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人物事跡
每一個偉大領袖人物的故事都令人震撼;你知道哪些偉大領袖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篇1)
公元975年宋軍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在開封肉袒出降,被北宋軍所俘淪為下囚。
宋朝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據勢力仍還存在。當時除契丹建立的遼國以外,五代時期的十國,北方有占據太原的北漢,南方有南唐、吳越、后蜀、南漢、南平(荊南)等國。在湖南等地,也有人割據。
宋太祖穩定了內部以后,開始考慮怎樣消滅這些割據勢力。究竟先解決北方呢,還是先解決南方?宋太祖日夜盤算這個問題。他想先南后北,但一時拿不定主意。
一天,風雪交加,眼看天色已晚,鵝毛大雪還下個不停,宋太祖顧不得下雪,去趙普家中,跟趙普商議這樁大事。他跑到趙府門口,敲起門來。
趙普開門一看,只見宋太祖正立在風雪之中。趙普惶恐不安,連忙拜了下去,請他進門。宋太祖到了廳堂,趙普命人燒紅炭火,在火上燒肉,同時讓妻子出來倒酒招待。
宋太祖說:“大嫂,不必客氣?!憋嬤^數杯以后,宋太祖故意試探地說:“我想削平諸國,先出兵太原,你看怎樣?”
對這問題,趙普也早有考慮。他說:“北漢的西北,就是遼國。如果我們攻下太原,就會受到遼國的威脅。我看不如先削平南方諸國,再去對付北漢。那時候,像彈子那么大的一個北漢,能向哪里逃呢?”
宋太祖大笑說:“其實我正是這個主意,剛才不過故意試探一下你的意見罷了?!壁w普也跟著笑了起來。兩人再商議了一番,宋太祖先南后北的方針終于確定下來了。
接著,宋太祖就用武力陸續平定了南平、后蜀、南漢。南方諸國已經只剩下南唐和吳越了。南唐是江南的一個大國,但又是一個弱國。宋朝建立后,南唐國主唐元宗李璟自知不是宋朝的對手,便向宋朝屈服,派使臣送金銀財寶前去,祝賀宋太祖即位。
公元961年,唐元宗死了,他的兒子李煜(yu)繼位,這就是南唐后主,人們稱他為李后主。李后主是我國歷有名的大詞人。他愛好文學,懂得音律,書法繪畫也很出色,尤其擅長寫詞,但不大過問政事,并且愛聽奉承阿諛的話。
他上了臺,不敢得罪宋朝,仍每年送去大量金銀財寶,甚至宋朝向別國出兵,他也進貢財物,犒勞宋軍。宋朝滅掉南漢以后,他恐慌萬分,又向宋朝上書,主動削去南唐國號,自稱江南國主。盡管李后主想盡辦法,委曲求全,可是宋太祖怎會容忍這個政權長期割據下去呢!
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命大將曹彬、潘美帶領十萬大軍,攻打南唐。宋朝早在荊南造了幾千艘戰船。曹彬率領水軍,從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不斷打敗南唐守軍,很快打到了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潘美率領步軍,也趕到了采石磯。
當時,有個叫樊若水的讀書人,建議宋軍用大船和竹筏搭浮橋渡江。宋軍采用這個建議,只花三天工夫,就搭了一座浮橋。有人把這事告訴了李后主。李后主不知道該怎樣對付,問身旁的一個大臣。那個大臣回答說:“自有書籍記載下來,從未聽說長江上可以搭橋的事情?!?/p>
李后主放下心來,高興地說:“我也認為這不過是一場兒戲。”宋軍渡過長江,很快打到金陵(今江蘇南京)城下。李后主還不知道。
一天,他登城一看,只見城外宋軍旌旗遍野,才知道大事不好。他連忙派大臣徐鉉去東京,要求宋朝退兵。徐鉉到了東京,有人對宋太祖說:“徐鉉學識淵博,口才很好,要好好對付?!?/p>
宋太祖笑著說:“我自有辦法。”第二天,徐鉉進了朝堂,仰起頭來,大聲說:“李煜沒有罪,陛下師出無名。”宋太祖讓他講一講他的理由。
徐鉉說:“李煜以小國侍奉大國,好像兒子侍奉父親一般,沒有什么過失,宋朝為什么要討伐他?”徐鉉講了好久,宋太祖反問他一句說:“你既然說像父子一般,難道父子可以分成兩家嗎?”徐鉉被問得啞口無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過了一個月,徐鉉奉了李后主的命,又去東京見宋太祖,懇求退兵。
宋太祖手按利劍,大怒說:“不須多言!江南沒有什么罪,但天下一家,我的臥榻旁邊,哪里容得他人鼾睡(文:‘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徐鉉嚇得不敢再講,只得回去復命了。
李后主求和不成,趕快調駐守上江的十五萬大軍救援金陵。援軍到了皖口,遭宋兵夾攻。南唐軍想放火燒宋軍,不料突然刮起北風,大火反燒向自己,援軍主帥急得投火而死。南唐最后一支大軍覆沒了。宋軍很快攻進金陵。李后主投降宋朝,做了亡國奴。
李后主被押到東京,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他實際上已成了一個囚徒。逍遙放縱的帝王生活結束了,他不得不經受被侮辱的痛苦,每天眼淚汪汪地過日子,心里非常哀怨凄傷。在這期間,他寫了好些表現悲愁情緒的詞篇。他擅長抒情,善用比喻,他的詞寫得很真切,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已成為被人傳誦的名句。后來,李后主被宋太宗用藥毒死了。
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篇2)
康熙很重視對子孫的教育,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里都是非常特殊的??滴跻还灿?5個兒子,20個女兒,他的孫子輩有人統計共有97個,這可是個很大的家族。那康熙是怎么教育他的子孫的呢?他教育的方式很多,言傳身教,讓他的子孫跟他行圍打獵,跟他巡視,甚至作戰的時候,也帶著他們,就是在實踐當中來進行培養教育。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學校教育。
皇子皇孫讀書的地方叫“上書房”,康熙時候的上書房在暢春園無逸齋,就是避免他的子孫貪玩,要無逸,不要閑著,不要貪玩,不要貪圖享樂?!犊滴跗鹁幼ⅰ泛推渌囊恍涊d了皇子皇孫上學的具體情況。
舉一天做一個例子,看看皇子皇孫們是怎么學習的。
這天的寅時,就是早上三點到五點,寅正是早上四點,皇子們就要到無逸齋,開始復習頭一天的功課,要有一個時辰的時間,也就是兩個小時,皇太子在這個時候才13歲,早上三點鐘就要到無逸齋書房,他起床時間當然是更早,這是寅時。卯時,就是五點到七點,老師來到課堂,滿文的師傅達哈塔,漢文的師傅湯斌等到了上書房,到了之后先給皇太子實行跪拜的禮節,然后就檢查皇子們功課,讓皇子背書,皇子朗朗背誦,一字不錯。然后漢文師傅再給他劃下面一段,接著背下面一段。接著就是辰時,是早上七點到九點,這個時候學生上課已經過了四個小時了,康熙下了朝就來到了無逸齋,皇子們到齋外面臺階下面迎接康熙的到來,康熙來了之后落座,說要背書,就讓他的兒子背書,康熙拿出書來隨便點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錯,康熙說,我小時候書要朗誦120遍,之后還要背誦120遍,完全熟練了,然后再換下一段,這樣一段一段地學,這時候有的大臣,說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說必須背足120遍,然后就問其他那幾個師傅,說剛才背的怎么樣?有的老師就說了,太子很聰明,背得很好??滴跽f,你們不能表揚他,要多批評他們,免得他們驕傲。檢查完了之后,康熙就處理他的政事去了。
巳時,九點到十一點,這個時候,記得這一天已經是數伏了,很熱,皇子讀書的時候,是不許拿扇子的,不許搖扇子,正襟危坐,這時候寫字,每一個字要寫100遍,來練習書法。跟著就到了午時,十一點到一點,到了午飯的時候,侍衛送上飯來,皇子們也讓老師吃飯,老師跪著接了飯,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吃飯,皇子們在另一旁吃飯。吃完飯之后不休息,繼續前頭的功課。再下來就到了未時,一點到三點,這時候皇子們到了無逸齋的外面,那里是一個院子,有靶,學習射箭,一個是休息一下,一個是體育活動,一個是練習騎射,練習武藝。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康熙又來到無逸齋再次檢查功課,還讓這些皇子們背,他幾個皇子排著隊一個一個背。到了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這節課是在無逸齋外面練習射箭,康熙先讓諸子們一個一個射,之后讓那幾位師傅一個一個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書記載叫做“連發連中”,功課完了之后放學。從早上三點到下午七點。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無間寒暑”,天天如此。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康熙皇帝對教育子孫是極為嚴格的。在他的教育之下,康熙的兒子有幾種類型,一種是政治型的,譬如雍正做了皇帝,乾隆做了皇帝,應當說康熙的教育是成功的。兒子雍正是一個很杰出的皇帝,孫子乾隆也是一位很杰出的皇帝。
他的皇子皇孫不能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個人,其他的第二個類型就是學者型,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個科學家,他主持編修《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第三種類型就是藝術型,寫字繪畫,有的皇子字寫得很好,畫也畫得很好。第四種類型是生活型,所以康熙皇子皇孫當中沒有一個紈绔,沒有一個為非作歹者。
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篇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是說的掌握實權的鷹派皇帝,而對于那些有位無權的傀儡皇帝,別說朝綱獨斷、生殺予奪了,恐怕連想吃什么東西都做不了主。
南齊第四任皇帝蕭昭文就是一例。
蕭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齊武帝蕭賾之孫,文惠太子蕭長懋次子,母親為宮人許氏,其兄為蕭昭業。486年封臨汝公,初為輔國將軍、濟陽太守。492年,轉持節、督南豫州諸軍事、南豫州刺史,兼輔國將軍。493年,進號冠軍將軍。文惠太子去世后,蕭昭文還都。同年,皇太孫蕭昭業即位,蕭昭文被封為中軍將軍,改封新安王。隆昌元年(494年)七月,蕭昭業被蕭鸞殺死,廢掉帝號,隨即扶立蕭昭文即帝位,成為南齊第四任皇帝,改年號為延興。
蕭昭文是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一切政事,聽命蕭鸞。即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蕭鸞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宣城郡公,蕭鸞的親信黨羽也得到了重用和提拔,把持著朝中主要位置。為了加強對蕭昭文的控制,蕭鸞規定“帝起居皆諮而后行”(《南齊書·海陵王本紀》),蕭昭文的一切生活起居,必須先請示蕭鸞,得到蕭鸞的點頭允準后方可進行,否則相關工作人員就會受到嚴懲,甚至砍頭。華里的皇宮,竟然成了蕭昭文的監獄。
有一天,蕭昭文突然很想吃一道蒸魚菜,就派人通知太官令,也就是掌宮廷膳食、酒果的官員,誰知等了半天,蒸魚菜也沒端上來。蕭昭文又派人去催,結果依然。這下蕭昭文急了,他親自出馬,跑到御膳廚房,想看個究竟。到了后,發現廚房根本就沒做這道菜。蕭昭文斥責太官令,怎么回事,朕要吃個蒸魚菜,為什么沒做?太令官回答“無錄公命”,也就是他沒得到蕭鸞的指示。最后,太令官“竟不與”(《南齊書·海陵王本紀》),沒辦法,這是要人命的事,故始終沒給蕭昭文做。
當皇帝當到這個份,蕭昭文真是千古一人。蕭昭文能做的,就是不斷給蕭鸞加官進爵。九月“乙未,驃騎大將軍鸞假黃鋮”,不久,“丁酉,……進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宣城公鸞為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加殊禮,進爵為王。”當然,這一切都是蕭鸞逼迫的。與此同時,蕭鸞舉起屠刀,對高帝蕭道成、武帝蕭賾的子孫進行血腥屠殺,“(九月)癸未,誅新除司徒鄱陽王鏘、中軍大將軍隨郡王子隆……(十月)戊戌,誅新除中軍將軍桂陽王鑠、撫軍將軍衡陽王鈞、侍中秘書監江夏王鋒、鎮軍將軍建安王子真、左將軍巴陵王子倫”(《南齊書·海陵王本紀》),以防止皇族宗室威脅到他的政治地位。
蕭昭文原本就是蕭鸞篡位的一個過渡,等一切準備好了,時機成熟了,蕭昭文也就該讓位了。十月辛亥,蕭鸞以皇太后的名義,稱蕭昭文“嗣主幼沖,庶政多昧,且早嬰尪疾,弗克負荷,所以宗正內侮,戚藩外叛,覘天視地,人各有心。雖三祖之德在民,而七廟之危行及。自非樹以長君,鎮以淵器,未允天人之望,寧息__宄之謀”,同時大肆褒獎蕭鸞“太傅宣城王胤體宣皇,鐘慈太祖,識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謳頌有在,宜入承寶命,式寧宗祏”(《南齊書·海陵王本紀》),總之一句話,蕭昭文當皇帝不稱職,應該讓位于蕭鸞。
蕭昭文被廢黜后,為海陵王。蕭鸞即位后,雖然下詔“海陵王依漢東海王強故事,給虎賁、旄頭、畫輪車,設鐘虡宮縣,供奉所須,每存隆厚”,給予蕭昭文優厚的俸祿,但也不過是笑里藏刀。一個月后,蕭鸞“稱王有疾,數遣御師占視,乃殞之”(《南齊書·海陵王本紀》)。在蕭鸞的格外“關懷”下,蕭昭文就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當了三個月傀儡皇帝,蕭昭文沒吃上蒸魚菜,倒吃上了蕭鸞的毒藥。蕭昭文死時年僅十五歲,葬以王禮,謚號“恭王”。
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篇4)
嬴政做了秦王之后,呂不韋的權勢更大了,在當時,嬴政稱呼他為“仲父”,封他大邑萬戶,財富不計其數,可以說是富貴到了極點。
但是,隨著嬴政的慢慢長大,呂不韋害怕自己和太后私通的事被它發現而招來殺身之禍,于是呂不韋便給趙太后找了個替身,這就是嫪毐,此人混入宮中之后,很是得到太后的寵幸,被封為長信侯,并得到了山陽、河西和太原作為封地,一時之間權力大增。
秦王九年四月,趁著嬴政到故都雍城薊年宮參加加冠禮之際,嫪毐偷走了秦王的玉璽和太后的璽印,在咸陽發動了政變,只是他嫪毐玩玩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陰謀早就被嬴政早早地知道了,嬴政命令呂不韋和昌平君、昌文君等人帥軍襲擊叛軍,很快在咸陽擊潰了嫪毐的軍隊,最后嫪毐被抓住之后被處以車裂的酷刑,并誅滅三族,而嫪毐與太后私通生下的兩個兒子也被誅殺,從此趙太后被軟禁了起來,直到后來在群臣的勸說下,秦始皇才親自把自己的母親接回咸陽。
除掉嫪毐之后的第二年,嬴政借口呂不韋和政變有著很大的關系,罷了他的官職,趕出了咸陽,并最后把呂不韋逼得服毒自殺,可憐呂不韋,最后落得一個成也兒子,敗也兒子的下場。
偉大領袖人物事跡(精選篇5)
秦始皇三十二年,因為他的一些尋仙訪道的事件,招致當時許多儒士的不滿,于是他們開始勸諫秦始皇,而當時有個博士叫做淳于越,他便建議始皇帝仍實行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的政策,但是這個提議遭到了丞相李斯的堅決反對,從而促使李斯奏議秦始皇下令焚燒禁書,規定史書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論》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準保存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愿學法令,則以吏為師。
其實在當時,秦始皇對于尋仙訪道之事已經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于是命令御史審問諸儒生,因此而互相揭發牽連了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把他們都或埋在咸陽。
有人認為秦始皇的坑儒其實是埋的術士,并不是儒生,但是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人皆“誦法孔子”。
始皇帝的這一暴虐的行為使得我國古代許許多多的典籍會與一旦,若非如此,我們現在或許很有可能還能聽到諸如廣陵散之類的絕曲。
當然,提到秦始皇,我們不得不說的一項壯舉便是萬里長城了。
為了鞏固集權統治,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后統一修建抵御北面匈奴的長城,這條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東西長達萬里,雖然因為修建長城死了無數的百姓黎民,但是這座長城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再后來的許多年的時間里,它無數次阻擋住了匈奴的進犯,當然也為我們的國家留下了一項震驚世界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