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
寫好作文需要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獲取寫作素材。這里給大家分享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方便大家寫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時參考。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多么優美的詩句啊!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寫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這首絕句借撿桂花一事道出了中秋佳節賞月之情。
中秋節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又名桂花節。關于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有很多,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木……在中秋節,大家祈求平安,祈求家庭如月那般圓滿,似月那般和睦。家家吃月餅、觀桂花、賞圓月。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美滿的,為節日的到來而忙碌地準備著……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月餅店可真是人山人海,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大伙兒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買月餅的高潮過后,路上的行人少了,大家都回家準備去了。到了傍晚,路上散步的人極其少,我們一家走在路上,覺得很冷清,雖然燈火通明,但是讓人很傷感。約摸七點多,抬頭望去,天上灰的一片,沒有星星,沒有圓月,天空顯得很單調。約摸八點半,我們回到家里,我站在窗口望天空,那廣闊的天空沒有一點裝飾物,我忽然想到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天狗吞月”。月亮一直躲在厚厚的云層里,那里很舒服嗎?我不解,但我更愿相信傳說。臨近九點,月亮終于從被窩里蹦出來了,我看到的月亮被云層包圍著,發出淡黃色的微弱光芒,朦朦朧朧,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讓人捉摸不透,給人一種壓迫感。賞完圓月,就要嘗美味
的月餅啦。“哇,豆沙餡、葡萄餡、棗泥餡……”品種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繚亂,還是媽咪貼心呀!媽媽看著我吃了十多分鐘,問“吃飽了嗎”一聲飽嗝,替我回答了媽媽。接下來我看了電視,便去和周公見面了。
我的中秋節不奢華、不隆重,卻很充實,很美滿、很溫馨,這便是我過的中秋節,你呢,快樂嗎?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2
今天是中秋節,在大姨家吃過午飯后,我便和爸爸媽媽去買了一大堆的東西,有蘋果,有梨子,準備給月亮吃。
一輪金色的月亮早已高高掛在黑壓壓一片的天空里,在黑乎乎一片的天空里,只有高高在上的明月才會散發出獨有的光芒。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陽臺上,看著那美麗動人的月亮不禁讓人心曠神怡。
就在這時,伴隨著一陣涼風,一個聲音傳入我的耳中。原來是姐姐叫我去吃晚飯了。只見飯桌上的菜應有盡有,看的讓人眼花繚亂,有肥美的紅燒雞,有香氣撲鼻的紅燒肉,讓人忍不住下流口水。飯桌上,大人們談話聲大得像打雷,我出于無奈只好到房間去看電視。臨走前,我去看了一下我的小鳥,我突發奇想地想教它們學說話,可是不管我怎么說,它們還是只會‘吱吱’叫。最后,我和爸爸媽媽回家了,到了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早就買好的東西,有蘋果,有梨子,有月餅,還有那香味撲鼻的雞。我們想;這些月亮應該會喜歡吃的吧。
這一年的中秋節過得真歡樂,讓我們在歡聲笑語中一起度過美好的中秋節吧!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3
濃濃中秋情
朱叢穎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祭月節、秋節、團圓節……它源自天象崇拜。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與漢代,定型與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后期。中秋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有很多習俗,比如祭月賞月。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代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崇拜月神。自古至今,在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祭拜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西瓜、紅棗、月餅、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排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祈求福祐,祭月賞月,拖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賞月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月變成了輕松地歡娛,據說此夜月亮距離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自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最為盛行。許多詩人名篇中常常通過賞月來寄托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直到今天我們仍有游子通過賞月來寄托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通常在這天早早結束自己的工作,回到家準備各種美味美酒,約了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歡歌笑語其樂多多,給原本忙碌的生活增添了愉快的氛圍。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佳品,饋贈親友,招待家人,象征著團圓幸福。每當與家人在月下一起吃月餅談笑風生,那都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覺已經度過了十幾個中秋節,慶幸的是我們身邊都有家人的陪伴,有熱乎乎飯菜,有熟悉的聲音。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去更好平臺學習及工作,也許在那時我們才會真正體會詩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情。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4
金秋送爽,送來了農民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也為我們送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中秋節來了,爸爸因為老家臨時有事,要經過這里,所以來看了看我和弟弟。
爸爸來看我們時,我和弟弟興高采烈,一下子就抱住了爸爸,他瘦了,白發也多了很多,我的淚水在眼中打轉,但是我堅強地把它們憋了回去,這時,爸爸說要走了,爸爸轉身后,我和弟弟追了出去,一直追到樓下。爸爸坐上車時,弟弟大聲哭了出來,我在看著爸爸,他眼中似乎多了幾絲悲傷和依依不舍。這都怪我,要不是我,爸爸就不會因為賺錢而離開我們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
中午,媽媽燒了很多菜,都是我愛吃的,要是爸爸和其他的家人都在那就好了。
悠悠忽忽中就過了一個下午,夜晚又來了。
天空中的圓月像一個大圓盤嵌在天空中,月亮地邊上有云,那一片云像一只天狗,仿佛想吃大月餅似的;云又變了,變成了一只鳳凰,仿佛是鳳凰叼著一個青花瓷,這意味著吉祥;一會兒又像一個盤子,托著大月餅請我們吃似的……
我仿佛看到了月亮中嫦娥抱著玉兔,獨自一人在廣寒宮中跳舞似的。看著嫦娥望著人間,仿佛在找后羿似的',看到這兒,我仿佛看到了爸爸,仿佛看到了爸爸英俊的臉龐……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5
月餅濃濃的香氣伴著家家戶戶喜氣洋洋的氛圍,使人感到分外的愜意。又是一年月圓夜,過去幾年的中秋都沒能一睹月亮的嬌容,這使得我們一家人更加期待今年月姑娘能掀開那云的薄面紗。
經過多時的等待,人們期盼已久的美麗的夜晚終于降臨了。眼,看向窗外,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我同全家人一起賞過了一個美的團圓之夜。
桌上的水果、糖果、零食早已靜候多時,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象征團圓的月餅。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其樂融融的看著電視,而我,總是時不時的望向窗外,期待著那抹皎潔的月光。心急的我搬來一把小凳,坐在窗邊靜候那輪明月的到來。天上寥寥幾顆星,半明半昧,乖巧的眨著眼。忽然,一縷更為明亮的光瀉下來,吸引了我。
月光如畫——她嬌媚。在那如畫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嫦娥婀娜的舞姿,看到了月下老人那慈祥的笑臉。嫦娥美麗動人,月下老人善良慈祥。
這個中秋,月光格外的皎潔,月光灑向大地,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在月光的美麗畫卷中蕩漾。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6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要我想起了李白寫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是人月團圓的好日子。
我的'伯伯一家人,從外地都回到家里團聚,我們吃完晚飯后,大家都上樓頂觀賞月色和燒烤。今年的月亮又大又圓,且特別亮,讓我想起了奶奶給我講的神話故事:那一片又大又圓的月亮的影子是廣寒宮,里面住著美麗的嫦娥,還有一只玉兔。
在美麗的月光下,我們開始了燒烤,我和弟弟負責生火,但是對于這我們經驗不足,總是生不了火,我急中生智,想起了爸爸對我說的生火的原理,可以用火水淋在炭中就能快速生火,于是我拿來火水淋在炭中,不一會兒,火就生起來了,我馬上拿網來蓋上,就這樣我和弟弟便開始烤東西吃了,弟弟拿來兩個雞翅來燒,因為我們不看著它,結果燒焦了也不知道。但是我們沒有放棄,再拿兩個來燒,這次吸取上次教訓,我們將它翻左翻右的,看著它,就這樣香噴噴的雞翅就燒出來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大人們一邊觀賞月光,一邊在有說有笑的,一家人在聊聊天,開心極了。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啊!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7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的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這讓我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
不知道多少個中秋了,獨在異鄉,舉目無親,每月十五有月亮的晚上,總讓人惆悵不已。小時候,常窩在姥姥的懷里聽,嫦娥奔月的故事,覺得有趣。當時就幻想著能飛到月球上去,像嫦娥一樣。
中秋節的美食那是相當的好吃的啊!吃了各產地的月餅。比如說: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
蘇式月餅:松脆,香酥,層酥相疊,油而不膩,甜咸適口。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潮式月餅:重油重糖,口感柔軟。
滇式月餅:皮酥鮮美,甜咸適中,色澤橙黃,油而不膩。
衢式月餅: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微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薄。
講完了中秋節的美食,現在就讓我們來講一下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回去跟家人團圓一下。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8
中秋節的那天,我本來想在晚上拿月餅去賞月的,但是因為受到臺風凡亞比的影響,所以那天晚上就沒有看到月亮。聽媽媽說,新聞報道了許多地方因遭受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泥石流、房屋崩塌等災害。那些洪水差不多有五、六米高,都快淹過兩層樓高了,還沖毀了許多農作物和房屋,淹死或沖走了不少災民。
電視上還說:受到臺風凡亞比影響最嚴重的地方是高州市的馬貴鎮。當時,我就問媽媽:媽媽,二伯不也是在高州嗎?二伯家會不會受到了臺風的影響呢?媽媽微笑著回答道:二伯雖然是在高州市,但不是在馬貴鎮啊。我聽了才松了一口氣。
這是多么讓人傷心啊,當我們在開開心心地吃月餅,過中秋的時候,而那些受災的家鄉人民卻無家可歸,又沒有月餅吃。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節,我希望受災的家鄉人民能堅定信心,共同努力渡過難關。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9
天剛黑,我就站在陽臺上,靜靜地等候月亮的出現。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目不轉睛地望著東方。忽然,天邊出現了一片亮光,淡淡的,薄薄的。不一會兒,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一點兒一點兒露出了它的臉,彎彎的,像一把銀光閃閃的鐮刀。又一會兒,月亮露出了它的半個身子,像半個銀球,亮閃閃的。一眨眼,月亮完全跳了出來,它把銀輝灑向了大地,把整個大地都涂上了一層銀色。
夜色漸漸濃了,皎潔的明月像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天幕上,熠熠生輝。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我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腦海里浮現出萬家團圓的歡樂景象……
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中秋節洋溢著歡樂,洋溢著喜慶,洋溢著對遠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這一天,我們吃過晚飯,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外婆家門前的樹下。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中秋的圓月,中秋的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時,它晶瑩純凈,像個水晶球,美極了。它清輝四射,像一盞明燈,亮極了。它猶如一個潔白的大圓盤,圓極了。月亮一會兒躲在云里,被云遮住了,只露出半個小腦袋,羞答答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媳婦。一會兒整個躲在云后,從表面看,云上顯得有一絲亮光。一會兒又像一位調皮的孩子,正在和烏云姐姐捉迷藏呢。
我仿佛看見嫦娥坐在一棵桂花樹上,下面還坐著幾只可愛的小玉兔。嫦娥一直在抹眼淚。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月亮。開心極了,真令人心曠神怡。
月亮帶給我們無靜的遐想。當然,月圓當空,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0
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準備了瓜果和月餅到陽臺上月。
啊,終于盼到月亮出來了。我們把桌子和板凳搬到陽臺上,一起觀賞月亮。我們一邊吃瓜子一邊聊天。據報道,今年的月亮離地球40萬公里,所以看上去不是很大,但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到月亮上有一棵槐花樹,樹下的.嫦娥在搗蒜。在她身邊有一只小白兔。這里面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哩!
從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把大地烤的顆粒無收。后羿知道了,就把其中的九個射下來。天帝知道了,大怒之下把后羿和嫦娥貶為凡人。后羿后來收了很多徒弟。其中有一個徒弟為人奸詐狡猾。西王母給后羿一顆仙丹給嫦娥保管。這件事被他的徒弟知道了,就在農歷八月十五這天,趁后羿上山打獵,徒弟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了仙丹,獨自飛上了清冷的月宮。
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故事,所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這天晚上,人們就吃月餅來紀念這件事。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1
星期二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來到了左海。里面人山人海,鳥語花香。
我和、媽媽、弟弟一起走在彎曲的小,我們先去買冰淇淋吃。我們邊走邊吃一下子就到了摩天輪邊,我們就去坐摩天輪。摩天輪像一棵大大的蘋果樹,結著五顏六色的蘋果。我們就像飛到蘋果樹上。
摩天輪慢慢地升高,我從上面看下去,看見了海盜船、旋轉木馬、直升飛機、激流勇進、還有很多好玩的。
下了摩天輪我們去買劃船票,我和媽媽又去買火腿腸。坐到輪船上,輪船就好像一只白天鵝。我一直很用力的踩,船走得很快。我一停,它也就停下來了,弟弟一直擺方向盤,我們的船差一點和別人的船碰了,我們都笑了,今天我很開心。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2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鄉明”,古代,人們常把月亮看作一種思鄉的工具,也有許多描寫月亮的詩詞,特別是蘇軾在《水調頭歌》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古往今來,月是美的,不過八月十五的月更美,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對于我來說,中秋節時總是盼望父親的陪伴。往年父親總是忙于工作而在異鄉過節,而我也只能通過電話向他表達無限的思念。但今年父親放棄了繁忙的工作,特意趕回來陪我過節,也圓了我一家人團圓賞月的夢想。中秋節前,父親早早地回了家,帶著給我的禮物和真摯的愛。在節前看到父親,我別提多開心了,上前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還拉著他來看我的學習成果。
一輪金黃的圓月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谷,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除了月亮的美,的是父母親的陪伴讓我心動。家鄉的月兒特別圓,特別亮,撒下一縷縷光,給我們送來一片片情思。抬頭看看皎潔的月亮,低頭望望父親的臉龐。今年的中秋不光有圓月,還有人團圓。
透過蕭蕭秋風,穿過暗淡流云,遙望漸圓漸亮之秋月,我輕輕地對自己說:“有父母陪伴的中秋節,我很快樂!”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3
有的人喜歡兒童節,有的人喜歡國慶節,還有的人喜歡春節。而我喜歡的卻是中秋節。為什么我最喜歡中秋節呢?想知道的話,就請聽我慢慢道來。
今年的中秋節,我先給舅舅和舅媽發了電子賀卡和電子月餅,表達我的心意。再給外公外婆打了電話,送去我溫暖的祝福。然后,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中秋節大餐。
下午,餐桌上擺的都是我最愛吃的菜,紅燒排骨、炒雞、口味蝦……還有一道最重要的點心---月餅。一陣濃香撲上來,我的口水都要流到地上了。奶奶提議先吃月餅,卻被我們一致拒絕,因為吃了月餅后,就吃不下飯了。全家開始吃大餐了。飯吃完了,奶奶說:“現在月餅口味多了,都找不到原來的味兒了。”我插進來一句:“現在月餅有很多口味,有蓮蓉的、棗泥的、蛋黃的、堅果的、水果的、綠茶的……”爺爺說:“還有海味月餅,保健月餅呢!”我趕緊插上一句:“還有電子月餅。”大家都笑了。
這個中秋節,雖然我們沒有出去玩,但我們照樣過得很開心。
吃完飯后,我們開始賞月。我看著月亮,像一個月餅一樣。突然,我想起來還沒吃月餅。吃著月餅,賞著月亮,總覺得無聊。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大家說:“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來玩個游戲吧。”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游戲就是說出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游戲開始了,大家按座位的順序,挨個說了出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吃飽喝足,該睡覺了,我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睡前,我還在想,中秋節真是一個團團圓圓的好日子啊!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4
中秋節那一天我很開心,因為外婆帶著我和二姐一起去我最喜歡的地方——融創玩。
進去之后我發現有一個很顯眼的大圓輪,上面還有座位。這圓圓的東西名字叫做大擺鐘。于是,我對二姐說:"我們一起去坐大擺鐘好嗎?"二姐說:"我才不去呢!那么高我有點兒害怕。"我說:"去玩吧,看著很好玩的。"
在我的勸說下,二姐終于坐了上去。它開始擺動了,我覺得并不可怕。可它越搖越高,我一下子覺得好可怕呀!大圓輪的后面是一個湖,前面又是一面墻,它往后搖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被甩出來了,如果我掉進湖里可怎么辦呀!往前擺的時候也很可怕,如果撞到墻上怎么辦呀!我想二姐肯定也很害怕吧!
過了幾分鐘游戲終于結束了。回家之后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坐圓圓的大擺鐘了。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5
今天,是中秋佳節。有些人則高高興興的陪著父母,有的人則是游子四處漂泊不能和父母團圓。而我呢?正開開心心的過著快樂的中秋呢。
今天,我過著和大家不一樣的中秋節。怎么個不一樣了?今天這個中秋,我的鐘敏姐姐結婚了!她結婚可是在樂山。于是,我們一早就出發了。過了幾分鐘我們就到了樂山。進了婚禮場地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姐姐為了中秋節把婚禮的場地都弄成了中秋節月宮的場地。
當結婚進行曲響起,又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新娘穿著古裝還是嫦娥的而新郎穿著后羿的衣服讓我們看的大吃一驚,到了搶紅包的環節我瘋狂的搶著。晚上我們站在陽臺上看月亮吃著月餅。我覺得這個中秋很有意思。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6
在這個秋高氣爽的九月,我們迎來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稱女兒節。民間有句俗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句話的意思不言而喻,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可是八月十六的月亮比中秋節的月亮還要圓。你肯定會問了:"為什么八月十六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的,還要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呢?”其實,中秋節的由來是因為一段民間傳說而起的。而且最開始還不是嫦娥奔月哦,我給你講講吧。
中秋節的由來,說法較多。但最早見于《周禮》和《禮記》。《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拜月亮,這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帝王就開始在八月十五這天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后來,才有人提出嫦娥奔月這個傳說喲。
當然,中秋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吃月餅、賞花燈、猜燈謎、賞月等。這不,今年中秋節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往自己的額頭上拍了一下,試圖把自己從睡夢中拉出來。呼,終于醒來了。我沖到衛生間,以最快的速度上廁所、刷牙、洗臉。你一定不知道為什么我要這么火燒眉毛似的起床。當然不是上課外班。而是為了搶到“頭彩”——非常好吃而且只有三個的廣式月餅和無比巨大的傳統月餅。所以,在家人都在熟睡之時,我已經吃了一塊傳統月餅和一個廣式月餅了。后來,我還裝作在看書,媽媽起來時,看了桌上少了一塊的大月餅才知道我跟她開了個小玩笑。
吃過晚飯,我又拿出新裝備“天文望遠鏡”。組裝好之后拿到樓頂,和外公一起開始了賞月。剛開始,我還左一搖右一擺那個望遠鏡,可望遠鏡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總是找不到月亮。慢慢的,我的望遠鏡里出現了一點白光,繼續往左擺。“啊!看見了!我看見放大后的月亮了!”我歡呼雀躍,連忙喊外公也過來看。外公邊看邊說:“哇!我還看見嫦娥了!"我連忙湊過去看,還問:“哪里呀?還要放大嗎?”外公哈哈大笑起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也跟著外公一起笑了起來。真是一個愉快的中秋節啊。
中秋節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呀!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7
月光紙,又稱為“月光祃”、“兔兒祃”、“兔爺祃”,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是中秋節必備的月神像。
祭月時拜月神像(月光紙)的風俗起源于明代,明劉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記載:“紙肆市月光紙,績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偏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續紛。”另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舊時,每到中秋節,北京城中的南紙店的月光紙便會熱銷。舊時揚州刻印木刻月光紙的除清代小東門的會文堂紙店外,后來磚橋上的“松竹齋”、大東門街的“蓮青齋”、缺口街的“生記”等十余家紙店也紛紛刻版印制月光紙售賣。月光紙是糊在秫秸架子上的,周圍還有臘花低鑲的邊,被人們“請”回家去祭祀,然后焚毀。
月光紙中形象最初為道教形像,是一整張毛邊紙印刷的,是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上面有“太陰星君”的形象,后慢慢變為佛教形象和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畫面上呈現一輪滿月的圓輪,月輪內則有一尊女菩薩端坐于蓮花之上,太陰星君被菩薩的形象所取代,民間信仰中稱其為“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或“月光娘娘”。在菩薩之下還繪有廣寒宮的仙閣殿影以及玉兔搗藥的形象。
還有以一張整幅順紅紙印制的,上端是“關圣帝君”、“增福財神”,是給鋪戶用的。店主希望自己可以財源廣進。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8
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的中間,因此成為中秋節,俗稱八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較多的風俗習慣:首要是賞月,吃月餅,月餅象征著月亮,寓意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在八月的初旬,大人們就開始再忙碌一些禮尚往來的事情:給上司、親人、朋友送月餅。過節了,小孩子們高興十足,點爆竹、放鞭炮。
這天,大人們先把自家門口、院子打掃干凈。吃過團圓飯,透過窗戶,月亮正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有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再過幾個時辰,大人們把桌子搬出來,擺上供品,供品豐富,樣樣具備:各種各樣的月餅,還配著新鮮的瓜果,鮮紅的柿子,咧著嘴笑的石榴,淡黃色的香蕉,藕,柚子,瓜果上插著茱萸,紙做的給月姑穿的鞋……桌上點著香,燃上燭。人們頂禮膜拜……
此時,眾人搬出一把椅子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之情。這不僅使我想起一首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花好月圓人團圓,一年一年又一年!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19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關于中秋節作文的有哪些篇20
記憶很模糊,每次中秋節好像都是在學校里度過,沒有吃到幾回月餅,腦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綠豆糕,最簡單的那種塑料透明包裝,一格一格,盡管節后到家才發現,媽媽就只給我留了兩塊,但那樣也比較滿足。
說到中秋節當天,最離不了的就是打糍粑了。早上爺爺奶奶很早就起床了,他們把前一天都準備的糯米放鍋里蒸熟,然后都盛放在一個大木桶里,這時拿一根粗木棍,雙手用力抓緊木棍兩側,使勁按壓里面熱騰騰的糯米飯,如此重復,直至所有的糯米飯變成糯米糍狀。這時配上之前在火灶里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蠻好吃的!盡管我不愛吃甜食,我也會吃上幾大坨糯米糍。
之后就是非常難忘的老式月餅上場了。這種老式月餅一般都是又大又圓,一斤一個,外面是鋪滿芝麻的脆皮,里面配的是冰糖陳皮和五仁的餡,這個因為太大,味道又太特別,直接吃時總是不怎么喜歡,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過,媽媽把大塊月餅切成三角弧形,一塊塊放在鍋里加油煎成雙面黃,起鍋后再吃,真的是會很香很好吃!兩種吃法完全是兩種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