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
景海鵬,男,漢族,1966年10月24日出生,山西運城人;你是否在尋找“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精選篇1)
“我宣布,神舟十六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當看到電視大屏幕這一刻的畫面時,景海鵬的母親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在山西運城鹽湖區景海鵬家前的廣場上,一起觀看發射直播的當地干部群眾也紛紛起立歡呼,揮動著手中的五星紅旗,為這位家鄉的“航天英雄”感到發自內心的驕傲,為祖國航天事業的又一次成就感到振奮。
廣場兩側,兩條條幅對聯高高掛起:“四度航天,景耀海鵬強國運;百年筑夢,城傾歌舞抒豪情?!辫尮囊魂囮図懫?,喜悅的氣氛彌漫到整個城市。
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準時發射,這是航天員景海鵬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景海鵬1966年出生于山西運城。讀高中時,他偶然在學校報刊欄里看到空軍飛行員的照片,令他羨慕又景仰,飛行的夢想由此萌生。接著,夢想“開花”,2008年到2023年,景海鵬一次又一次地向“夢想”沖鋒。
“昨天晚上,我父母一晚上激動得睡不著覺。今天一大早就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發射直播。”景海鵬的妹妹景艷芳說,家里擺滿了蘋果、櫻桃、西紅柿等水果,這些看起來有些“喜慶”的水果,也寄托了家人對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的美好祝愿。
在景海鵬家中,墻上懸掛著滿滿一排的照片,有景海鵬每一次出征的照片,也有與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時刻。正如景海鵬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軍功章有家人的一半。
景海鵬的父親景靠喜與母親王珍玲今年80多歲了,但仍然時刻牽掛著兒子。“父親手上戴著一個日歷表,每一次我哥有任務的時候,他都算著時間,一天一天計算?!本捌G芳說,“與之前幾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是第四次‘飛天’了,相比之下,家里人沒有最開始那么緊張擔心了。因為都清楚,咱們國家的航天技術是越來越成熟了?!?/p>
2016年,景靠喜家庭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景艷芳介紹,父母曾告誡景海鵬,始終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農家子弟,不要忘記家鄉的養育恩情,要把榮譽當成動力,為國家多作貢獻,為航天事業再創輝煌。
當記者問到,上一次與景海鵬聯系是什么時候,景艷芳和景海鵬的弟媳婦劉風柳都想了一會兒。接著,有些心疼地說:“好像是過年吧?再上一次是中秋?他太忙了,我們父母也從不主動聯系他,怕打擾他。我們兄弟姐妹,也是逢年過節通過短信問候一下。正如他所說的,四年多沒有回家了?!?/p>
在29日11時,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在發布會上,景海鵬的家人才了解到,景海鵬又要“上天”了。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場勝仗?,F在每天要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這已經成為我的標配了。”57歲的景海鵬在發布會上的發言,讓許多人年輕人都感到佩服。
對此,景海鵬家人表示:“我們其實也很佩服、驚訝。上一次他回家時就給我們透露過他的訓練強度。還開玩笑地問我們兄妹幾個,現在還能做幾個俯臥撐?”景艷芳笑著透露:“其實我們兄妹幾個之前都是練體育的,但是我哥尤其喜歡,那時候籃球就打得很好?!?/p>
這一次,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任務將持續5個月。景海鵬家人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送上滿滿祝福:“祝這次飛行任務圓滿、順利!希望海鵬能夠順利完成國家交給他的任務,等到任務完成,我們在家等著與他再團聚?!?/p>
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精選篇2)
在中國航天史上,乘“神五”飛出地球的楊利偉是第一位天空人。作為楊利偉的隊伍和好朋友,景海鵬那時還不為人所知。直到“神六”發射時,與劉伯明搭擋的他成為第二梯隊成員,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關公故鄉出了一個名景海鵬的航天員。
記者至今仍然記得,“神六”發射的前夜,景海鵬的家人在東楊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電視的場面。當時,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兩位老人,海鵬的弟弟海龍也帶著妻子和女兒回到家里,加上海鵬的妹妹艷芳一家和一些為他們高興趕到的鄰居。景海鵬老家是熱鬧非凡。
后來,看到兒子沒有成為“神六”上的航天員,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興?!皼]有用上第二梯隊,說明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先進可靠。我相信“神七”發射時,兒子會更神氣。”而這一預測果然說中了。這次“神七”發射,景海鵬成了正選的3名航天員中的一個。他是山西當之無愧的第一個太空人。
從1993年選入國家航天員大隊后,景海鵬只會過兩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鵬的兒子還很小時,他匆匆忙忙趕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會到運城老家。
景海鵬的第二次回家,是20_年。那時“神六”已成功發射并返回,他雖是第二梯隊人選,卻已被大眾媒體放大成了幾乎婦孺皆知的大名人。聽說他回到運城,記者還專門趕去見他。晚上在景海鵬住的弟弟景海龍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單元樓客廳,記者還與一身戎裝,話語不多卻英氣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運城的影響記錄。
因為訓練的任務重,景海鵬第二天就和妻子、兒子匆匆返回北京,滿打滿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僅很少回家,連電話都很少打。對此,景靠喜、王珍玲兩位老人卻絲毫沒有抱怨兒子的意思,一直夸他們的三個兒女都很孝順和成才。景靠喜還嫌王珍玲有時念叨,嚷人似的說:“咱海鵬是國家培養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給家里打電話?!?/p>
景海龍作為弟弟,平時也很難與景海鵬有聯系。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和哥哥的通話次數都十分有限。多數的時候,是哥哥給他發短信,要他照顧好父母,注意兩位老人的身體。而從去年后半年到現在,進入訓練的哥哥沒有和他同過一次話,也沒發一次信息。他發的信息也沒有回復。他說,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則說海鵬一直給她寄錢。按海鵬的說法,是海龍在老家照顧兩位老人,他不能讓弟弟在經濟上受屈。每年,海鵬都要給父母寄上四五千元,進入準備上“神七”的封閉訓練后,海鵬不能與家人聯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張萍就安排給公婆寄了一次錢。去年海龍買新房時,盡管告哥哥款已夠用,海鵬過意不去,仍然寄回一筆數目不算太小錢。
景海鵬最后一次和家人聯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當時將電話打在東楊家卓村老家,在問了父母的身體情況后,提醒父母別忘了在第二天晚上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接電話時,景靠喜心里雖想知道這次兒子是否會上“神七”,又明白兒子不會告訴他。最后,他只是說兒子不要操心他們,好好訓練,一旦有任務,就一定能圓滿完成。
最近一個月,隨著“神七”發射日期的越來越近,不斷有來自各地的記者采訪景靠喜、王珍玲兩位老人,景海龍也是應接不暇。得知兒子是“神七”航天員的熱門人選,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興。看電視,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臉慈祥的景靠喜說,“神六”時兒子未能上天,自己當然希望此次他能夠一償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們都高興,這是國家對他的考驗,希望他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精選篇3)
景海鵬1966年10月出生,在本村上的小學、初中,高中時,先是在安邑中學,后來為考上飛行員,又轉到離家較遠的解州。在解州中學,他被招收為飛行員。
景海鵬的母親王珍玲至今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情景。那年兒子初中升高中,因為中考成績不錯,海鵬被解州中學錄取。解州中學離家三十多公里,當時是運城地區的重點中學。
“那時家里實在太窮了。海鵬要到解州中學上學,就必須住校,肯定就要上灶。而上灶,家里肯定花不起錢!”
“做父母的,肯定都不想耽誤孩子的前途。我和他爸商量后,想讓海鵬去離家比較近的安邑中學。安邑離家近,可以不時地回家來吃飯,還可帶上干糧在學校吃。”
“海鵬很聽話,在安邑上了學。沒過多長時間,他又來說服我們,堅持要去解州。后來看說服不了我們,就自己拿上行李,頭也不回走著去了解州。當時還下著雨。”
“在解州,懂事的海鵬知道家里緊張,從不亂花一分錢。就連回家,他不是選擇走路,就是蹭有自行車的同學順路車?,F在想來,不是去解州,海鵬就不會選上飛行員。而不是飛行員,也就根本沒有當航天員的機遇。”
話很少、特懂事、很要強、有主見。這是表兄楊海泉對景海鵬的評價。楊海泉比景海鵬大一歲,兩人不僅是姑舅關系的表兄弟,還是小學和初中時的同班同學,玩伴。楊海泉如今是東楊家卓村的人物,在村里的南面建了一個相當規模的釀造廠,有好幾部汽車。但提起表弟,楊海泉卻滿臉都是佩服,念叨海鵬從小就是他倆的主心骨。
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精選篇4)
景海鵬不算是高個子,現在也就一米六八的樣子。但記者走訪他的親友同學時,大家卻都稱他是難得的打藍球好手。
海鵬的小學老師王天樂回憶,海鵬打小就特別喜歡打籃球,從小學五年級起,就是學校的籃球隊隊員,打藍球的技術和水平是同齡中最棒的。”
景海鵬弟弟景海龍說,性格靦腆的哥哥最癡迷于打籃球。小時候,哥哥就在他們家老屋的墻壁上,劃了一個表示藍筐的圓圈。后來,又安上一個鐵絲圈代替,一有空,哥哥就在家里練習投籃。
景海鵬小時候的伙伴王金星也說,自小景海鵬就好勝,打籃球從不愿意服輸。“打得好,投籃很準。”
表哥楊海泉一直和記者多有接觸,平時一說起表弟景海鵬,他肯定要說海鵬最擅長打藍球。“海鵬到初中后,因為個子不高,海鵬沒有入選籃球隊,但一有機會,海鵬就想法展現自己的籃球特長,后來硬是靠著韌勁當上了隊員。后來不管上高中,還是在部隊,海鵬都一直是籃球隊的一號主力?!?/p>
“海鵬好運動!”景靠喜說起兒子,也是離不開藍球:“海鵬當上航天員后,也是航天城里打藍球技術最好的,老是頭號選手。海鵬能成為航天員,肯定和他平時愛打藍球有關。從小到大,海鵬一直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從沒有抽煙、喝酒等不良嗜好,身體一直很棒。”
“海鵬好運動,影響了二兒子海龍和女兒艷芳也都好運動?,F在回憶起來,兒女三個從小身體都很好,都只是偶爾有頭痛感冒,從來沒有生過大病。”
景海鵬英雄航天員事跡(精選篇5)
三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
他們是歷史造就的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三晉大地的火炬,他們的名字就是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這里是《山西話》特別節目——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之三晉英模,今天我們來聽“三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
景海鵬出生后,舅舅為他取名為“海鵬”,希望他像鯤鵬一樣翱翔藍天。上高中時,他偶然看到一張飛行員照片,萌生了“我要當飛行員”的志向。1985年6月,景海鵬如愿考入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1991年6月,景海鵬被分配到南京軍區空軍某部,成為一名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6年得知選拔航天員的消息后,已經當了13年飛行員的景海鵬,又開始憧憬“力爭成為一名航天員”。1998年1月,景海鵬如愿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1998年1月進入北京航天城時,景海鵬已經31歲了。為了訓練,景海鵬每天6點半起床,8點開始訓練,一直到中午12點。午飯后又從下午1點訓練到6點。晚上還要寫當天的總結和安排第二天的訓練。那10年,他晚上12點前幾乎沒有休息過,不僅舍棄了許多愛好,而且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聚會,沒有陪父母過過一個春節,也沒陪妻子逛過街。正是這艱辛的磨礪和錘煉,讓他一步步完成了從飛行員向航天員的蛻變。
“堅持,堅持,再堅持,沒有捷徑,堅持是唯一的選擇。”這是那10年教給景海鵬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2008年5月,景海鵬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乘組,任務分配為03號返回艙值守航天員。9月25日,景海鵬搭乘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十年一夢,一朝得以實現。
9月28日傍晚,神舟七號飛船圓滿完成所有任務,返回艙安全著陸,順利返回。
景海鵬曾經說過:“2008年我的飛天夢想實現后,我就把新目標瞄上了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夢想又一次實現后,很多人問,你還訓練嗎?我就笑說,不訓練我干啥?因為我的下一個夢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備戰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苯K究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讓這個黃土地養育的三晉男兒如此地執著這份有風險的飛天職業呢?景海鵬給了所有人最完美的解答,那就是——回報祖國。他說過:“我一個農村娃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都是國家培養的結果,我要回報國家。可怎么才是回報國家呢?就是多執行任務,把所有在地面實現不了的,通過航天員在太空實現,從而造福全人類。”
2012年6月12日,景海鵬入選神舟九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乘組,并當選指令長。景海鵬不僅要確保成百上千個指令準確無誤地發送,還要組織各類實驗有序開展;不僅要嚴格執行飛行計劃,還要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高效愉悅地在天宮一號中工作生活。這次飛行的時間更長,在軌操作更多,人員也比執行神舟七號任務時多了一個,對乘組的身心素質、工作能力、任務規劃等要求也更高。
經過刻苦訓練,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景海鵬、劉旺、劉洋通力合作,圓滿完成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已兩度飛天的景海鵬并未停止高標準學習訓練的步伐。2012年神舟九號任務結束后,4年的時光在景海鵬從未間斷的勤學苦練中匆匆而過,等到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進入人們的視野時,即將50歲的他赫然在列。過硬的素質、豐富的經驗、完美的成績,讓景海鵬在大家敬佩且信服的目光中順利入選飛行乘組。
還會不會再飛?三次飛天的景海鵬不止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每次他總會說:“作為一名航天員,我會時刻準備著接受祖國的再次挑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