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人生觀后感
斯人已逝,但精神長存。電影《秀美人生》講述的就是那永恒不滅的奉獻精神,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秀美人生觀后感優秀感悟范文5篇”,歡迎閱讀與借鑒!
秀美人生觀后感(精選篇1)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的精神,并沒有隨著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人們永遠銘記的榜樣,為扶貧事業道路上的后來者照亮前進的方向,更為廣大青年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同人民一起奮斗,同人民一起前進堅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堅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個人能走多遠,不要問他的雙腳,而要問他的志向。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成為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面對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她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請纓到樂業縣偏遠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面對他人的不解和疑惑,她說“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在她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輩子的事,這句話絕不是口號,信了就要一心想著為黨為人民而戰,是終其一生的任務,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擔當。
勇于擔當,沖鋒就不能撤退。黃文秀曾對朋友說:“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時間,百坭村的貧困發生率由22.88%降至2.71%,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致富門路,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這些成績,有她不畏艱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熱愛,更是她積極作為、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碩果,既然選擇了,就沒有退路,只能勇敢面對,勇往直前,面對失敗和困難時,她掉過眼淚,但沒有說過放棄,在她的人生詞典里沒有撤退、沒有后悔,作為一名黨員,黃文秀從來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腳踏實地做著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秀美人生觀后感(精選篇2)
黃文秀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定格在趕回百坭村防范洪澇災害的路上,定格在人們心中。
厚植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如同強大涌流永不衰竭,從楚辭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著忠貞,到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真摯眷戀,再到黃文秀同志“堅持要做那個‘要回來的人’”的感人事跡和愛國情懷,無不引起14億中華兒女情感和價值的共鳴。“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是大家的家”的家國情懷早已成為中華兒女的心靈底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更是要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將家國情懷作為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傳承擔當情懷。擔當的情懷源于直面問題的果斷,敢于遇到棘手問題不繞道走,遇到急難險重任務迎難而上,沖的上去,站的出來,能亮出黨徽,敢于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宣傳黨的主張,執行黨的決議,讓廣大群眾永遠跟黨走,永遠信任黨。對黨忠誠,才會迸發無限的擔當,黃文秀曾說:“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這一輩青年人手中,黃文秀如此年輕,已然承擔重任,作為新時代知識分子的廣大青年,更應該以她為榜樣,夯實知識根基,立足崗位、集中智慧,敢于人先、爭創一流,建功立業新時代。
展現奮斗情懷。奮斗,是歷史永不枯竭的力量來源,是社會前進發展的助推閥門,是個人獲得幸福的向上階梯。黃文秀“芳華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當代青年人既有“小確幸”,更裝著大時代,小我已深深融入大我。新時代的青年,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國家因青年而更有前途,民族因青年而更有希望。
秀美人生觀后感(精選篇3)
30歲的年紀正是一朵花開的最旺盛的時候,無情的洪水卻掠奪了她鮮活的生命,可她的芳香卻使人久久不能忘懷,這人間的美好再多,不及微笑的剎那;正是她的無私與無畏成為中國當代青年干部后最美的榜樣,長在基層,扎根基層,她,也回歸了基層,她就是,黃文秀。
黃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干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黃文秀是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看齊的榜樣。
向黃文秀學習,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就要以她為標桿,具有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責任與擔當。黨員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以擔當詮釋忠誠、以擔當體現作為。
向黃文秀學習,學一學她“團結人”的領導藝術。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同時,注重以誠待人、以情動人、以心交人,讓身邊人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向黃文秀學習,要像她一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事事想著群眾。奉獻是黨員干部最神圣的職責,黨員干部就要始終心系群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領導干部怎么干?擺在面前的榜樣就是黃文秀。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好日子也是干出來的。干部干事,應該以“為民”為初心,以“自律”為內省,以“實干”為要求,把黨和人民事業當做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踏踏實實在基層撲下身子干實事,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創先爭優,創造出無愧時代的輝煌業績。
秀美人生觀后感(精選篇4)
本來時代楷模這一專題,我是帶著玩笑的心情點開的,甚至黃文秀也只因與我同姓才點出她的簡介。
“姑娘,你走好——悼念黃文秀”入目的大標題,讓我微訝。原來她已不在人世了。很多人都是在死后才被人們挖掘,珍視起來,知名于大眾,黃文秀也屬于這一類。
她原來是廣西的一位書記,此前本是在北京上學,那樣一個繁華而時尚的大城市,卻沒讓一個剛剛涉世的小姑娘心中蒙上世俗的塵灰。她的大學導師曾勸導她:“留在北京發展,你會過的更好。”可她總是溫言婉拒:“廣西培養我,我在那里出生,現在我畢業了,要回家鄉去美麗它。”所以她從車水馬龍的北京回到了交通相對落后的家鄉廣西,當了一位書記。
她希望幫農民脫貧、富裕起來。可初來乍到,年紀又輕,當她剛開始去走訪村民時,充滿了曲折,因為村民并不理解她:“你一個小女娃懂啥發家致富,以為隨便寫個小本子就可以發展這小村子了?”
黃文秀吃了一次又一次的“閉口羮”,鄉親們不愿意和她說村里的事,她沒有放棄,只是再也不拿筆和小本子了,而是挽起袖子和褲腳,熱情地下地幫助人們干些農活,人們總算主動和她聊天了。后來很多鄉親都是無奈又好笑的,對她說:“哪里來個這么纏人的女娃啊。”
日復一日的堅持之下,她幫助全村103戶貧困戶大部分脫貧,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支持,然而,這么一個有耐心有毅力的姑娘卻迎在花樣年華的歲月里離開她心心念念的人們——
今年六月,黃文秀同志在山洪瀑發時不幸遇難。震撼人心的是——在遇山洪的那一刻,她其實是能避免的,可她急于向上級干部匯報他們村里的新情況。
那天半夜,風很烈,雨很大,雷聲轟隆,那個時候她也許已預感到死亡的到來了吧?但這個勇敢的、偉大的姑娘,也許從未心生退意。這樣一個陽光、為百姓著想的干部,只因為改變村子的強大信念,在這樣一個恐怖又令人心悸的夜晚獨自開車去匯報。最終不幸遇難。
她說,“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可惜她的生命永遠留在了三十歲這年。
但她會永遠活在百色市民的心里,溫暖他們,激勵他們。
秀美人生觀后感(精選篇5)
6月16日深夜,百色市凌云縣、樂業縣遭遇強降雨引發山洪,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共產黨員黃文秀同志在山洪中不幸遇難,年僅30歲。
百色市新化鎮百坭村,國家級貧困縣。而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法學碩士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后作為選調生回到家鄉,幫助人們擺脫貧困,建設家鄉并卓有成效。
曾經她的一篇扶貧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師范大學校總會的微信公眾號上。其中寫到“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快樂’。這字里行間透露出了極大的勇氣和信心,以及對家鄉的熱愛。她曾努力想“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基層干部的苦辣酸甜,被這個年輕活躍,內心堅定、赤城無比的女孩打敗了。
在這個貧困的村莊揮灑熱血,帶領全村克服種種困難,讓村民摘下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為了全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干部,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無情的,黨是有情的。黃文秀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她的無私奉獻,盡職敬業的崇高精神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她敢啃硬骨頭,把困難扛在肩上,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擔當作為的品格。
黨員干部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堅定目標,精準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