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怎么寫啊作文
寫作文要突出重點和關鍵點,讓讀者能夠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內容。如何撰寫優秀的清明怎么寫啊作文?這里分享一些清明怎么寫啊作文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
高橋烈士陵園,它建于己于1954年,安葬著為解放上海而犧牲在浦東的1525名烈士。高橋烈士陵園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高橋鎮人民心中的一方紅色熱土。
明節的一天,我們全班師生來到高橋烈士陵園參觀。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高橋烈士陵園,陵園里有綠油油的松樹和鮮艷奪目的一串紅,整個陵園給人的感覺是景色莊嚴而美麗。
高橋烈士陵園,它建于己于1954年,安葬著為解放上海而犧牲在浦東的1525名烈士。高橋烈士陵園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高橋鎮人民心中的一方紅色熱土。
走進紀念館,講解員阿姨給我們講了許多英雄的事跡,其中有閔紹騫,王榮祥,白懷等烈士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王體然的故事,他是江蘇省沛縣人,1949年5月,駐守在高橋的蔣軍,用海,陸,空聯合向高橋鎮外圍的解放軍陣地猛烈地反撲,妄圖奪回高橋鎮外圍已被解放軍占鄰的陣地。王體然和戰士們奮勇打擊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后,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烈士墓地,這里36個墓穴內,安葬著1525名烈士的忠骨,立碑68塊。一塊塊墓碑整齊地排列在草坪中,龍柏森森,芳草萋萋,更增添了肅穆的氣氛。
參觀完后,走出烈士陵園,我想:無數烈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們少先隊員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要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2
昨天早上6點30,爸爸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把我拉了出來。一切都準備好后就出發了,早上可真冷啊!我和爸爸回到家,看叔叔還沒來就在那等,等到7點10分才來,把我氣壞了,我一問怎么會是現在才來,閆馥樺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點50才起床,當時我真想。
我們一起到老奶和老爺的墳那拜老奶和老爺,剛開始爸爸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爺墳的準確位置因為以前判斷位置的那兩棵樹被砍了就找了大概位置。爸爸堆了兩個小土堆上面壓了兩張白紙下來我和爸爸叔叔開始給老奶和老爺燒錢,燒完后給老奶和老爺磕頭,完后我和爸爸就回家了,閆馥樺和叔叔還去了我們村姓閆的總墳。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墳,但今天閆馥樺是一個例外。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3
以往,清明節總是平淡的度過,而在今年,我卻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得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前兩日,我們學校5年級全體同學將榮幸的去為楊虎城烈士掃墓。一到陵園前,我們就嚴肅起來,佩戴上小白花,懷著無比敬重肅穆之情開始等待掃墓的開始……
在楊虎城墓下,我們莊嚴的宣誓完畢后,走上樓梯,在烈士墓下為革命先輩默哀,隨后依次走到墓后,輕輕的摘下胸前的白花撒向墓上。小白花不斷從后面涌來,蓋在烈士身上………
緬懷楊虎城烈士得活動結束了,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前面的一個“建秦園林”休息一會。
我們高興的上了汽車,向園林飛奔而去,路邊的小牛犢,狗,花……都讓我們無比興奮。
不一會,就到了園林,園林一望無際!在一間亭子里后面,就有一洼池塘,里面有鴨子和家鵝,向左望去,又有一塊田地,里面土生土長著野菜。更令人難奈的是有許多動物:蛇,狗,雞,鴨,鵝,還有難得一見的刺猬呢!
我們一邊欣賞著春色,一邊攤開包袱,開始野餐。飽餐一頓后,我們又在野菜地里采起了野菜。
不一會,老師下令集合,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園林。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今天我們會給祖先等上墳。清明節掃墓又稱上墳!
在清明節,祭祀死者的一系列掃墓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我來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輩掃墓,哀悼。我也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我和爸爸、妹妹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東西來。將食品供祭在烈士的面前,為烈士墳墓培上新士,在專門折了幾枝嫩綠的樹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祭拜,最后就沒什么重要的!
在烈士面前,我心中充滿悔恨與挽惜。我面對烈士,心中的一些疑惑都消失了。我償到了自己勞動開心的果實,有開心的氣息。
我用自己的勞動,根據歷史悠久的習俗,為革命、祖先掃墓上墳。為祖先掃掃墓,哀悼……
我這時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問及此事《清明》。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這天,不光稱為掃墓的日子,它還是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每年4月4日至4月5日中,是春光明媚樹綠的大好日子,也是我們春游的好時機。于是,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也叫“三月節”,直到今天,悼念已逝的親人習俗仍很盛行。也是和清明節做的事完全相同的!
清明節這一天,到處能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為祖先掃墓、上墳。祭拜他們,讓他們的心里會很思念自己的親人……甚至有的百發老人思念她年紀輕輕的死去兒女。真是令人傷心不已啊!
清明節這天,我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了許多富有人生哲理的理念。我們這個民風民俗最值得學習!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5
清明時節,我把作業、學習統統扔掉,去郊外的大山里享受了挖竹筍的樂趣,還感受大山上了星星點點的春意。
清明一大早,我們先去仰義山上挖竹筍。在路上,我不停地運轉大腦,在想:挖竹筍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一下車,我便緊緊跟在爸爸后面鉆進了竹林里,低頭尋找可愛的竹筍們。
哎,怎么沒有?只見地里茫茫一片的土,一點綠色沒有。我著急了,探頭探腦找得更仔細了,終于在幾片葉子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孤單的竹筍。它矮矮的,小小的,有點兒營養不良。我氣壞了:這還怎么吃竹筍啊?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這時,傳來了媽媽的聲音:“這兒的竹筍多!”我連忙跑過去,低頭一看,哇!這么多竹筍在底下“埋伏”著呢。它們一個個翠流,三兩成群地在“綠葉傘”下美美地睡著覺呢。我連忙挖出幾個最大的竹筍,直到袋子裝不下為止,才心滿意足地上了車。
接著,我們又奔赴山上的森林公園,開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盤山公路剛開始爬,我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嚎。我的頭暈暈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團泥漿,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烏龜來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邊經過一陣養精蓄銳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點點加快。終于,我帶著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簾,湖水平靜如鏡,宛如仙女照鏡子時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誰抹上了一片濃濃的藍綠色。我在湖邊悠閑地打著水漂。隨著一個個水漂散開,我的勞累也煙消云散。在這里,在這個青山環抱的地方,我感覺仿佛在做夢,身子似乎飄在了天上……
最后,歷經了“千辛萬苦”,群山之巔終于踩在了我們腳下。風在耳邊呼嘯,我的心也飄了起來,望著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我心曠神怡,一次次放開喉嚨對著遠山大聲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喚醒了我冬眠的心靈,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在春天里茁壯成長。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6
為了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迎接建黨__周年到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光榮事跡,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朱陽一小組織學生開展清明節假網上祭英烈系列活動,現總結如下:
(1)開展清明節假網上祭英烈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清明節假讓長輩講革命英烈故事,自己讀英烈故事,或上網搜集英烈故事,感受英烈為國家、為民族利益英勇獻身的寶貴精神,把英烈故事主要內容寫下來,給英烈寫寄語留言,寫感悟,談感受,表決心,明確自己今后應該怎么做。
(2)4月6日早上,以“緬懷先烈,努力學習”為主題做國旗下講話,下午各班主任組織召開“緬懷先烈,珍惜今天”主題班會,并對清明節假的祭英烈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讓同學們相互講述自己看的革命英烈故事,交流自己寫的寄語留言,一件件英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同學,激勵同學不辜負先輩的期望,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為國家建設多做貢獻。
(3)4月7日,組織選派一批寫寄語留言好的同學在學校微機室登錄文明網,進行網上祭英烈、網上獻花、寄語留言等活動,進一步感恩先烈,緬懷先烈,牢記使命,不負重托。
通過一系列的網上祭英烈活動,使同學們在活動中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紛紛表示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建設多做貢獻,同時引導教育學生用實際行動倡導了社會文明祭祀的新風尚,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7
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和媽媽打算踩著薄薄的雨絲去劉山踏青。
剛一下樓,春雨就迫不及待地親吻我的臉頰、脖頸,涼涼的,癢癢的。我撐開傘,雨點兒立刻在傘上播放起歡快的音樂。
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狂暴,沒有秋天的纏綿,也無冬天的寒涼。它柔柔的,綿綿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一路踩著春雨,我和媽媽來到了劉山腳下。春雨中的劉山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霧蒙蒙的。雨水洗過的空氣格外的新鮮,沒有一絲塵埃。山坡上的花更艷了,林中的樹更綠了,地上的草兒更嫩了。我們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雨中觀景,霧里看花。
隱隱約約的,遠處那一抹金黃映入我的眼簾。春雨中的油菜花雖然沒有晴天的耀眼,但卻多了幾分雨中的朦朧美。走近細瞧,油菜花的姿態也十分有趣。它們有的高昂著頭,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把身體斜側過來,像一個孩子急切地想要看到表演;有的則低著頭,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微風吹過,油菜花紛紛點頭,盡情接受春雨的洗禮。
雨還在密密地下著,它“潤物細無聲”。也給大山帶來了一份小禮物——顆顆漂亮的雨珠。看,樹木的芽苞上,草兒的葉尖兒上,花兒的瓣蕊上,像掛滿了顆顆鉆石,晶瑩透亮,閃閃發光。微風一過,這些雨珠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枝葉間,花草上來回地打滾,然后歡快地投入大地的懷抱,滋潤萬物。
林間,爬山虎那紅里泛青的葉子把大樹纏得緊緊的,正生機勃勃地向上躥。葉尖兒一順兒朝下,雨珠順著葉尖一路歡歌地撲向大地媽媽的懷抱。而有的爬山虎則靜靜地躺在林中空地上,有爛漫的山花點綴,像是一幅五彩繽紛的圖譜,給雨中的劉山點上了亮麗的一筆。還時而有小鳥發出婉轉的曲子,與清風細雨應和著,歡迎闖山的客人。
不知不覺中,我和媽媽已經到了山頂。站在眺望塔上,舞鋼的全景盡收眼底。龍泉湖煙霧繚繞,遠處連綿的山巒矗立在煙雨中,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這成了春雨里最美的一幅水墨畫。
雨還一直下著,我正陶醉在這迷人的奇幻景中,媽媽叫我該我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揮揮手,告別了劉山。伴著飄飄雨絲,帶著春雨的氣息,懷著滿心收獲,走在回家的路上。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8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中似乎還有些涼意。在這個春風拂面的清明時節,我們去濕地公園踏青。
路上,我興奮的觀賞著路邊的風景。桃樹已經開了花,粉紅粉紅的,給馬路增添了幾分生氣。花壇里的草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襯托著那粉紅粉紅的花朵。春風像媽媽那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我迎著春風,不一會兒就到達了濕地公園。
剛走進濕地公園的大門口,那迷人的景色就把我迷住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的樹木都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往里走有一個大湖,湖邊上栽種著許多花花草草,它們爭奇斗艷,競相開放。看,那雪白的櫻花,一簇簇,一串串。還有紅色的櫻花也開了,滿樹花朵開得火紅,一朵朵,一團團,像孩子們的笑臉。最漂亮的要數那桃花了,姹紫嫣紅,遠遠望去,好像從天上落下來的一片片朝霞,散發著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吸著香氣,好像總也聞不夠。
走近一看,有的桃花半開半合,只綻開兩三瓣,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桃花全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在枝頭怒放著;有的含苞欲放,好像一個等待出世的嬰兒。總會引來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圍繞著一朵或兩朵花不停的飛,有時停在那上面吸點花蜜。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再往里走,我們發現了一大片漂亮的油菜花地。金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麗極了。我不由得深深呼吸,那香味沁人心肺,讓人心曠神怡。那誘人的香味還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一時間,我仿佛進入到了一種幻想的情境當中。我在油菜花中跑著,跳著,笑著。真象是“待到油菜花開時,我在叢中笑”。
不知不覺,我們都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濕地公園那美麗的景色仍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我不會忘記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明時節。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9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說要把我給帶去,我便興奮地歡呼雀躍起來,我趴在陽臺上望著天空笑了。這時,一輪明月從山頂升起,那彎彎的月牙潔白無瑕,使我想起了一件傷心的事……
我外公住在太平中平區的一座簡陋的房子里。
清明節快到了,媽媽說要和全家人去太平掃墓,卻留下了我。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說要把我給帶去,我便興奮地歡呼雀躍起來,我趴在陽臺上望著天空笑了。這時,一輪明月從山頂升起,那彎彎的月牙潔白無瑕,使我想起了一件傷心的事……
據媽媽說:我還沒出生時,我外公家本是在太平杉湖島的,那兒風景優美,是居住的好地方,可是前不久那里發生了一場水災,我的外婆也不幸病死了。因此,外公家搬到了中平。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來到了太平的墓地,那兒云海茫茫看不清路。還是哥哥聰明,摸著碑上的字一會兒就找到了。過了一會兒,霧散了,我們獻上了一束束千姿百態,而充滿祝福的鮮花,行過禮后我們下山了。
突然,我猛地醒過來,此時已是九點了。我叫我幾聲,才知道媽媽、爸爸真的丟下我一個人在家,與家人去掃墓了,我傷心地哭了。仔細想想雖然爸爸媽媽沒有帶我去掃墓,可是我已經在夢中去過了,相信外婆一定知道我對她的想念。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我逝去的親人們在另一個世界里要幸福的生活。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0
昨天,烈日當空,我們一家十個人一起去掃墓。
在路上,我們需要爬一座小山,小山的路十分狹窄,大約30厘米左右,還有很多樹枝擋路,很不好走。
上山時,我還差點摔了下去。一直走進去,還長著一些帶刺的草,我的褲子被粘得到處都是,后來爸爸用膠布把褲子上的刺粘掉了,在山上還有一些小洞,洞口用雜草掩蓋住。媽媽提醒我們這里有洞,不要掉進去!走著走著,我們已經到祖先的墓前了。
爸爸拿起鐵鏟把墓旁邊的雜草都鏟掉了,奶奶再拿起冥錢,把糊粘在墓上,然后把冥錢貼在上面,還有貼一些五彩紙錢,爺爺拿起他自己調配的紅墨汁,是用雞蛋青加上紅朱砂攪拌合成的,爺爺說:“這種墨汁描在墓碑上,可以保持色彩500年呢!”哈哈,爺爺的牛皮可吹得真大呀!媽媽拿起香,用打火機把香點燃,再把香插在香爐里,放上祭品,每個人拜四拜,讓祖先保佑我們,最后,燒金紙,放鞭炮。便去下一個地方了。
那里有一條惡狗,兇惡無比,過去的時候,我一直躲在爸爸身后,一動不動,不敢離開半步。汪,汪汪……哎呀,狗還在惡狠狠得叫著。
太祖母的墳墓在山上的一個池塘邊,那里有許多的蚊子在我的頭上轉著,我們都被蚊子叮了幾下,弟弟還小,有點害怕那蚊子,我就上前照顧好弟弟,和他說不要怕,我和弟弟接著還是貼著冥錢,聽爸爸說:“紙錢貼得越多,太祖母在冥間就越富裕,”于是我和弟弟就使勁多貼點,讓太祖母在地下做個有錢人。
爺爺在除草,爸爸在描墓牌……各自都在忙乎著,不一會兒功夫,全搞定啦。
我們慢慢地走回家,我們的身影就在朦朧的夜霧中消失了!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1
二十四節氣當中,對清明的印象尤為深刻。深刻于它的字中涵義——清淡明智;深刻于那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傷懷意境;更深刻于,這是一個緬懷紀念親人的特殊日子。
走進四月,暖暖的春意、淡淡的惆悵便在心中騰升,輕煙般縈繞心頭。這是每年都要經歷的清明情結。于是,寧靜地把情緒安放于傷感與思念當中,卻也不想走出。
記憶中的清明節,總能看見雨,心想,是否因為悲傷,天也陪著落淚?今年有點例外,沒有雨,但仍是輕霧迷蒙。一大早,家中的男丁已在通往陵園的路上,陵園的一處就是安葬先人的所在。幾年前,父輩們也把我爺爺奶奶的墳遷到了陵園。那里,依山傍水,算是一塊風水之地吧。很遺憾,由于當地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或嫁進的媳婦是不能拜祭夫家與娘家的先人的。此刻,我只能在老家等待他們的歸來,只能將哀思寄托不太遙遠的那邊,我的先人們,我那已經長眠多年的爺爺奶奶。靜靜地佇立陽臺,任由清涼的春風撫著臉龐,掠過發絲、衣衫,帶著讓人心碎的溫柔。滿目的黃花,如泉的思緒,就在悵然與懷念中濃濃地泛濫開來……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并沒怎樣帶過我。父親年輕時就離家參軍了,部隊轉業后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接著與我母親建立家庭,再后來有了我和弟弟。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才真正回到現在的家鄉。也許因為多年不在他們身邊的緣故,總覺感受的親情是那樣醇厚深切。是一種無法割舍的祖孫情,更是一種相互隬補的愛。
當時,我們住在鎮上,爺爺奶奶則住在村里。每逢周末,就是我們的相聚日。到了那天,奶奶總會早早地到村里的集市給我們買最喜歡吃的咸鴨蛋和雞翅膀(當時已經是挺奢侈的了),逢人便喜滋滋地說,我孫子回來了,他們最喜歡吃這個。回家后,便不停手腳地忙碌開來。吃完豐盛的午飯,爺爺會帶我們去菜地摘菜去河邊釣魚去生產隊看蠶寶寶……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傍晚時分,要離開了,爺爺奶奶又會把我們送到村口,揮著手直至看不見彼此的身影。那時的周末,是我最向往最開心的,是我從星期一就開始盼望的日子。還清楚地記得,奶奶最喜歡我的頭發,每次用布滿繭子的手撫摸著,叨念著,我們妞妞的頭發好柔好順,快點長呀,奶奶要給扎漂亮的蝴蝶結呢。歲月恍如昨日,諄諄話語猶在耳旁,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藏我心,不沾一絲的灰塵。
后來,我到外面讀書了,再后來,我遠離家鄉當兵了。部隊四年,是我人生中的豐盈,卻也讓我生命中有了一個不可隬補的遺憾。在一個熱得讓人心煩意躁的夜晚,我接到了奶奶的病危通知書。離家幾千里之外,等我請得假來,等我風塵仆仆地奔回家時,奶奶已駕鶴西去,我竟見不著她老人家的最后一面!跪倒靈前,我淚如雨下,哭喊著,我聲嘶力竭。守靈時,媽媽拿出一罐未開封的餅干,對我說:女兒,這是奶奶留給你的,前段日子,還念著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餅,不舍得吃,特意要在你年末探親時再給你,但如今……媽媽哽咽著無法成語。顫顫地接過罐子,撫摸著,我分明觸摸到了奶奶的氣息,那樣的溫暖與熟悉呀。顫顫地打開它,和著迸流的淚水,我吞咽著,吞咽著奶奶的惦念與愛護。我,再也沒有機會對奶奶盡孝了!我,再也無法承歡于奶奶的膝下了!
后來,媽媽告訴我,奶奶病得很突然,但去得挺安詳,的牽掛是沒能見著心愛的孫女。永遠的殤啊,十多年了,遺憾一直伴我至今,每每念起,心仍感刺痛。在那之后過了幾年,爺爺也走了,隬留之際,還說著,奶奶在那邊很寂寞,我要陪她去……如今,他們已經在天的那頭重聚,繼續著他們的相濡以沫……
天空,依然無淚,是否,不想再添感傷;清風,依然沁人心脾,鼓起了衣衫,潤滑了面容。仰起頭,我竭力把盈眸的淚珠隱忍。我要告訴爺爺奶奶,孫女生活得安然、快樂,并會一如既往……
此刻,一束黃花、一行垂柳、一懷清風,我面對陵園的方向,深深鞠躬。抬頭仰望,目光撥開云霧,遠遠的天邊,爺爺奶奶慈祥的笑容在綻放……于是,我也努力綻開了笑臉,幸福的帶淚的笑臉……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2
云遮艷陽雨綿綿,濕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著迷蒙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于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里的油菜花襯著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于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是可以做清明團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軟,那么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獲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里布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后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后,我們就帶著一路春色準備啟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3
清明節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節氣。這時候,天氣漸漸變暖,人們紛紛進行春耕播種。所以就有了“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諺語。同時,為了紀念逝去的親人,在清明這一天,人們要給已經去世的親人掃墓,緬懷他們。
今天,我和家人一大早出發,趕往陜西省中醫學校。那里是我舅爺的家。大家要在舅爺家集合,一起去給我曾外公和曾外婆掃墓。汽車行駛在路上,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仿佛上天也在思念它的親人,讓人感到格外憂愁。我看著窗外,在綿綿的細雨中,遠處的田地里開滿了雪白雪白的梨花,粉紅粉紅的桃花,還有金燦燦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很漂亮,也很壯觀!到了目的地,大家一起去掃墓。我們下了車,拿著帶來的燒紙和冥幣,來到了墓碑前。外婆拿了一條嶄新的毛巾把墓碑擦得干干凈凈,沒有說一句話,已經淚流滿面。大家在墓碑前擺放了供品,插了香。點燃香后,我們把報紙鋪到地上,給去世的曾外公和曾外婆下跪祭拜他們。接著我們開始燒紙、燒冥幣,帶去我們的思念,也讓曾外公和曾外婆保佑我們一生平安。
祭拜完后,我們清理好墓地,收起物品,離開墓園,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現在我就來說說這個烈日當空的清明節吧。
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兩位姑姑在下午1點30分整,頂著烈日,提著一大堆的東西,來到奶奶的墓前。
奶奶是在我還沒出生前因病逝世的,我不能和她說話,不能和她握手,甚至不能和她對視。我是多么想念她啊!
因為奶奶是20世紀去世的,當時各戶人家還比較貧困,所以奶奶的墓不大、不起眼。我們來到墓前時,那里的雜草已是多如牛毛,幾乎是把奶奶的墓全部掩蓋住了。于是,大人們戴上手套,拿起鐮刀,讓我到一旁的空地去,他們便拿起鐮刀使勁地割斷那些雜草。過了許久,雜草才被割掉一把部分,總算是有了一塊空地。
之后,我把紙錢一張張地放到墓地上,用大塊的石頭壓住,爸爸拿起幾包鹽,灑在了被割斷的枝葉上,我便疑惑地問道:“奶奶生前喜歡吃鹽嗎?”引的大家哈哈大笑,爸爸一邊笑一邊說:“我聽說把鹽灑在樹枝上可以停止樹枝的生長。”聽完爸爸的話之后,我便感到了一種尷尬的心情涌上心頭。
我們處理完了奶奶的墓地之后,已經2點30分啦,我算了一下,我們掃奶奶的墓共花了1小時。
清明節是熱鬧的,也是悲傷的,我應該懷著激動且盼望的心情迎接下一次清明節的到來,這一次的清明節更是令我難以忘懷。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5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這次清明節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仿佛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時間,爸爸帶著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于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媽媽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干泥巴,褲子上濕透了。顯然,媽媽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媽媽說:“現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占著,”爸爸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媽媽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里,一看表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
轉眼到了中午,爸爸和媽媽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濕了,鞋子更是濕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爸爸脫下鞋子,呀!濕鞋子可真難脫,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爸爸的襪子也濕了,我去把爸爸的濕襪子洗了洗,濕鞋子重新刷了刷。媽媽也是累極了,為了讓媽媽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媽媽說:“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聽了,我心里頓時溫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爸爸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這次格外溫馨。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6
清明節,又來臨了,我呆呆地望著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對外公的懷念。因為在我那絢麗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公給予我的愛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舊記得,外公的那張臉與那雙手,那張布滿皺紋而又充滿精神的臉與那雙蒼勁有力卻又突兀著青筋的手,它們曾經與外公一起……
兒時,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隨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張小木凳上看著外公掃地。外公拿著一把掃把在街道上掃,我呢,就拿著比自己矮一點兒的掃把亂舞,常常弄得到處都是灰塵。外公性情溫與,也不說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掃,毫無怨言。那時侯,我還小,看到外公天天清掃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納悶,常常扯著外公的衣角,略顯淘氣地問:“外公,為什么,你天天要清掃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潔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繼續掃地了。我看著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還不時“噢”幾句應聲。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外公清掃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里對外公也不免產生了幾分敬佩。
一次,冬天時分,天氣寒冷,我剛起床下樓,又見外公在掃地。我走出去,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托著下巴呆呆地看著外公,過了好一陣兒,外公才見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脫下來,給我披上。我當時再看外公的時候,發現他的手已,凍得通紅,嘴唇泛青,可那時外公已經在掃地了……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歡的桃花又開了,散發著泥土的氣息,您,可聞到了它們的芬芳,感知到了有個童稚的心靈在呼喚您,在呼喚您啊!
現在,雖然外公已經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因為,外公給我那無私的愛實在太多了,他那勤勞樸實的形象給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7
我經歷過許多次春游,但是這一次是我經歷過最特別的一次春游,去渠溝掃墓。
星期五上午,我們領出了隊旗,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我們走過一棟棟樓房,路過一顆顆樹木,走過一座橋,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盡情享受著春游帶來的快樂,連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在前面給我們帶路,蝴蝶跟著我們后面翩翩起舞,它們也在分享我們的快樂。沿著火車道,拐了幾次彎,不知不覺就到了我們春游的目的地,隱隱約約看見了日軍渠溝大燒殺紀念碑。
到了紀念碑前,我們先把花圈放在旁邊,然后老師讓我們唱少先隊隊歌,我們就大聲唱起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老師請了一位少先隊員代表說話。在低沉悲傷的音樂聲中校長給我們講了關于侵華日軍在渠溝大燒殺的資料。我們才知道,那時的日軍是多么的可惡、可恨,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最后老師讓我們獻小白花,在列士墓前獻上我們的哀思,我在心里想:“革命先輩們,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不會忘記國恥,我們會發奮學習,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不再受別的國家欺凌。”獻花之后我們又拍照留念,拍完了之后看見別的班都走遠了,于是我們就快馬加鞭地追過去,最終在車站旁停了下來,等車來了,我們有順序的上了車。
我坐在車上想:原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那些勇敢的烈士們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刻苦努力,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早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樣才不會被別國家欺凌。
下車之后老師讓我們在海宮小廣場自由活動,去盡情享受美好的春光。時間過得很快,老師叫我們集合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的排隊,向學校走去。
這次春游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既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又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8
我的家鄉在海南屯昌的一個小山村,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民生活步步高,我非常熱愛她。
家鄉的清明節可熱鬧了!瞧,鄉間的小路上來掃墓的車多,人也多。小汽車、摩托車來來往往的,遠遠望去像一條慢慢爬行的花蛇。人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抬著鞭炮,有的提著果品,有著拎著香燭,有的捧著鮮花。看得我眼都花了。聽,山上傳來了一陣又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爸爸說清明節放鞭炮是為了表達我們對祖先深深的懷念,也表達了對子孫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我聽了心里也默默地祈禱著,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們一家人生活平平安安,工作順順利利。
清明節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樣,把這種傳統文化發揚下去。“清明時節雨紛紛”,看,下雨了,但來掃墓的人依舊絡繹不絕。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19
我們這里一到清明節,家家戶戶烙單餅,就連那手藝差的主婦們平時根本不烙單餅,清明這天也要馬馬虎虎烙幾張給全家人吃,這才叫過清明節。實在不行呢,也有那會來事的拙媳婦,和一塊白面,拿到手巧的嬸子大娘家去合伙完成烙餅的任務。
我奶奶就是搟單餅的高手,自我記事起,每年清明節她老人家都要搟上百張單餅。給東家嬸子搟二十張,給西屋嫂子再搟十幾張,還要給城里的叔叔,姑姑搟上二三十張……每年清明節搟完單餅奶奶就要在手脖子上貼膏藥了。即使這樣,奶奶還是樂此不疲。去年我實在心疼奶奶,就說:“今年清明咱家不吃單餅了,奶奶也不用給這家那家搟了。”可奶奶說:“人家讓我給搟餅是看得起我,說明我還有用,這是多好的表現機會,為什么不搟,搟!”你們不知道,我奶奶搟單餅還有一手絕活。把兩個餅的小面團各自揉好,兩個面團中間抹上豆油對齊一按,一次搟兩張餅,而且兩張一起烙,先把一面烙熟,再翻過來把另一面烙熟。這時,周圍邊上有了裂縫,順著裂縫慢慢把兩張餅分開,兩張又香又軟的單餅是我們全家人最愛吃的。更不用說還要在餅里卷上香噴噴的熟雞蛋,拌上鹽和韭菜沫,那鮮美的味道我能回味好幾天呢。
清明,我喜歡香噴噴的單餅卷雞,鮮美的紅燒鯉魚和肉絲炒自家菜園子里的頭茬韭菜,還有媽媽的油煎白菜卷和油榨蘿卜盒子……可是,在爺爺奶奶的心里,綠油油的小薺菜洗凈蘸大醬,又苦又澀的柳樹芽用開水一燙包上幾個包子,才是他們心中的美味佳肴。我不懂這平淡無味的東西為什么爺爺奶奶每年清明節都要弄著津津有味地吃,而且從我記事這十幾年就沒缺過這幾道必備菜,我也曾經問過爺爺奶奶:“別弄這些菜吃了,光雞鴨魚肉就吃不了,要那些沒滋沒味的東西干什么呀?”爺爺奶奶說他們就好吃這一口。有一次媽媽悄悄地對我說:“別再反對爺爺奶奶吃野菜和樹芽,他們吃的是童年的記憶。”
爺爺奶奶的童年什么樣?我不知道,但是爺爺奶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國家富強了,家家戶戶也富的流油了。現在想吃肉就有肉吃,想吃海參鮑魚也辦得到,多好的社會呀!我們小時候,一到春天吃地瓜面的餅,日子好的人家餅里卷上大蔥就不錯了,日子差點的卷上點野菜填飽肚子完事。過清明一人分個雞蛋還用手攥一天不舍得吃,每人一張白面餅,吃不飽再吃地瓜面的餅,白面太少不能管夠啊。”難怪爺爺奶奶總羨慕我們,不住的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清明真好,有風箏放,有秋千蕩,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清明怎么寫啊作文篇20
今天是清明節,沒有陽光,也沒有雨,陰沉沉的天。
外公、外婆提著鞭炮、香、紙錢等祭祀物品,帶著我一同前往我們辰溪有名的山――丹山。我的太祖父、太祖母就葬在丹山洞的山頂上。我站在山頂上,看著腳下悠悠沅江水,看著眼前依山畔水的山城,一橋架往南北,橋上車水馬龍,人們在大街小巷東奔西忙……看著這一切,我忽然覺得我的家鄉原來是這麼的美。
外公、外婆在太祖父、太祖母墓前擺放著酒、肉、糕點和水果。然后外公酌三杯酒在墓前灑成一字線,嘴里還輕輕地念著什么,我猜一定是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并保佑我們子子孫孫平平安安,幸福健康之類的話吧。之后,外公點燃香、紙。我們每人手拿三根香火,在墓前作了三個揖,最后點燃了鞭炮。
在回家的路上,我聽著從山上不時傳來的鞭炮聲,看著那山上每一座墳墓上五顏六色的燈籠和紙花,雖然它比不上桃花、梨花、油菜花來得那么自然,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們一種哀思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