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
在北斗系統自身不斷完善、升級的同時,與北斗系統相關的各種服務和應用也在不斷深入、不斷發展。推動相關應用產業可持續發展,這也正是白皮書的重要內容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參閱。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1
天河漫漫北斗璨 飛入尋常百姓家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調動了千軍萬馬,越過了千山萬水,走過了漫漫長夜、寒秋酷暑,歷經千辛萬苦,北斗之“星”,星耀世界、閃耀全球,照亮萬家。7月31日,在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里,這一刻宣告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后,“北斗”導航系統——第四個全球導航系統橫空出世。蒼穹之下,中國北斗,走進萬家,造福全球,服務全人類。
迎難而上、搭橋組網,提供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光回顧到26年前,也就是1994年,我國開啟了北斗一號系統工程的歷史篇章。六年磨鋒、一朝破曉,經過6年日夜探索、反復試驗,在當時沒有先進設備,沒有可以參考的經驗技術情況下,中國能做的就是在漫漫黑夜中不斷探索,不懼艱難,迎難而上,終于在10月邁出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第一步”,“北斗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建成了“北斗一號”全球導航系統,并且完成了向中國提供全方位導航服務。,建成了北斗二號系統,完成了“北斗”導航系統“第二步”戰略,面向亞太地區提供全方位導航服務。到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也已歸位,完成了北斗系統“最后一步”,實現了向全球提供導航服務。二十六載春去秋來、風雨無阻,四十四次發射,前后將四顆試驗衛星,五十五顆組網衛星送入浩瀚的蒼穹之中,探索未知,搭橋組網,形成了全方位、全領域、全球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中國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偉大戰略。與此同時解決了(GPS)、格洛納斯系統、“伽利略”系統的短板、彌補了不足,提供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
自主創新、開放融合,堅定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態度”。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空間發展戰略中重要一環,是關乎國家民生的大國重器。我國在建設“北斗”衛星服務系統漫長過程中,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全力支持,一代一代的航天人,不懼困難、努力奮斗、一路披荊斬棘、風雨無阻,我們始終依靠自己,堅持獨立自主、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走過二十六載的漫漫長夜,終于迎來了“北斗璀璨,閃耀全球”的勝利時刻。“北斗”全球導航系統,是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統自開通之日起,懷著一種開放融合、資源共享、互惠共利包容開放的友好態度,讓北斗的“紅利”走進每一戶人家、照亮每一個角落,走向世界、服務全球、造福人類。“北斗”全球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斷追求進步的自我超越,也是中國迎難而上、攀登科技高峰,不甘落后,邁向航天強國的里程碑。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堅持自我本色,堅定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態度”。
萬眾一心、追求卓越,貢獻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大國智慧”。聚萬眾之心,共建中國北斗,成國之大器,惠民利國,服務全球。“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的巨型航天工程,從1994年“北斗”系統工程啟動到全面建成開通,讓北斗之星、閃耀全球、服務全球,中國不斷肩負“大國使命”,不斷展現“大國擔當”,貢獻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大國智慧”。
天河漫漫北斗璨,飛入尋常百姓家。北斗之“星”,璀璨蒼穹,北斗是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是每一個人北斗,也是大家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最好的北斗。中國以“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始終肩負“大國擔當”“大國使命”,提供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為全球堅定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態度”,貢獻世界全球衛星導航的“大國智慧”。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2
用“北斗”火力烹出純正“黨味”
中國夢是科技強國的復興夢、是國泰民富的安居夢、是文化交融的傳承夢,是無數個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夢想的累積。6月23日值得每一位國人深深銘記,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至此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中國的航天夢邁向了新的臺階。“北斗”精神二十年如一日綿延不絕,100%的北斗導航工程火箭發射成功率印證著北斗人自強不息、永葆初心的珍貴品質,如燈塔般耀眼,照亮年輕人迷茫腳步下的暗影。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黨員干部,要活學善用“北斗”火力,保持“黨味”純凈,在實踐中歷練不忘初心的能力。
用“北斗”文火慢燉,烹出歷久彌新的堅守“黨味”。幾代北斗人的披星戴月成就了如今的輝煌成績,這是北斗人的堅守換來的,從兩彈一星到北斗嫦娥,被譽為“北斗之父”的孫家棟院士寫下了中國航天的傳奇,一生為國造星,親歷見證著新中國航天事業,他日以夜繼的堅守成就了中國的航天夢。一如之前的每一次發射任務,雖然備受矚目的只是火箭從點火到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的20多分鐘,但是衛星轉場、整流罩轉場、決定發射窗口……前期各個團隊的精準保障卻遠不止這點時間,僅僅氣象保障團隊就要提前一個月進場,以摸清天氣秉性,必須做到精準預測。相較于航天人的高精尖專業技術而言,基層干部的工作似乎并沒有那么高大上,但是,年輕的黨員干部必須擯棄這種思想,不能任由任何消極思維動搖自己的信念。應在基層的實踐中慢慢品味和摸索接地氣的農村工作經驗,牢牢堅守住宣誓時的那份入黨初心,永葆“黨味”純凈。
用“北斗”中火入味,烹出披荊斬棘的創新“黨味”。“北斗”的航天追夢也是在反復錘煉,不斷試驗、創新中踏出來的。北斗導航衛星作為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對執行發射任務的火箭要求高,經過研制團隊對技術創新開發和火箭可靠性持續改進的不懈追求,最終搭起北斗組網工程的“夢想天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在其執行的44次發射任務成功率100%,成功將59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護送升空。基層工作亦是一個需要克難攻堅的平臺,疑難雜癥要逐一根治,矛盾問題需逐一化解。端正態度,潛心磨礪綜合能力,才能鍛造創新思維,將“黨味”通過不同形式、多種渠道展現出來,使其散發出更加深入人心的味道。
用“北斗”旺火爆炒,烹出關鍵時刻的奉獻“黨味”。呈現在天空中的最美軌跡,都是以火箭發射前的高密度高強度檢測等一系列工作為前提實現的,雖說業務過硬功在平時,精準研判來自堅實基礎,但是沖刺階段時忘我的付出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副主任設計師朱平平說過,每次火箭發射其實都是一個挑戰,就好像期末考試一樣,大家都想考100分就不能有任何閃失,99分都不行。我們的工作像是計算機工作者的二進制,只有0和1,也就是成功和失敗,沒有99分,這種底氣來源于“北斗”人的竭力付出和無私奉獻。正如疫情期間,即使大年三十,基層黨員干部也能放棄舉家同樂的機會奔赴工作崗位,農村黨員等都在關鍵時期詮釋著奉獻的真諦,散發出黨性魅力和“為人民服務”的濃郁“黨味”。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3
讓“北斗精神”常駐心中
以“滿眼生機轉化鈞”的狀態將“自主創新”鉚在心上:“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北斗導航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不只是在航天科技領域,我們基層工作也應發揚自主創新精神。新時代會有新問題,尤其是在基層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如市長熱線不停、老舊小區物業居民矛盾尖銳等,為解決老辦法已經啃不動新問題的困擾,街道黨工委創新地探索出了“面對面工作法”,通過機制,能夠直接有效地解決群眾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大幅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將“攻堅克難”扛在肩上。“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充分地體現了北斗人一路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責任與擔當。當前,面臨著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雙重壓力,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更應像北斗人一樣時刻發揚“北斗精神”,要有敢于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勇氣和決心。在面對難題頑疾和急難險重任務時,不躲開、不繞開、不推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舍我其誰的氣魄,真抓實干,始終保持一種鉆勁、韌勁和干勁,切實履職盡責,做新時代的“真金勁草”。
以“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將“追求卓越”立在心頭。北斗系統的發展理念就是打造一流的北斗,在一代代北斗人的極致追求下,北斗三號衛星已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基層是離群眾最近的地方,群眾幸不幸福、滿不滿意主要是看基層干部。因此,基層干部也必須具備追求卓越的品質,要堅持不懈加強學習,學習新思想、新技能,努力克服本領恐慌;要走村入戶、深入調研,傾聽群眾聲音,摸透工作得失,找準破題策略;要注重落實,摒棄形式主義,杜絕只說不做或說多做少,把主要精力放在干實事上。只有做到多學、多走、多看、多干,才能把工作做到極致,把幸福帶進群眾心里。
唯有傳承,方能永恒。基層干部要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北斗精神的豐富內涵,讓自主創新、攻堅克難、追求卓越常駐心中,不負韶華,勇于拼搏,在奮斗中踐行承諾,在前進中實現人生價值。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4
逐夢北斗的成功“密鑰”
學習《從3人到300人 他們用青春逐夢“北斗”》,國防科技大學北斗青年創新團隊從3個“毛頭小子”發展成長為300人的“國家隊”。王飛雪、歐鋼、雍少為,3位時代先鋒的事跡慷慨激昂、催人奮進,其中的一些“小細節”,給我以無限啟迪,或許,他們成功的“密鑰”就在這看似“不經意”的細節中鑄就:
細節1:國之憂即我之憂,科研之難關即我等之使命。北斗“信號快速定位系統”歷經10年攻關仍未獲突破 ,“無意中”得知此事的三人,“看到攸關國家安全的系統工程研制受阻,他們的心情非常沉重。當晚,他們徹夜未眠。必須另辟蹊徑!”為什么三個年輕人會寤寐思服、輾轉難眠?為什么只是學生的他們,只是“無意”知曉的他們,卻“心情沉重”?為什么完全可以放過這一“攔路虎”的他們,給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選擇了迎難而上,選擇了一條格外艱難的科學探險之路?我想,用艾青的這句話作為最好的回答:”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滿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細節2:“兩個沒有”顯情懷。科技報國之情,為國排憂解難之志,促使三個年輕人夙興夜寐,主意拿定就立馬行動,發揚老一輩“兩彈一星”精神,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從北京帶回一臺計算機,以及4萬元的嘗試科研經費,開始了艱難的攻關——沒有實驗室,就把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倉庫簡單收拾一下;沒有儀器設備,就找別人借”。“兩個沒有”見出青春飛揚的神采,見出“青出于藍”的志氣,見出濃濃的家國情懷!
細節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功運行多年,系統穩定,多數人主張繼續沿用原來的技術實現方式,只提升系統穩健性即可。”是選擇“多數人”的穩健,還是選擇“少數人”的激進?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過選擇:有的人為了職位,在原則和做事之間,選擇了誰都不得罪的“老好人”,美其名曰“群眾基礎要牢”;有的人為了財富,在穩健收益和風險收益面前選擇了穩妥。這些都看似無可厚非,這樣的選擇也“風險小”最容易“不出事”,轉到科技領域,同樣意味著,距離失敗更遠了些,可以保持更高的成功率或者可靠性,看似也沒錯。但是在“跟隨”西方科技,還是“搶占科技制高點”,在事關“超越”的關鍵當口,做出何種抉擇,就見出了一個人的風骨、氣節、格局、氣魄,國之大幸,我們擁有這樣一批勇敢無畏勇攀科技高峰的優秀團隊,他們給出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的決定性選擇,“這是一次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服務性能全面升級的絕佳機會,哪怕創新空間再小、創新難度再高,也要奮力一搏”:奮力一搏,搏出了嶄新的天地,搏出了大國的恢弘氣魄。
細節4:“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攀科研高峰的進程中,特別是在沒有可資借鑒的經驗前提下,難題無處不在,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會不斷涌現。,北斗二號又面臨關鍵抉擇,“當時的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躲’,二是‘抗’”。前者難度小,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且會造成國家巨大經濟損失;后者耗費資金少,但“技術難度大、風險高、時間緊迫,且勝敗難料”,又到了選擇的當口,又到了考驗勇氣、智慧、決心、意志的“狹路”,是“躲”是“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再次迎難而上,“經過3個月連續奮戰,研制出具有超強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將抗干擾能力提高了1000倍,打造出衛星電磁防護盾牌”:他們無愧于專家口中的“李云龍式”的科研團隊。
細節5:今天的“笑話”,是為了明天的領跑。科研者的時間常常是“白加黑”“5+2”,“陳雷:離開時間3:52,累計加班2268小時”,“李井源:離開時間1:27,累計加班小時”,客觀地反映了他們的努力,“平均加班超過1000小時,如果按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他們每年要多上120多天班”,這每年每人多出的120天,延展了科研創新團隊生命的寬度厚度和質量,體現了科研團隊立志超越、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實為國之棟梁;作為中國人,國家有如此忘我拼搏之科研團體,實為國之幸事、民之幸事,我們堅信,未來將從他們的奮斗中成為現實,中國的航天科技必將實現既定目標,昂然屹立于蒼穹環宇之上。同樣的,回看自我,我們更要以他們為榜樣,為了明天的希望,奮力奔跑、砥礪前行,向著“中國夢”的目標,跑好我們這代人的“接力棒”。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5
北斗“百分百”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意味著中國北斗從此走向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時代舞臺。
“百分百”創新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國之重器,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緊緊掌控國之命脈。多年來,在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我國科技工作者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堅持自主創新、自主研發,不斷追求卓越。北斗的“百分百”創新,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百分百”速度
從1983年陳芳允院士提出了“雙星定位”構想,到1994年北斗一號建設正式啟動;從第一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到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中國北斗人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走過了北斗系統“三步走”的建設歷程,44次發射,先后將4顆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100%,刷新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北斗的“百分百”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行動力”。
“百分百”榮耀
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北斗系統的成功部署,為人類文明貢獻出中國智慧,這讓我們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榮耀。這份榮耀是屬于中華民族的,在北斗系統的研發中,我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解決了前進道路上的無數難題。這份榮耀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這種優勢的指引下,我們將取得更多的榮耀!北斗的“百分百”榮耀,背后是中國“制度優勢”的強大支撐。
“百分百”精神
北斗不僅是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不僅服務中國,更是服務世界。多年來,中國北斗人秉持著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創新,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以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充滿激情的干勁去面對各種難題和矛盾,不斷取得新突破、創造新成績,勇攀科技高峰。他們用責任與擔當、拼搏與情懷、汗水與心血澆灌出“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
北斗立于蒼穹之間,中國立于世界科技之巔。作為青年干部,肩負著黨和國家的重托,我們也應當追尋“新時代北斗精神”,仰望星空望璀璨北斗,腳踏實地以行穩致遠,把自己“百分百”投身于祖國建設中,也定會獲得“百分百”成績。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6
年輕干部當追尋“新時代北斗精神”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仰望穹蒼,北斗璀璨。北斗星,自古以來就為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所認知,辨方向、明四季、定時辰,現如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橫空出世”,再一次讓中國為世界所矚目,為世界貢獻了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由此也揭開了新時代中國智慧賡續接力、不斷前行的新篇章。
作為肩負黨和國家重托、肩負民族期望的年輕干部,也應既腳踏實地、務實為本,又時時“仰望星空”、放眼遠眺,追尋“新時代北斗精神”的方向而行,為自身不斷發展和進步揚帆遠航,方能行穩致遠。
激活“自主創新”的引擎,激發年輕干部的“內生動力”。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面對突飛猛進的科技革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正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依靠自身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新路,進而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秉持“開放融合”的態度,促進年輕干部的“百花齊放”。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其寓意是只有區區一支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當百花齊放的時候,滿園都是春天,強調了開放融合、團結合作、兼容并蓄的精神。我國的北斗系統鼓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并非“關起門”搞科研,而是秉持一種開放融合的心態,提倡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開展兼容與互操作,在“敞開門”的國際交流中讓其研發水平不斷提升。年輕干部也應秉持開放融合的態度,在工作中遇到復雜的問題時,適時向身邊的領導、有經驗的同事多請教,也可以向我們的辦事群眾、服務對象學習,久而久之,也能讓自己的“能力樹”開花結果。
蕩起“追求卓越”的雙槳,搭建年輕干部的“圓夢階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就是向上攀登的踏腳石。對于攀登者來說,失掉往昔的足跡并不可惜,迷失了繼續前行的方向卻很危險。對于北斗研發——“攀登”科學之峰的“國之重器”而言,也一直在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方能見證一次又一次中國高度,刷新一個又一個中國紀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時代奇跡。年輕干部要想圓夢,實現個人能力的穩步提升,也需要在工作技能培訓、日常待人接物和崗位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停滯不前,而是自覺向身邊的模范典型學習、看齊,及時補足自身短板,搭建個人能力提升、發展穩步向上的“圓夢階梯”。
,激活“自主創新”的引擎,秉持“開放融合”的態度、蕩起“追求卓越”的雙槳,始終懷有“計利當計天下利”“但求蒼生俱保暖”的為民情懷,以奮斗裝點青春,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奮發圖強,積極貢獻智慧與力量!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7
基層工作需要一顆“北斗心”
北斗,國之重器,閃耀在國人頭頂的燈塔。歷經20多年的風雨春秋,終于在6月23日這天,完成了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從仰望星空到傲視寰宇,我們看到了中華之崛起,看到了民族之復興,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從一無所有到引領世界,我們更應看到幾代北斗人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精神品質更加值得我們謳歌傳頌。身處基層一線,我們沒有送北斗上天的能力,卻依然可以堅守住一顆“北斗心”。
這顆“北斗心”,是斗破蒼穹的雄心。全球定位系統向來都是大國爭奪的太空據點,當中國打算突破卡口,創建自己定位系統之始,便荊棘遍布,困難重重。頻率資源的掠奪、歐盟國家的反水、核心技術的封鎖,以美國為首的列強,無時無刻都想把中國排擠在“衛星導航俱樂部”之外。但北斗人一路劈荊斬棘、負芒披葦,用短短20余年時間走完其他國家40多年的發展之路,仍以不可阻擋之勢沖向蒼穹。基層工作看似繁雜,實則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問題擺上桌面,能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直面困難不逃避、攻堅克難不退縮,這便是基層工作人員需要的北斗雄心。
這顆“北斗心”,是精雕細琢的匠心。20多年的心路歷程,20多年的同舟共濟,幾代北斗人埋頭前行、日夜兼程,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三步走”發展道路。率先搶占頻段使用權,攻克原子鐘技術難關,研制強大抗干擾能力衛星載荷,更是首創三種軌道構成混合星座和獨具特色的短報文通信能力,北斗人在不斷精益求精和連戰連捷中,創建了一個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性能最強的航天系統。基層工作亦是一個漫長治理的過程,矛盾問題需要一個一個去解決,疑難雜癥需要一點一點去根治。潛下心來,以工匠自居,一鑿一鑿地雕刻,這便是基層工作人員需要的北斗匠心。
這顆“北斗心”,是潤澤萬物的初心。當年,面對西方的壟斷打壓和外媒的冷嘲熱諷,北斗人靠著自己的力量殺出了一條血路。如今,世界上半數以上的國家使用了北斗系統,北斗產品更是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寬廣的胸懷始終秉承著“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發展理念,放眼全球,合作共贏,這柄北斗人拿著血肉拼出來的太空利刃,卻如春雨一般潤澤大地,愿與世界共享。基層工作千絲萬縷,每個問題解決的背后,牽連的是工作人員不辭辛勞的奔走協調,這些于群眾而言,他們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始終恪守為民服務,這便是基層工作人員需要的北斗初心。
當第55顆北斗衛星升空的歷史鐘聲敲響,我們普天同慶,我們激動萬分。而我們驕傲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實力的同時,更應感恩北斗人,守住“北斗心”。
《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心得體會篇8
讓“北斗之光”輝映脫貧攻堅之路
近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
“沒有特別的精神,就沒有特別的業績。”北斗巡視蒼穹、光耀星空的同時,“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也輝映大地、氣貫長虹。當前,正值脫貧攻堅沖刺時期,我們要學習和踐行新時代北斗精神,從中汲取決勝脫貧攻堅的力量。
學習北斗人的自主創新精神,因地制宜精準扶貧。北斗的研制,是中國人自己干出來的。它用自己的實踐證明,跟在別人后面,有被“卡脖子”的風險,走出自己的路才能贏得尊重、贏得未來。脫貧攻堅同樣如此,如果不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會導致盲目跟風發展同質化扶貧項目,并最終迷失在路上。而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方能不斷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由“輸血式”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抓好產業規劃引導,充分考慮市場因素,結合當地優勢和群眾傳統種養習慣,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扶,才能發展出適合當地實際、周期短、效益高的產業。
學習北斗人的萬眾一心精神,齊心協力攻堅克貧。今天北斗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一代代北斗人萬眾一心、團結協作、持續奮斗,更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脫貧攻堅也是一項長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也非單打獨斗就能取得全面勝利。擺脫貧困,猶如爬坡過坎,需要各行各業心往一處想,同心協力,凝聚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強大動能,才能實現穩定脫貧,長效奔康。
學習北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精準發力鞏固成果。干驚天動地偉業,既需要敢為人先的凌云壯志,也需要精雕細刻的“繡花”精神。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才讓發射質量達到了最好狀態。想要讓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考驗,就像北斗人那樣,扎實開展“回頭看”。要把準問題“命脈”,及時查擺,開出整改“良方”,解決“后顧之憂”,續寫嶄新“篇章”。
精神雖無形,力量卻無窮。有北斗閃耀星空,有北斗精神注入血液,我們一定能更好地把握好脫貧攻堅方向,乘風破浪、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