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吧;那么大家知道哪些受助學生優秀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篇1
2007年9月,衣著樸素、靠辦理貸款入學的邵琳琳就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后經了解,得知她來自山東菏澤的偏遠山區,父母以務農為生,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在上學,父親因患腦溢血,造成了后遺癥,勞動能力低下,吃藥打針是家常便飯,父母微薄的收入難以支付家中巨大的支出。邵琳琳為了節省家用,經常每頓都是一個饅頭加一點咸菜充饑,自卑情緒嚴重,數度產生退學的念頭。細心的班主任老師通過與她多次的談心,認為她符合貧困生的認定條件,后來經過班級同學的民主評議,順利的被認定為家庭經濟特殊困難學生。在隨后進行的國家助學金的評選過程中,邵琳琳經過個人申請、民主評議獲得了國家一等助學金,這對家境貧寒的邵琳琳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的一件事。
自強懂事的邵琳琳信奉一句話:“自己可以改變以自己”。她堅信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何態,只要想改變自己,那就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節假日、寒暑假,當別的同學回家與父母團聚或外出旅游的時候,校內勤工儉學基地、超市、電子廠里都有邵琳琳埋頭苦干的身影,大專三年的時間,她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還常常把打工所得的節余寄回家中。
無論課余時間打工的時間多么緊張,邵琳琳在學業上卻沒有絲毫的放松,每天天天剛亮她就起床了,借著清晨的陽光開始了晨讀。晚上10點,在教室樓管大爺的催促下她才回到宿舍。付出終究會有收獲,在校期間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位列班級第一,先后獲得學院“秀學生標兵”、“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并在大二大三期間因成績突出、表現優異,先后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0年3月,專升本考試成績公布,邵琳琳被棗莊學院錄取,她深知這只是開始真正人生的第二步,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再接再厲。克服了從高職院校到本科院校學習、課程等方面的種種落差,她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刻苦學習,第一學期末的考試中,她的成績就從倒數一躍成為班級第二,但她并沒有因為一次的成績而驕傲自滿,反而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了。在打工的間隙都要拿出課本學習,并從此將第一名的成績保持到畢業。她認為命運是公平的,雖然自己的出身和家境無法選擇,但努力卻可以改變今后的人生軌跡。在棗莊學院期間,她先后被評為:優秀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并多次獲得學習優秀獎學金。2012年6月,邵琳琳如愿接到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通知書。
回顧幾年來的求學歷程,家境貧寒的邵琳琳感觸頗深,是老師的愛心和國家對于貧困的學生的資助政策,讓她從瀕臨退學的境地中逆流而上,最終成為了某一領域的優秀成才,她的成才成長凝聚了太多奮斗的汗水和滿滿的關愛。一路走來,她始終堅信:生命因搏擊而精彩,奮斗就有希望!
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篇2
我叫于海紅,出生在一個美麗的村莊,山東省膠南市大場鎮魏家灣村,家中有爸爸、媽媽、姐姐、和我。原本就普通的家庭,全靠父親一人種地來維持生計。姐姐因中學時期患病住院,花去家中大筆開銷,從此我的家庭像一臺不能運行的計算機,停滯不前,母親的身體也不好,只能在家中幫忙做簡單的家務。這些已經讓當時高中的我心里帶著極大的壓力,每次到周末,我就坐上回家的班車,幫助父親下地干農活,看著父親原本就瘦小的身軀,經過多年的風霜雨露,變得更加的滄桑。
想起兩年前,經過高中3年的努力,我不負家人的厚望,帶著全家人的夢想,我終于考上了大學。但是偏偏在這時,我們家中的頂梁柱卻倒下了。父親在醫院查出患有重病,必須經過手術的治療才能恢復。平時省吃儉用的父親,生病連去醫院打針都不舍得,就靠死扛撐過去,可是這次不行了,我害怕了,我哭著央求父親去醫院手術,我說要是你倒下了,以后家里怎么辦。可是昂貴的醫藥費讓全家人犯了難,媽媽到處去親戚家借錢,東拼西湊的將父親的手術費用湊齊,給父親動了手術。看著等來的錄取通書,高昂的學費卻讓我們一家更強烈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我考慮到家里的實際情況,我原打算放棄繼續求學這條道路,早日參加工作來減輕父親的負擔,貼補家用。但是父親通過自身的經歷,深切體會到了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只有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家里的生活狀況。父親說就算借錢也要上大學。我仔細的看了錄取通知書里的內容,慶幸的是,里面有一條這樣的內容,家庭貧困的學生可以申請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我急忙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家人,還在醫院養病的父親,也在臉上掛起了笑容。這可是解決了我上大學的一個大問題。我帶著所有的手續辦理了助學貸款,就等著開學。
多虧了我的父母、親戚,朋友,我得到了和別的孩子一樣的機會,來到了美麗神圣的大學,坐在這明亮寬敞的教室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大學的第一年里,我申請了貧困生,向老師及同學介紹了家里的情況,我很幸運的獲得的國家一等助學金,這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也因為這些資金,對我的學習和生活有了很大的幫助。在第二年里,由于我吃苦耐勞,學習刻苦,榮獲了國家勵志獎學金。正因為這些幫助,讓我對我的大學生活又重拾了信心,我深知這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我省吃簡用,化壓力為動力,化愛為能量,無時無刻不在努力著,各門功課均達到優良水平,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熱心幫助同學,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我的家人寬慰,用良好的成績來回報幫助過我的親人和朋友,來回報國家和社會。
在學習課余,我積極去校外找兼職,通過給奶茶做促銷來賺取生活費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辛勤的工作不僅讓我得到了鍛煉,增強了和他人溝通的能力,還讓我獲得來年的生活費。在我的內心里十分感激曾經給予我幫助的領導和輔導員老師。
如今,黨和國家的政策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這讓像我這樣的學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滿懷熱血感謝黨和國家對貧困學生的關心。我十分感謝各位領導對我的幫助,使我能完成學業。
同時我又給自己定下了更遠大的目標: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會一如既往的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講真話、辦實事,不求轟轟烈烈,唯求踏踏實實的工作和學習作風,力爭做一名對社會有益,工作出色的優秀大學生。
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篇3
周魯予,女,中共黨員,教育學院2016級教育學本科6班學生,曾擔任班級班長,先后榮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二等獎學金,多次被評為“模范學生干部,曾被評為2018年“河南省三好學生”。
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始,夢想的種子就已經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成動力。學習上,她腳踏實地,銳意進取,以優異成績通過了英語四級、河南省就業創業GYB培訓、三級心理咨詢師和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多次獲得獎學金。工作上,她是同學們的好班長,更是大家生活和學習上的好朋友。她不僅嚴于律己,以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人,而且積極帶領班級同學參加各項活動,所在班級先后獲得“先進班集體”、“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
為了實現自身全面發展,許多課外活動中都能看到她活躍的身影:在校第七屆心理情景劇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在河南省第二屆“豫創大賽”創業創新大賽創新組中獲得“二等獎”,在首屆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志愿者”……此外,她還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多次參與實踐活動,曾去信陽市貧困縣為留守兒童做沙盤游戲心理輔導,在羊山新區幼兒園舉行心理服務活動,多次參加為留守兒童和老人送溫暖活動……
四年的大學生活,她收獲了優異的學習成績,向上的生活心態,突出的工作成果……她相信,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曾經的過往鑄就每一個嶄新的今天,她將繼續在感恩、奉獻和進步中漸行漸遠。
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篇4
王孟菲,女,共青團員,文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本科12班學生。現任大學生藝術團團長,曾先后擔任廣播電臺播音員、社團聯合會文藝部干事、社團聯合會文藝部部長等職務,獲得了“優秀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團學先進積極分子”、“優秀播音員”等榮譽。
學習上,她秉承著“勤學、篤行、求真”的理念,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身到各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的學習中,綜合測評名次靠前,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她如魚得水,幾乎參與組織了學院所有大型晚會,多次參加省級校級各類活動比賽,并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河南省文學社團聯合會的論壇中獲得“優秀表演者”榮譽,獲得了一致好評;組織和策劃了“社團文化節開幕式”和“社團情文藝晚會”、“2019喜迎新生晚會”;多次參加“社團文化節閉幕式”、“五四100周年晚會”等活動,獲得了很高的人氣;曾在第六屆點金杯說課大賽中獲得“三等獎”,在第二屆“品味經典”紅色誦讀比賽中獲得 “先進個人獎”,在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閉幕式中獲得“優秀組織者”稱號。
前路無止境,奮斗更無止境。“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要在不斷提升自己,打牢文化基礎的同時,也要記得把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她說,“在未來,希望大家的路能越走越寬廣!”
受助學生優秀事跡范文精選篇5
邱海燕來自農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家里還有一個在讀中學的弟弟。家庭貧寒的她,在生活中自立自強,把家庭的壓力變成學習的動力,遇到挫折時“威武”不屈,愈挫愈勇。她連續三年綜合測評年級第一,獲得“國家獎學金”,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曾被學校多次評為“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生標兵”等榮譽稱號,2011-2012學年度榮獲學校一等獎學金,2012-2013學年度榮獲學校“校園十佳身邊榜樣”稱號。積極參加學生會并擔任藝術系秘書處秘書長,工作中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為同學服務,替老師分憂,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干部。她還為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參加學校“放飛心靈”心理健康協會,憑著自己的努力,擔任系秘書部部長及院心理協會的會長。
她用樂觀和堅強譜寫著別樣精彩的篇章,讓每一個抱怨過生活的人自慚形穢。她,為家長憂,為學業慮,為自己拼,為未來搏,她用堅強的意志和不移的信念,給寒門學子塑造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在生活中,她與父母相攜相持,同甘共苦,樸素節儉,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尊敬師長,并在平時積極和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在寢室里,能和室友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在學習時,態度端正,勤奮刻苦;在工作中,踏實肯干,認真負責;在思想上,志存高遠,自立自強。她是一名志愿者,并以高度的熱忱投入到事業中。她為學時,一絲不茍;為善時,一力不留。她就是以這樣一顆赤子之心,做人、做事、做學問。
大學三年的生活更讓她明白了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而是作為一個人的成長。成長的集中體現便是在觀察、思考和摸索中確定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并同時把這種理想提升為素質和能力。她懂得:榮譽,既是終點,又是起點。不管曾經取得怎樣的成績,都只代表著過去。不能因為一時取得好的成績而驕傲,也不能因為成績一時不理想而氣餒。所以,心中應該要有更高的追求,才有繼續向前的動力。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多優異的成績,才能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剛剛踏入社會的她更有深的感悟。有人說,回報社會是長大以后成為一名科學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研究做貢獻,有人說,回報社會是長大以后做一名有用的人,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奉獻,也有人說回報社會就是學雷鋒做好事。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回報社會,什么是真正的回報社會呢。八方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她個人意見是,真正的回報社會是不求功利,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她激勵自己的座右銘。她說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常警醒自己,要時刻的感恩,懷著感恩的心,努力學校專業知識,珍惜時間,努力拼搏,立志成才,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在工作實習中,不時的會有無償獻血的活動,看著那“無償獻血,感恩社會”的標語,看著那忙碌的工作人員,看著那些邊抽血邊說笑的大學生,她都會義無反顧的跟他們一起排隊去獻血。即使獻血會讓本來體質不好的她虛弱好幾天,即使會讓她感到有些難受,但是想著,會因為她一個人的獻血,而讓其他需要血的人得到幫助,她都會積極地加入。
不僅如此,自進入社會的她更加懂得人要常懷感恩之心。她時常利用節假日參加所在社區組織的實踐活動,去孤老院看望那些老人,陪他們聊天,搞表演,幫老人們處理一些生活瑣事,讓老人們不感到孤單,內心充實。每當看到老人們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她的心也跟著充實了許多。她說“在社會實踐中,自己受到了教育、收獲了成長。更為重要的,也在奉獻的過程中彰顯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昨天和今天的榮譽已隨時間的前行而終將成為歷史,只有學習才代表將來。每一盞熄滅的心燈后面,都有一個令人感傷的故事,而點亮那盞燈,有時候只需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獎學金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既是一種榮譽,是對自己曾經努力的肯定,又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對自己將來的奮斗期望。如果我們都不忘點亮身邊的一盞心燈,那么這個世界將會充滿希望和光明。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將始終踐行優秀的學習作風,向身邊優秀的榜樣學習,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畏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不斷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