,協調各種關系,凡事占個“理”字,絕不偏私。有一次,沈昌梅調解一齊鄰里糾紛,雖然涉及自我的婆家,但她毅然地站在了“道理”這一方面,不偏向自我婆家,公平、公正地解決了問題,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沈昌梅自2002年擔任梁巷村村委會主任以來,就放棄了自我家中不少事情,沒有休息日,是梁巷的大忙人,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家人常埋怨她“只明白工作,不顧家”。沈昌梅早年在小學代過14年課,還辦過幾年幼兒園,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家人多次勸她到外地學校任教,每月也能賺幾千元工資,但被沈昌梅拒絕了,仍撲在梁巷村的事業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笑容與淚水的背后,在苦與樂的交織中,她就這樣執著地前行,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著這片美麗的土地。2013年8月,沈昌梅在第九屆村委會換屆中以高票當選梁巷村委會主任,這是她笫三次當選村委會主任。
要建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夫妻關系。因為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夫妻關系在家庭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沈昌梅夫妻總能夠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提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境舒暢。在共同料理家庭的事情時,夫妻倆不分你我,一齊商議,取得共識,家務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受到鄰里的贊揚。沈昌梅家庭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職工,家庭是一個好家庭。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3】
我出生在一個充滿愛的淳樸的工人家庭。我的父親今年91歲高齡,原在公交公司汽車二場任工會主席,母親也已89歲高齡,原在火車站老童家泡饃館工作,父母兩人工資要支撐我們姊妹四人、奶奶爺爺及叔叔九口人的生活。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下班回家要照顧奶奶爺爺,還要做飯洗衣,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又開始縫縫補補。有時深夜醒來看到母親在灰暗的燈光下縫衣服,那時的我總不解:“這么晚了,為什么要現在做衣服呢?”母親總是笑著說:“你睡吧,我不累”。冬天的夜晚寒冷刺骨,父親忙于工作很少在家,母親總起早貪黑。每到春節,別人家熱熱鬧鬧歡度春節,爸爸工作期間從未同我們一起度過春節。因子女多,一家人加上奶奶爺爺及叔叔,家庭比較困難,爸爸常常是餓著肚子上班,回到家吃土豆充饑,以至于到現在,老爸一餓就渾身發抖。但最讓老爸發愁的是學生開學,父親都會向單位借款來支付我們姊妹四人學費。盡管很艱難,但從未見到兩位老人為家庭瑣事吵嘴紅臉,母親也從無怨言。
回想過往,平凡歲月,柴米油鹽。沒有驚世的波瀾,沒有跌宕起伏的篇章,或許心頭時常迸出的一個個詞語:溫暖、和諧、正直、勤儉、誠實……以及那一件件關于愛的故事,靜靜訴說著我平凡家庭的質樸家風。
直至去年,省市區各級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到家看望我的父親,新華社記者專程到家進行采訪,并將他的照片在北京展出等,我才知道我父親在部隊,尤其是參加____戰爭的許多經歷……
我的父親劉森義,曾在____第五次戰役中隨12軍31師92團警衛連,1951年2月赴朝參戰,同年入黨。在第五次戰役以及上甘嶺戰役中,穿插敵后至三八線以南,執行任務中多次與敵人英勇戰斗,不怕犧牲,沖鋒在前。在上甘嶺戰役中,所在部隊與9號陣地失去聯系,老爸與幾位戰友主動請纓擔任偵察任務,于漆黑深夜成功進入9號陣地,在戰友全部犧牲的情況下,依然擔任起與部隊聯系的任務,在9號陣地堅守任務直至戰役結束,消滅多名頑抗之敵,榮立甲等功(視同一等功)兩次,乙等功一次。后轉業到企業任副廠長兼工會主席。慈祥和藹的父親給我的印象總是在忙于工作,起早貪黑,甚至周末、乃至于春節都很難見上一面,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工作多么繁多,他老人家總是樂呵呵的。常常聽到他們廠的職工夸贊父親:平易近人,關心職工,勤懇敬業。更為可貴的是,父親總是埋頭苦干,從不宣揚自己。小的時候經常聽父親在朝鮮作戰的點點滴滴,那時候的我好奇的當做故事,聽爸爸講的津津有味。去年,通過記者采訪,我才知道父親在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驚險異常的事跡。父親退伍已有68個年頭,為人樸實、謙虛,____第五次戰役的穿插任務及上甘嶺戰役的激烈戰斗從未對旁人說起。近年,省市區的領導來家里慰問后才被老同事和鄰居們得知。父親的一位老同事驚訝的說:同劉主席共事四十多年都不知道他還是位老英雄呢!生活中,父母之間的理解和支持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著我。當我在媒體上看到《一位退伍老兵》報道時,感動的哭了,在那一刻,同父親交流的一些話在耳邊反復回響:您因剛過十月一號部隊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而不能享受離休待遇,能否找一下有關部門咨詢一下幫助解決?老爸說:想想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還有啥不知足的呢。在朝鮮戰場上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父親,退休30年了,還不忘督促女兒幫助自己按時繳納黨費。老爸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改本色。至今,他老人家關心國家大事,堅持每天晨練打太極拳、讀書看報。父母親不計得失,任勞任怨孝順、善良、正直、敬業這質樸的家風就是這樣傳承的,影響著我們兄弟姐妹及下一代兒孫們。
現在,父母親兒孫滿堂,“始于凡所為非凡”的臺訓和“勤奮、積極、嚴謹、敬業、孝順”的家訓影響著我們的家庭。
1997年,我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教育我們要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忠誠擔當。我們傳承家風,牢記家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F在的我們也在無聲地教育感染著我們的孩子,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和性情。因為我們堅信只有健康、清廉的家風世代相傳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優則作風優,家風正則黨風正,家風純則政風純,家風清則社風清!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4】
我叫喬__,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全家人遵紀守法,積極奉獻,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勤儉節約,樂于助人,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贊美。我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結婚20年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助、遵紀守法,相信科學,樂于助人;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一對兒女聰明可愛,熱情禮貌,好學上進,成績優異。
我家共有7口人,上有年齡都在八旬以上的父母和岳父,下有正在大學的女兒和兒子,是典型的1+2家庭,因此雙方的父母都要照顧。我的父母沒有退休金,在生活上并不算寬裕,但全家人還是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按一般人的狀況來說,這樣的一個家庭,作為妻子要各方面協調好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的愛人卻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家中,夫妻二人互敬互愛,一有時間,我總是抽出時間做一些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妻子更能體會丈夫的工作苦處,家中的大小事務基本全包,從無怨言。斗轉星移20幾個寒暑,二人攜手相伴,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斗過一次嘴。
一、全家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
我老婆是廠服務公司的家屬工是一名保潔員,雖然工資很低,但她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
二、全家人學習進取、嚴于律己,關愛社會,熱心公益事業。
為了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響應企業號召,積極參加“獻愛心捐款、捐物活動”。
三、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言傳身教,家庭和眭,志同道合,和諧維家。
1、生活儉樸。
我們家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他們的女兒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2、敬老尊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精神生活上給老人家體貼和安慰,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享受到晚年之福的樂趣。經常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回去看望他們,或帶上一些水果、營養品之類的東西給他們,或帶他們去醫院看病、拿藥。父母80歲以后從老家來到我這里,因為家里住不下,我在外面給二老租了房子,我常去給父母生爐子做飯,拉家常。后來岳父也來了,岳父也80多了,因為岳父孤身一人,就讓岳父住在家里,老婆好隨時照顧。
雖然有些忙亂,但我理解老人的心情:老人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想和兒女們多待一會。作為兒女,是盡孝的時候了!
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溫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緣份。我們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非常注重榜樣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我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細致入微。兒女在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強,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講衛生,愛清潔,是個好公民;在學校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的好伙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應享受生活。我們經常去老人那里問寒問暖,幫忙做一些家務,節假日陪老人聊天,講些單位、社會上發生的一些趣事,對老人也是一種安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輕說教、重引導,要學會傾聽,關注他們的感受,鍛煉她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愛,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教她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樹立遠大理想,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老有所養,平等關愛,有事業上的成就,也有學業上的進步,在我們家每個人都努力實現著自身價值。
四、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系。
生活中,我們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人能夠省吃儉用,勤儉持家。但對外,我們全家非常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系融洽?!凹液腿f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在我們這個家庭里,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個能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生活氛圍;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有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態……愿我們全社會齊心協力,共同營造出更多的溫馨、和諧、向上的五好家庭。
五、夫妻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顧。
要建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夫妻關系。因為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夫妻關系在家庭中起著核心的作用,是家庭幸福、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在共同料理家庭的事情時,不分你我,一起商議,取得共識,家務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受到鄰里的贊揚。遵紀守法,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職工,子女在校是好學生,家庭是一個好家庭。
家教家風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5】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溫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
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提起__,認識他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__,樺南縣駝腰子鎮上樺村村民,村防疫員。育有三個子女,他們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__夫婦是駝腰子鎮上樺村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也是駝腰子鎮有名的致富帶頭人。生活當中,每當發生摩擦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問題。妻子既是事業的好幫手,又是家庭主婦,把家庭照顧地細致入微。長年以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料理家務,受到鄰里的高度贊揚,夫婦兩人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
夫婦還教導子女,做人要清白,尤其是當干部,更要勤政清廉。孩子樹立了黨的權力不是給我自己用的,是拿來給百姓做好事的意識。家長以自身為表率,營造了有著優良家風的家庭氛圍,家庭生活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