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記錄下自己在觀影過程中的情感和思考,并將其與他人分享。如何寫出優秀的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1
看完熱血教師,我感覺到克拉克教師的偉大,他的無私付出精神,對工作的熱情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當然感觸深刻的還是那一幫學生。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優秀,并且都有本事成為優秀生。只是缺少了克拉克這樣的教師,孩子們無意間被扣上了“搗蛋鬼”、“差等生”……的帽子。正因為如此,孩子們能夠說是自暴自棄,做了名副其實的“搗蛋鬼”。整天以整倒教師為樂,根本無心學習。寫到這兒,你們看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有點“搗蛋”?當你亂給他扣帽子時,他就會故意叛逆而不聽從于你呢?
每個孩子都有本身的優點,我們要發現孩子們的優點;對于缺點,則需慢慢引導并改正。以前總是看到別人家孩子成績優秀。其實自家的孩子也有優點——關愛長輩。外婆生病了,他會主動關心外婆。孩子與我一同游玩熔洞,孩子時不時提醒我當心,還不斷回頭看看我。這就是我孩子的優點,感悟晚了嗎?
整個影片以55條校規為線,把大家們緊密串連在一齊。規矩固然重要,這也不是一味逼孩子們遵守。得經過實踐讓孩子們明白不遵守規矩的不良影響,甚至后果,讓他們自我去體會去發覺。克拉克教師經過一個孩子插隊而全班都不能按時吃飯,讓孩子明白遵守規矩的意義:因為“We are family!”這讓我們明白在今后教育孩子上,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改變自我,學習克拉克教師的做人做事態度。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2
學校要求每位黨員同志觀看美國電影《熱血教師》并寫觀后感。說實話,當剛接到這個任務時,心里還有點抵觸情緒,覺得自我當班主任,教學,最近又在準備十分鐘片段教學,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做這件事。周末,放下手邊的工作,在網上和兒子一齊觀看了這部電影。觀看完此片后,我深深被這位熱血教師的事跡所感動,兒子也不由的贊嘆,還天真地問:“媽媽,你有克拉克教師這么偉大和勇敢嗎?”我回答說,“媽媽自愧不如,可是媽媽會努力做一個像克拉克那樣優秀的教師。”
影片中有三個情節引發了我的思考,我也在不斷問自我,如果我是克拉克教師,我會怎樣做?
第一個情節引發我思考的是:克拉克是連續四年成績第一的教師,就在原學校為他舉行慶祝活動的時候,他卻毅然選擇離開。他已經把事業做到了巔峰,為什么不留下來享受光環呢?傻嗎?我問自我:如果我在他這個位置,我會怎樣辦?我可能繼續留下來,因為原先的班級,我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夠了。因為之前的努力,學生的成績也可能一向不錯。或許我也選擇離開,由于原先的成績,有更好的學生向我拋來橄欖枝,我能夠得到高就的機會,又能夠給自我另一片的天地,也是勇于向自我挑戰的表現。不斷成功又不斷放棄,并且享受這種成就感;可是我們世俗中人又有幾人能做得到呢?誰敢啊?萬一失敗了怎樣辦?別人會嘲笑的!放著嘴邊的肥肉不吃卻去找骨頭,什么樣的話都會蜂擁而至,鋪天蓋地!令人無法招架!人言可畏啊!想起我的啟蒙英語教師,剛畢業時在我們那個學校干得不錯,兩年后自我申請到偏遠學校支教,一時間閑言閑語四處傳播,幾乎每個人都說她好傻,還好她此刻的發展還不錯。
第二個情節引發我思考的是:當羅恩到處找工作,最終在一個很差的學校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別人不要的也干不下去的工作。他苦苦請求校長用他,結果校長帶他參觀,介紹班級時,校長給他介紹一個普通班,而他卻注意一個亂班差班,校長覺得不可思議:那是沒人要教的班級。他說就因為沒人教,那讓我教吧。如果是我,我選擇去普通班,有機會跟原先的成績一樣好,還能得到別人的稱贊,多好!結果還沒上課,他就去家訪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家訪是到莎美卡家,女孩抱著一個小孩,他問:這是你弟弟嗎?女孩說:不,這是我的小孩。如果是我碰到這一幕,我會暈過去的。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告訴你,你首先對這個女孩的品質會質疑。可是克拉克并沒有,還是一腔熱血地繼續努力著。可是這個班不是一般地難教啊,學生剛開始根本不理你,自我管自我玩,你在他們眼里仿佛是一個十分可笑的人。如果是我,在那里,我已經流下委屈的淚水,黯然離開。克拉克很耐心跟他們講紀律,講禮節,再開始講語法知識,中間也經過學生的反抗,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
第三個情節,我真的很佩服他,真的很讓人感動。學生基本上軌道后,他依然家訪。一次是在克拉克為家境困難想要念書的女孩莎美卡打通通往課堂的道路時,他懷著一片善心去莎美卡家中輔導作業,卻被莎美卡的媽媽罵了一頓,第二天還到學校無理要求開除教師;家長的話十分難聽,聽到這樣的話,校長都看可是去了。如果是我,我真的為這個孩子惋惜,如果你所以把你的小孩,我除了惋惜,我無話可說,因為我問心無愧。可是應對這么可惡的家長,克拉克居然還平靜地做工作,去說服家長。
后面的情節,我想如果是我,我應當會跟他一樣吧。在喬納恩遭到毒打后離開家,當夜幕降臨時他蜷縮在街上;克拉克找到了“壞孩子”喬納恩并把他緊緊擁進自我的懷里時;還有校長公布成績,學生和家長都秉住呼吸等待著成績,當校長說出“你們的成績是最好的,甚至比優等生的班級還要高”全班沸騰了,克拉克笑了。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會和家長孩子們一齊歡呼的,因為一切來得這么不容易。
有人說,每一個孩子的本質都是純潔的、善良的,以前我半信半疑,但看完電影,我信了,因為那個偉大的教師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個真理。老實說,那個班的孩子比中國學生難教多了,至少我目前沒聽說有這樣的班級;然而教師卻用自我的愛心和智慧拯救了他們。一個好教師是不會害怕現實的考驗的,他也許會遇到許多挫折,但他從不抱怨,他有的是對自我工作方法的反思。
由此我也想到自我在麓山的三年,對于工作我是充滿了熱情并且是全心投入的,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同事的熱心幫忙和鼓勵,使我受益匪淺。年級組長張教師以往說過:36計守為上計!在三年來,我除了和正常的上班時間,我還一向堅持每晚陪學生晚自習,(雖然我僅有兩個晚自習),但我深知光付出時間是不夠的,還要投入更多的愛心與耐心,學習更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在初二階段,由于我對學生管理太嚴,期望過高,有時又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來表達對學生的關愛,處理問題時過于急躁和簡單,學生又正處在一種叛逆的高峰期,學生慢慢的疏遠我,在問卷調查中,對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我意識到自我工作的不足,及時調整自我的工作方法。此刻步入初三,我們師生的關系又恢復了以前的融洽,班級管理和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在前兩次月考中,班級排行在年級前列。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有對工作的熱情,有對學生的愛心和耐心,能夠多反思,求創新,你就能成為一名好教師,雖然不能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你能在學生的心目中得到認可和尊敬,就已經足夠了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3
影片中的倫·克拉克一出場,就看到了一名被體罰的學生——他站在垃圾桶里。倫·克拉克前去問個究竟。男孩告訴他,正因老師說他學不會,就應像垃圾一樣被扔出去。卡拉克聽后,并沒有“語重心長”地給孩子講道理,而是和男孩子做了自我說。然后似是漫不經心地說:“我很健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男孩子說出了克拉克的名字。克拉克顯得很高興:你不是學會東西了嗎?于是把男孩子從垃圾桶里抱了出來。
倫·克拉克每一年他都會告訴他的學生,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敢于做夢,勇于冒險。他是這么教學生的,他自己也是這么做的。他離開了條件極好的學校,卻要到紐約的哈林區教書,正因他們缺少教師——克拉克在挑戰自己。
克拉克來到了一所學校,他愿意教哈林學區最差的一個班。校長不放心,正因他也要成績,好的成績才能保住他的校長職位。但是,這個班已經換過6個老師了,而洲測試的時刻就在5月。
克拉克開始家訪了。胡里奧,一個頑皮的單親家庭孩子,而他的媽媽在14歲就生了他;班德莉婭,一個印度女孩兒,喜愛讀書,但是不一樣的宗教文化,也讓克拉克無語;美莎卡,一個12歲的桀驁不馴的女孩,卻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
克拉克的第一課,是把制作的“敢于夢想,勇于做夢”的牌子掛在了亂哄哄的教室內的黑板上。他給學生制定的第一條班規是“我們是一家人”。但學生并不買他的賬。
但是克拉克并不灰心,第二天,他又給學生制定了第二條班規:我們互相尊重,第三條:進出教室都要排隊。
當美莎卡插隊而不承認的時候,克拉克對她說: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要互相尊重,不能撒謊。最終,美莎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克拉克真誠地對她說:“我為你自豪。”
克拉克總是用自己的辦法去守護班規。學生就這么被馴服了嗎?沒有,他們把教室又弄了一團糟,在墻壁上寫著:我們不是你的一家人!滾回你的家去!克拉克這次又把教室布置一新,他對孩子有信心,當他們學會了所有班規之后。
但事情不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當學生不完成作業還故意向他挑戰時,他情緒失控了,他覺得自己要退縮了。但他最終,他還是選取了他的學生。
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他用了懲罰自己的方式:如果學生注意聽講,每隔15秒,他就喝下一杯巧克力奶。他用這樣的方式,上完了他的一節語法課;為了讓學生記住歷史,他把美國42位總統的故事變成RAP,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幫忙學生尋找正確的解題方法;他帶病堅持上課,暈倒在了講臺;住院期間用錄像給學生上課……他的學生被感動了,被征服了,在州考試中成績最好……
克拉克的成功,是他對孩子充分信任、充滿信心和他對夢想的追求、敢于挑戰的性格分不開的。無論怎樣頑劣的孩子,在他眼里,都能找到閃光點。他不斷地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潛能。孩子的優秀,需要老師的愛心、耐心。克拉克永不言棄,敢于挑戰自我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只要用了心去教,學生必須會優秀的。這是一部深深打動了我的電影。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4
這星期的星期五午時的班會是電影課,電影課要看的是一個美國電影《熱血教師》。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教師羅恩克拉克。這位教師我第一眼看上去異常斯文,根本不貼合這部電影的名字。隨著劇情一步步發展,羅恩教師給我帶來越來越多的感動與震撼。
他選了一個別名叫“紐約全市最差的混亂班級,這位新來的教師羅恩,他表現出了異乎常人的耐心。班上有一個名叫莎美卡的學生,這個學生有一次吃飯時插隊,教師讓她自我陪全班一齊挨餓,直到她承認。羅恩教師還耐心地告訴學生們他制定的班規。還有一次因為美卡的家庭作業沒有做好,所以羅恩教師要到莎美卡家去家訪,明白了莎美卡身上有繁重的家務時,他就幫莎美卡做家務,因為這個舉動,莎美卡的媽媽明白后要求學校開除羅恩教師。可是羅恩教師告訴莎美卡媽媽,莎美很有前途,莎美卡的媽媽最終答應不讓莎美卡照顧小孩,讓她有時間作作業。
結局是羅恩教師教的這個全市成績最壞的班,意外地考得很好。并且隨后他的學生全部考上重點高中。
羅恩教師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有著非比尋常的耐心和寬容。并且,他有著夢想,還讓學生們有夢想,并為夢想不停地努力,因為這幾點,他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熱血教師。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5
當聽到老師說要我們寫什么《熱血教師》觀后感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什么呀,要怎么寫呀?”后來才知道哦!這原來是一部電影,名為《熱血教師》。一聽到“電影”兩個字我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了,因為我的最愛就是看電視、電影了,呵呵!很爛的愛好吧!切當今社會誰不喜歡看啊!所以下課回家后我就上網開始看這部電影了。
一開始我就抱著好奇心去看,結果當電影剛放映時,我一看是外國題材的電影,我的好奇心、興趣突然下降了,真是360度的大轉變。但是為了寫論文我還是堅持繼續看不過慢慢的我被劇情吸引了,俗話說女人就是善變,雖然我不是但(這時完全可以用這個次來形容)。最后在我的笑聲和感動中看完了這部電影。
后來為了更多的了解這位教師,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羅恩·克拉克,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畢業后周游列國,23歲開始在家鄉的一所鄉村學校任教,5年后來到紐約市哈萊姆區,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
對克拉克的最初印象總覺得他是一位幽默、風趣,有點神經質的老師。但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看到了這位外表普通的教師身上的光環,他開啟了孩子們對未來封閉的心,使他們不再懦弱,不再氣餒,不再“沉淪”,而是敢于在別人否定的眼光與評語中開始做夢,敢于冒險,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而在我教育教學中,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些,所以看了這部電影后對我的觸動很大,我一直在反思自己,電影中的情節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會怎么做,帶著深深的思考欣賞著這部電影。其實我也是算是一名教師,雖然是一名小小的幼兒園老師。因從克拉克身上我看到了,身為教師自身要擁有優秀的素質和高貴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對待學生的態度:愛心、耐心、尊敬、信任,且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這最后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現實里幾乎很少看到,我想這也是電影中經常出現老師如何教育“壞”學生這一典型的一個原因吧。雖然我們班的孩子都是4~5歲的“幼兒”但是他們確實是非常的調皮,不過這也是他們現在年齡的體現和象征,可是有時候真是把你氣的哭笑不得。對待他們我總是大發雷霆,而不是像克拉克先生這樣有這么多的奇妙思想和獨特方法,我決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我也嘗試一下克拉克先生的方法。雖然孩子的年齡段不一樣,但是我會從中找到感悟到適合怎樣教育幼兒的方法。
讓我對克拉克老師對佩服的就是這些地方:老師在管理常規的過程中,始終沒有一句對學生的侮辱、不耐煩、指責的字眼,而是始終用正面、鼓勵、引導性話語告訴學生,老師愛他們,大家是一個大家庭。因為老師的言行始終是流露出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感受到了,并給予回報。為了和學生拉近距離,老師和學生打賭,他向學生學雙跳,學生向他學知識。老師用自己開始的笨拙和后來的熟練,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艱難告訴學生,他們也會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成功的。
讓我最感動的就是這一幕:為了培養學生的信心,老師在教室中擺放一個大蛋糕,插上蠟燭,用自己跳崖的事例,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老師。我想,如果學校里我們的班主任制定的班規能夠以為了他們能成為有用的人的愛心做基礎,并能詳細化,注重生活的點點滴滴,再配以耐心與堅持和正面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強制,我想我們的學生也一定能接受并遵守。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獨特的方式:巧妙生動地抓教學方法,克拉克老師想法設法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聽講的積極性、學習的熱情。為了吸引學生安靜認真地聽自己講課,他承諾,只要學生安靜地聽,每過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為了看老師出丑(嘔吐),也為了好奇,學生真的安靜地聽老師講課,當有人說話時,大家群起“噓”之。一節課下來按照30分鐘計算,老師喝掉了4_30=120瓶酸奶。難受嗎?當然難受,但是,老師讓學生看見了自己要他們學習知識的毅力和決心。為了讓學生記住美國的總統和歷史事件,老師自編了說唱,配上音樂,邊跳邊唱。當學生從驚奇、雀躍、參與中平靜下來之后,他們必定感受到了老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帶來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老師為了讓他們學習好,所付出的努力。
讓我淚盈滿眶的是這里:當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沒有忘記學生,在自己家里讓朋友幫著把要講的知識錄下來給學生播放,學生此時也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并逐漸隨著老師的熱情學習進步了許多。
老師最偉大的使命并不是聽命與領導,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愛護、發現、尊重、理解自己的學生。克拉克的55條班規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沒有按部就班地去工作,而是用自己的頭腦在思考教育,思考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當我站在講臺前的時候,所有的教育經驗其實都僅僅是參考,唯一的真理只有自己才能夠發現。
《熱血教師》描寫了那些被社會、學校、老師、同學甚至家人所放棄的孩子,在克拉克這位老師的教導下,從劣等生轉變成優等生的過程。這一部描寫一個有熱情和耐心的老師的故事,對于教育人士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所以我會把《熱血教師》這部電影推薦給我的老師們看。當然我更想告訴全天下的老師如果你們真的都能像克拉克這樣細心、耐心的對待學生,那么估計天底下你們所謂的好學生就遠遠的要比現在多的多。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6
克拉克作為一名教師,無疑是出色的。在他的一系列出色的教育教學中,其中的三個方面讓我十分佩服:
一、敢于理解挑戰。教師都喜歡聰明的學生,因為聰明的學生容易教,好管理。但克拉克卻是一個喜歡理解挑戰的教師,就像他自我說的,“敢于做夢,敢于冒險”。他自我十分明白,他在哈林小學理解的是一個怎樣樣的班級,這是一群來自社會底層、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學生,他們在教室里賭博打架跳舞化妝,公然向教師挑釁,將教室弄得一團糟,課堂上坐在桌子上聊天,完全無視教師的存在,從不遵守學校的紀律……也就是說,他們自我也已經把自我放棄了。應對這樣的學生,克拉克先生并沒有退縮,甚至主動向校長請求,要求去教這個班級的學生。
二、巧用方法,教好學生。
有一句話大家以往爭議了好久“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僅有不會教的教師。”我想,在那里,體現的就是一個方法問題。方法對頭了,方法巧了,能夠教好的學生會更多。克拉克在教育這一群孩子的過程中,想盡辦法,甚至兵行險著。這一連串的方法中,處處體現著他的聰明和智慧,更體現了他對學生的深摯的愛。他還沒有開始上課,就已經進行家訪了解學生。他用制定班規打響了第一炮,在制定班規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慢慢信服了他這位教師。他向學生學習“學習雙跳”,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并且也向學生證明,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他用懲罰自我的方式(喝牛奶)來贏得孩子的認真聽講,雖然自我差點嘔吐,卻讓學生們學會了上課。……他用自我的愛心與智慧,用獨特的教學方式感染了學生并使他們學會了學習,他用他的細心與善良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長,給他們自信。最終,在克拉克先生的教育下,孩子們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成功了,克拉克的付出也得到了豐碩的果實。
三、不言放棄,直至成功。
大家其實都明白,做一件事,只要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同樣的,在教育孩子(異常是特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孩子也能夠教育好,只是我們有時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堅持,所以教育的效果也就不是十分明顯。在克拉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他也曾想到過放棄,也曾被“莎美卡”氣得離開教室。但最終他還是堅持下來,并且用他更加獨特的有魅力的方法來吸引學生、教育學生。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于已經記有兩次大過、再有一次就被開除的“泰肖恩”,他更是十分有耐心,處理十分細致。最終贏得了“泰肖恩”的信任,也讓“泰肖恩”的學習獲得了成功。
我想,一個教師,只要用心去愛孩子,教孩子,會有辦法的!孩子也會帶給你更多的歡樂和驚喜!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7
今日是新學期工作的第一天,在全體教師的會議上,我們觀看了一部美國的電影《熱血教師》,觀看后讓我感觸良多,不僅僅被主人公的事跡所感動,也讓自我陷入了一片沉思……
這故事的背景是發生在90年代,主人公克拉克為了追求個人的價值實現,離開了出身的小鎮,來到了紐約哈林黑人區執教。他以前帶的都是十分優秀的班級,并且成績也十分好。但他來紐約后所帶的班級是全校最差的,教師被這些學生氣走了一個又一個,學校、家長、學生自我都已經放棄了,但這個帶著金絲邊眼鏡,打著領帶襯衫,褐色頭發的男人依然勇敢地擔起了教育他們的職責。但事情沒有他想象中好,他也曾被氣得沖出教室并想放棄,可最終他還是重新審視了自我,再次研究整個班各個學生的心理和他們的長處,詳細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他真誠地幫忙他們,正如他給孩子們定下的班規“我們是一個家庭(Weareafamily),他真誠地把一個個孩子融入到了這個班里。
讓我最感動感動還是這兩幕:為了讓學生能認真聽他一堂課,他跟學生們“做交易”,他買了一大桌子的軟飲料,以學生愛捉弄教師為“出發點”,激起孩子們的興趣,他以每講15秒的時間就喝下一罐飲料,讓學生猜測教師能否喝完桌面上的飲料。就這樣,他用了一個近乎自虐的方法,吸引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而當一個學生回答出一個動詞是什么時,他都興奮不已,給予了學生最大的鼓勵。他為了幫忙全班學生記住美國的24位總統,在全班不屑的起哄聲中搖頭晃腦地跳起了自編自演的舞蹈,當學生和他載歌載舞的時候,這不是說明了他已經得到了這批“問題學生”的認同嗎并且也到達了學生應學知識的目的。
另一個觸人心弦的就是,即使他患肺炎生病在家的時候,為了課程的進度不要受到影響,他錄下上課的資料,在教室里播放。聽課時當一個學生想做小動作的時候,他也已經在錄像里指了出來,說明他是多么地了解這些學生,正因為他的了解,他才能走進這些學生的內心深處,才能逐漸得到這些問題學生的認同,才能在最終關頭在全美統考成績名列全區第一的好成績,得到了校長、家長和學生的認同,能夠說這是一個奇跡,但也看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觀看完這電影,作為一名教師,我也重新審視了自我,一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一位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熱愛自我的教育事業,做到不嫌棄、不放棄、不丟棄,才能更好地從事這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從克拉克教師身上給我第一種感受就是,首先教育者必須要有教育的熱情,才能激發你內在的動力去研究、探討;其次,熱愛自我的學生,尊重自我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我的思想,自我的行為,他的行為由其思想支配,我們要充分尊重個性的發展,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做到如何正確地去引導他。再次,思想觀念上要認識到位,轉換傳統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師生關系。當代的師生關系不能單純靠“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模式,它應當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互換主角,互幫互助、互促互進的和諧關系。最終,我們應具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言道“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對于不一樣的學生我們切忌一點蓋全,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這過程我們需要充足的耐心和毅力,所以要做到“不嫌棄、不放棄、不丟棄”。
每當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困難或困惑的時候,警惕自我要時刻牢記這一“警訓”,以鞭策自我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堅韌前行,無怨亦無悔!
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篇8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認真地觀看了《熱血教師》。這部電影從很多細小的角度詮釋了教育的內涵。
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克拉克老師為了查出插隊的學生而罰全班一起挨餓的細節。在這兩年做學生咨詢的過程中,我經常會遇到學生訴說類似的煩惱。班主任為了查違紀學生而罰全班不上課或生活老師為了查寢室違紀學生而罰全班不午休等等。我雖嘴上全方位的開導學生,但我心理卻認為這種處罰方式不可取。后來我特別關注了這幾位老師,他們往往與學生的關系很不好,有些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認為發展到這個地步當然不是因連帶處罰這樣一件事引起的,而是處事簡單的老師往往缺乏管理智慧,才會使矛盾越積越深!看了克拉克老師也引用了這樣的方法時,我很驚訝。更讓我驚訝的是他這種方法取得的教育成功!同樣的方法,不同的人運用,結果差別這么大。我認真思考了很久,覺得應該是以下兩種原因造成這種差異:
一、態度的差異
克拉克老師雖然在處罰全班同學,但是始終是用平和、真誠、耐心、關注的態度對待大家,包括那位犯錯誤的同學。沒有歇斯底里、沒有咆哮大怒、更沒有貼標簽和侮辱性的話語。處于盛怒、不理智的狀態下的老師處理問題的方式,一般都不會被學生接受,而且很容易和所有學生處于對立的立場。在這樣的氛圍下,任何方法都是徒勞。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當那個犯錯誤的孩子迫于大家的輿論承認了自己插隊之后,克拉克老師不但沒有責備和懲罰,而且還真誠地看著孩子的眼睛:"我真的感謝你,我為你自豪。"在這整個過程中,克拉克老師始終用正面的、鼓勵的、引導性的話語使學生體會到:老師愛他們,大家是一個大家庭。事件后期處理的細節很重要卻又往往容易被忽視。克拉克老師的后期處理非常高明,也是整個教育手段中的點睛之筆。
二、受教育者的差異
克拉克面對的是一群小學生,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表現是: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太多自己的主觀思想,容易受他人影響。所以當克拉克老師用關愛和期待的方式處理問題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面對的來訪者都是初中生或高中生,而處于青春期孩子的特征表現是: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生活中雖仍有較多的依賴性,思想上卻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很容易叛逆和沖動。這樣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尊重。所以這種一人犯錯,全班受罰的事情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要慎重為之。
克拉克老師是個成功的教育者,他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但又不能生搬硬套,因為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每個孩子的每個時段。只要目標是為了孩子的發展,身心真正投入到教育中,那每位教師都能成為一位睿智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