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
錢學森,一個簡單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稱呼;對他來說家事再大都是小事,國事再小都是大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精選篇1)
最近,一直被一個人的故事感動著。他,是我國導彈、火箭以及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們心目中的“科學圣人”,他就是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的偉大科學家——錢學森。他的一生充滿神秘和傳奇,雖然歷史已經塵封了一些記憶,但閱讀了《錢學森故事》這本書后,錢學森的愛國之心、堅定信念和創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無法忘懷。
錢學森的身上有著豐厚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他的堅強毅力,他的艱苦樸素,他對父母師長的繾綣情懷,他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有力地顯示了他的品格、情操,無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給我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其愛國主義者的情懷。作為愛國主義典范的錢學森,愛國主義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當他身在異國、羈縻難歸時,在美國法庭上以黃鐘大呂般的恢宏聲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他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終于踏上了祖國的熱土后,他顧不上洗去一路的風塵就投身到了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中,這位享有國際威望的大科學家,以一個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穿行在風沙彌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發了“兩彈一星”,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錢學森的業績對于我——一個普通的國家公務員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從他身上使我對“愛國”這兩個字的理解由模糊變得逐漸清晰,愛國,就是要把祖國放在心間,以祖國利益至上;愛國,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奮發向上,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愛國不僅是一種心情,在落實為實際行動的過程中更需要一種堅定的信念。錢學森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幾十年來,他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始終把愛祖國、愛人民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覺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都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在研發“兩彈一星”的過程中,條件非常艱苦,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他始終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為新中國軍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我也從一次次的嘗試中明白了堅定就是一種信念,在動搖時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現在,從錢學森的故事里我更體會出堅定這個詞語的新解:執著地做事、為民族做事、為祖國做事!
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精選篇2)
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本是可以作成史詩的。
加州理工,馮卡門,噴氣式飛機,隨便拎出一個,都是世界航空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勒令遣返,無端扣押審查,戰俘交換,隨便抽出一個頭緒,就可見二戰結束后冷戰的漫天陰霾;國家領導人前的軍令狀,近乎白手起家建立航空工業,大漠深處的兩彈一星工程,隨便一個,都是這個國家成立之初如履薄冰的步伐。
激蕩的歷史風云慢慢遠去,留下一個中國男子的內心坎坷掙扎。一個秀麗杭州的聰敏孩童,庚子賠款留學的青年才俊,加州理工,全美也就是全世界航空屆的佼佼者。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上一路狂飆突進,知道突然而至審查迫害讓一切戛然而止。
而后,現代都市里貴族西裝換做大漠深處中灰暗中山裝,連手插褲兜也換做以手撐腰。以前加州理工校園里那個上課不屑言語,一黑板一黑板書寫公式的嚴厲冷酷錢教授換作了聽不懂還會重新來一遍的錢院長。
面對豎立著的東風二號導彈,在心底里默念對美國同行的告白:這就是我種的蘋果樹。回國多年后面對美國受獎邀請時,以美國欠他一個道歉作為拒絕理由時,依然可見他那一身的傲氣,正如年輕的他向夫人求婚時,只說跟我走這么一句話。
刻意壓低的講話音量,總顯濕潤的眼眶,是美國夢想破滅后的隱忍,還是家國情懷深沉的愛?
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精選篇3)
前不久在西安市舉辦了第29九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書山書海中我發現了《錢學森》這本書。爸爸曾經告訴過我,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被美國人稱為可以抵上五個師的人。我很想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于是我就買了這本書。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漸漸的我被錢學森爺爺的人生經歷所吸引。這本書從錢學森爺爺的出生開始寫起,講述了他曲折的求學經歷,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去美國留學,在國外經過努力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當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爺爺放棄了國外的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后他為我國“兩彈一星”工程和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讀完這本書我被錢學森爺爺的愛國精神所深深感動了。他在美國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在聽說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立即準備回國,即使在收到美國政府阻攔甚至是種種迫害,也從不動搖回國的信念。回國后他不計較個人名譽,甘心默默無聞的為國家的國防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
我現在是一名小學生,一定要向錢學森爺爺學習,擁有一顆愛國之心,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少年強則國強,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的強盛增光添彩!
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精選篇4)
最近,我讀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傳記《錢學森故事》,這給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感動。書中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這與他身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是密不可分的。
在得知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立刻的要求回到祖國。美國ZF設下的重重關卡根本無法阻止錢學森回到祖國的渴望。為了回國,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他多次接受各種審問,被特務隨時跟蹤,甚至成了南太平洋島上的無辜囚徒。但他義無反顧。錢學森機智地與特務周旋。在美國ZF問及錢學森忠于什么國家時,他義正言辭地回答:“我是中國人,當然忠于中國人民!”
錢學森就是這樣堅定地熱愛著祖國。在美國,甚至他的夢里都是祖國的身影。而回到祖國后,他報效中華,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因他而掀開了鴻篇巨制的序幕。
像錢學森這樣熱愛祖國的人還有很多。
《錢學森故事》帶給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愛國主義者的情懷及其鑄就的精神高地。作為愛國主義典范的錢學森,其精神化作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地,成為一種象征,而值得永遠學習。什么是愛國主義?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這就意味愛國是一種情結,是一種價值觀念,是檢驗一個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我們完全可以肯定,中國越是發展,越是需要錢學森那樣的愛國主義精神。一部中國近代史充分證明,一個國家的興起和沒落,一個民族是否贏得其他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賴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賴于整個民族形成強大的內聚力,也就是說中國要走向世界,需要經濟的強大,但是一個民族沒有了精神,有肉無骨,即使表面再強大,都不能抵擋外部的輕輕一擊。這也是弘揚錢學森愛國精神的時代意義和價值所在。所以,當我們真正讀懂錢學森的人生價值觀之時,也便認清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同時找到了成就人生的途徑。盡管錢學森已經登上時代的巔峰,讓人仰視而難超越,但不失向其學習的重要。因為,我們學習英雄雖然不能復制和成就一個新的英雄,但至少讓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而失去方向感。這大概就是我們讀《錢學森故事》,學習錢學森精神的意義和價值所在。錢學森一生所蘊涵的深刻的歷史啟示,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教育。例如,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就有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尤其在民族危亡的關頭。百年來的中國飽經苦難,生于憂患的錢學森的生命軌跡必然與民族的歷史緊密相連。黨和祖國的需要就是錢學森的選擇與責任,也應當是我們的選擇與責任。又如,中國的科技的發展必須要走自己的道路。錢學森1955年歸來,幾乎經歷了新中國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力尚弱的情狀下,集中全國之力,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家,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科技發展之路,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錢學森愛國的事跡簡介(精選篇5)
錢老在當今中國享有崇高榮譽與地位,在大眾的心目中也無疑是最神圣,權威的,人們敬仰他,總以一種仰望的姿態去靜靜的看他,看著錢老的各種突出成就與貢獻,就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無疑他給人感覺是最完美的,即使在許多公開的照片中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是仍然有一種令人無法親近的感覺,原因何在,因為太太偉大了,他的經歷如史詩般的傳奇,只能留給后人無盡的景仰。然而如果看看他的學生時代的經歷,可能對我們學生來說更顯得親切些。
錢學森生活在混亂的民國年間無疑是不幸的,然而他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世代簪纓的家有無疑是幸運的。我想如果大部分少年回顧一下童年時的生活,就應都能夠感受到家庭教育對自我之后成長的影響,尤其是父親的教育,對我來說兒時父親在床邊講故事的情景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錢的父親無疑是最成功的父親了,他對錢的教育是既嚴格又寬松的,說嚴格是因為錢的父親對錢的個人生活習慣是相當嚴格的,比如說每一天早上他都會站在門口檢查兒子的衣著是否整潔,書包是否整理的井井有條等。放學回家后也會督促兒子把衣帽,書包放在規定的地方,也正是由于這些小時候養成的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使他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構成一絲不茍,嚴謹仔細的作風。而在學習教育方面,錢的父親則無疑是最寬松的,他從不硬性的向兒子灌輸常識,而只是喜歡激發兒子的好奇心,鼓勵兒子追求自我的興趣愛好,全面發展,而絕不像如今的家長逼著孩子上什么各種補習班,我想大部分孩子肯定對錢學森的所受的教育就應很是羨慕吧。
錢老在學校時絕對算是一個好學生,他安靜、規矩、愛好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異,是當時大家公認的好學生,這樣看起來是極有可能成為書呆子的,但顯然錢并沒有成為書呆子,他確實是酷愛讀書,但他并不拘泥于課本,他個性愛思考,能將所學靈活運用于實際,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他在與同學們比賽扔紙飛機時,他的紙飛機總是飛的最高最遠,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觀察思考,聯想運用物理學知識,多次試驗,從而找出疊紙飛機的技巧。這雖是一件小事,但卻可看到他從小就養成的勤于觀察思考習慣,并不像此刻大部分的學生學習只是為了對付考試。但是錢的大腦思考卻顯得并不規矩,他努力理解著那個時代的各種先進、進步、科學的思想,完全沒有被那個時代所蒙蔽,正是科學成為少年錢學森前進道路上的明燈,而愛國則是他終身奮斗不懈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