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
我們不能只是了解事跡,而要深入學習事跡背后所蘊含的時代精神。你聽過哪些偉人事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七個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1)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2)
黃公略自幼隨父親黃秀峰學習,10歲入峒山小學讀書,畢業后入永豐高等小學就讀。黃公略從小就同情勞苦人民,好打抱不平,他很喜歡吟誦屈原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愿遙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鎖”,從小便立下報國志向。他也很喜歡讀史書,因仰慕漢代張良為人,聯想到張良在圯上受兵書于黃石公而精通韜略的故事,乃改名公略。
1914年畢業后,黃公略回鄉教私塾。1915年父親病逝,異母長兄不務正業,歧視公略母子。他憤而投軍,結識彭德懷。11916年參加湘軍,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次年結業,回湘軍任連長,后隨部加入國民革命軍第二軍。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立有戰功,同年在黃埔軍校進修。1927年12月,參加廣州暴動,并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失敗后,黃公略回到家鄉。
1928年3月黃公略從黃埔軍校畢業,回到已改稱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的原部隊。此時彭德懷已任團長。由于一年未見,他們相互進行了試探,才知道都是同志。黃隨即任隨營學校校長。6月,任第三團第三營營長。1928年7月21日,因被國民黨發現他是中共黨員,要逮捕他,他被迫提前帶領三營在平江縣嘉義鎮舉行起義,旋率部抵縣城天岳書院參加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第四團黨代表。9月,彭德懷率主力上井岡山,黃公略率紅五軍第一、第二、第三縱隊留在乎江和瀏陽一帶堅持游擊戰爭,創建湘鄂贛蘇區。1929年8月底,彭德懷率部返回湘鄂贛后,他任第五軍副軍長。
1930年1月調任第六軍(后來改為第三軍)軍長,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群眾,發展革命武裝,將分散的游擊區連成片,形成大塊根據地。(《大事年表》中毛澤東著名詩詞《蝶戀花·從汀州到長沙》所寫的“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即為此時之事。)1930年底,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中,他率部利用有利地形,阻擊國民黨軍第十八師的連續進攻,為兄弟部隊將其包圍贏得時間,并配合兄弟部隊將其全殲。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圍剿”中,在中洞設伏,居高臨下,一舉圍殲敵二十八師師部,為五戰五捷首開勝局。9月,在第三次反“圍剿”中,又于老營盤殲敵一個旅。15日,他率部行至吉安東固六渡場時,遭敵機襲擊,身負重傷犧牲。
為紀念黃公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以吉安、吉水兩縣的紅色區域為主成立“公略縣”,同時在東固和瑞金各修建了一座紀念黃公略的“公略紀念亭”,將中國工農紅軍第2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
黃公略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他曾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齊名,被人們并稱為“朱毛彭黃”。黃公略一生雖然短暫,卻為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祖國人民會永遠緬懷他!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3)
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4)
如果沒有革命英雄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如果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那么革命英雄們就是祖國的大樹;如果不是他們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那也不可呢有我那哥們現在安穩的生活。
下面我來給你們講一些有關英雄的小故事。
從小到大,我讀過許多英雄的小故事:上學前班的時候,媽媽給我講了王二小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經常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迷路了。敵人看見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躲藏轉移的鄉親們,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的把王二小用刀挑死了。就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所有的敵人。雖然敵人們都被消滅了,但王二小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王二小是多么的勇敢!上四年級的時候,我又學習了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讓我體會到了小雨來得堅強勇敢,更讓我體會到了他的愛國情意。上五年級的時候,我又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知道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頂峰,自己跳崖自盡讓群眾和部隊主力平平安安的轉移。他們是多么偉大啊!這些人在敵人面前毫不畏懼,堅強不屈。都是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真讓人敬佩!
學習,我們要認真對待。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面對。
現在我們要好好的學習,要有出息,不能再讓我們中國人的尊嚴像以前一樣隨意讓人踐踏。
我們中華人民有許多英雄,他們都在時時刻刻地保衛著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一起向他們致敬。高喊:中國人萬歲!萬歲!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5)
讀完了《革命英雄劉胡蘭》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劉胡蘭那堅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邁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打動了我。劉胡蘭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她的犧牲卻重如泰山,她的英雄事跡世代相傳,她的偉大形象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劉胡蘭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共產黨員,因為叛徒的出賣,她被敵人抓捕。劉胡蘭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下不屈服、不動搖。敵人惱羞成怒,殘忍地殺害了她,就這樣,劉胡蘭成了敵人的刀下英魂。她的視死如歸深深感染了每一個人,毛澤東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像劉胡蘭、邱少云、黃繼光那樣的革命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來的。他們為了趕走強盜,為了中華崛起,為了人民幸福安康,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寧死不屈、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可歌可泣。
我們要學習劉胡蘭姐姐勇敢、堅強的精神!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低頭,不退縮,勇敢向前。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嚴格要求自己,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6)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場激烈的戰斗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展開,3萬日軍精銳部隊將八路軍總部包圍于遼縣麻田以東的南艾鋪一帶。
面對數倍于自己的敵人,八路軍總部領導當機立斷,分兵突圍。幾經搏殺,八路軍總部安全突圍。但是,年僅37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在率領部分機關干部突圍時,不幸壯烈犧牲。作為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左權放棄了一切個人突圍的機會,舍生取義,盡忠職守,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太行山脈。
敵人退去后,總部警衛連戰士登上十字嶺,買了附近老鄉的棺材,找到了左權的遺體并就地掩埋。但左權的英靈并沒有得到安息,日軍截獲到我方“左權失蹤”的電報又殺了回來,在十字嶺挖出了左權的棺材,打開后給遺體照了相,登在了敵偽報紙上。敵人的暴行一時間讓山河失色,大地舉悲,復仇的呼聲響徹華北。1942年10月10日,八路軍總部在河北涉縣蓮花山下挑選了一塊風景秀麗之處為左權舉行公葬儀式,參加公葬的除八路軍總部和129師總部的全體同志外,還有五千多軍民。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在墓前說:“給烈士們行禮并沒有完事,今后還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報仇,第二件是報仇,第三件還是報仇。”一時間“為左權報仇,誓將抗日戰爭進行到底”的呼聲響徹天地。
偉大人物的故事事跡(篇7)
劉胡蘭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毛澤東萬歲,共產黨萬歲”。她積極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墻,風狂反撲,襲擊了云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后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澤東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董存瑞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范...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