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不陌生吧;那么你知道哪些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篇1】
__,男,__歲,漢族,__如東人,18歲入伍,服役于聞名全軍的“硬骨頭六連”所在部隊一軍一師一團,曾參加1984年7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三等功,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退役轉業,任如東縣民政局財務科科長、監察室主任、救災救助科長,2019年3月任如東縣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科科長。先后榮立5次三等功。
在這個新春佳節時期,一場來勢洶涌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華大地,疫情發展舉國關注,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__同志作為一名老黨員,自覺踐行優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盡忠職守、無私奉獻。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堅持工作在第一線,每天認真協調保障應急中心視頻系統暢通,為省市縣疫情防控會議和信息上傳下達做好服務保障,閑暇之余,才有時間照顧近期剛做完手術在家靜養的愛人,他舍小家為大家,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亮麗風采。
作為一名參加過實戰的退役軍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攻堅戰斗中,__貫徹聽黨指揮的優良作風,服從領導按排、履職盡責、鞠躬盡瘁、奮勇拼搏,在廣大群眾闔家團聚的大年初一,他仍然堅守崗位,認真值守,為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獻。在局黨組布置無物業小區卡口執勤任務時,他第一時間響應,主動參與卡口設置、討論人員編組、編制值班表,積極參加第一班執勤,為全局工作人員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__同志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實做到了心系人民、行為人民,他工作積極、作風優良、成績突出,是一位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的忠誠戰士!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篇2】
在第八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里,有一位燒傷外科醫生,他就是被隊友親切地稱為“逆行燒傷人”的魏偉。“魏偉是我指導的70余名碩、博研究生之一,畢業后供職于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燒傷整形科,現任副主任醫師、專業組組長。”他的導師驕傲地說。
此次出征武漢,魏偉主動請纓,和導師一起成為第八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逆行燒傷人”。
魏偉的母親身患癌癥,病情危重,經不住打擊,魏偉就瞞著父母報名,請纓出征武漢!他把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留給了妻子。妻子是一名共產黨員、人民教師,里里外外承擔著巨大壓力,但她堅定支持丈夫出征武漢。送行時兩人深情相擁,令人感動!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病病房里,魏偉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進去就是幾個小時不出來,查房、下醫囑、查體、觀察病情變化,還要和病人溝通、安慰……常常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襯,甚至出現頭疼、頭暈等缺氧的癥狀,但他總說,再苦再累他也要堅持,因為那么多的新冠疫情病人需要自己!一次,魏偉從重癥病房出來,發現手機上有十幾個家里的未接來電,他的心一下懸了起來,咚咚直跳,是不是媽媽病危了?電話回撥回去,證實了他的擔心。他心急如焚,內疚感油然而生,作為醫生不能親自照顧病危的母親,實在是對不起養育自己的親人。
但他身在武漢抗疫最前線,只能將擔心和愧疚深藏心底,把對親人無限的愛化作巨大的力量投入到新冠病人的救治中。魏偉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危,親人們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在前線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醫院黨委和科室的關懷下,魏偉的母親危重的病情發展得到控制。他知道再也無法繼續對父母隱瞞自己的行程了,通過視頻,魏偉告訴父母他在武漢抗擊疫情最前沿。看見病危的母親、年邁的父親、憔悴的妻子,他再也止不住內心的悲痛,潸然淚下,淚水打濕了衣襟。
但是他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的醫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舍小家為國家,把對親人的愛投入到新冠疫情病人的救治中去,這是無私的愛,是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
魏偉所在的救援病區是新冠疫情重癥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常會出現各種復雜并發癥,處理起來異常困難,魏偉就利用他燒傷重癥救治經驗,結合新冠疫情的發病特點綜合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他所在組經治病人的死亡率為零,得到了屬地醫院的表揚。作為一名黨員醫生,經過這次大疫的洗禮,魏偉更加堅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爭做一名黨和人民信任的白衣戰士,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決心為黨和人民的健康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篇3】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璀璨星空中一顆顆渺小的星星,雖不能照亮漆黑的夜晚,但也能帶來希望的光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茫茫大海中一滴滴苦澀的海水,雖不能身載巨輪,但也在奉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們是誰的父母,又是誰的.兒女;他們走在最艱苦的抗擊疫情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他們……
而她,很榮幸成為這支抗疫軍隊中一名普通的戰士!
她是來自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急診科的護士蘇科,女,25歲。自2016年6月畢業開始工作于包頭市青山區糖尿病202醫院婦產科,于2017年6月考入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急診科,急診科工作期間,她工作認真盡責,認真履行各項職責,努力工作,做好各項護理工作,于2020年1月24日遞交援鄂請戰書,于2020年2月4日凌晨接到命令并于當日抵達武漢,稍作調整,她便投入到一線戰斗中,利用休息之余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于2月6日正式開始江漢方艙醫院的護理工作。
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中,她認真遵守醫院的各項工作流程及工作紀律。在工作中累計進艙17次,采集血標平50余次,完成護理文書記錄70余份,并收到患者的感謝信。其中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輕的女患者,剛來時悶悶不樂,每天只呆在自己的床上發呆,不與任何人交談,當她看到后給患者做心理護理輔導,從與患者的聊天中得知,新冠疫情導致患者全家5口人全部不幸被染,包括89歲的爺爺在內,在此期間結婚6年好不容易懷孕的這位患者,也不幸流產。到達方艙治療的這位患者正在坐“小月子”階段,爺爺也住進重癥ICU,醫生通知家屬簽屬病危通知書都無人能達,突如的災難對這位女患者打擊很大,但是現在這位患者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也逐漸走出陰影,變得越來越開朗。2月17日她出院了,患者說說感謝蘇科義無反顧來到這里,給他們帶來了信心和希望,希望蘇科可以早日平安的回家,蘇科也希望這位患者與患者的家人們早日走出陰影,身體趕緊健康起來,希望武漢的春天趕緊到來。
身為一名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蘇科應該沖鋒在最前面,這是蘇科的責任之所在,也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
蘇科努力著,堅持著,期盼著,渴望著。
蘇科是戰士,她們是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她們更是中國人!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篇4】
他,是一名普通的公安交警,也是一名60后的老民警,參加公安工作幾十年來,他一直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從不考慮個人得失。疫情當前,他更是選擇和所有同事一起參加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就是靜寧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___。
連日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大隊負責人考慮到他年紀比較大,沒有給他安排繁重的任務,但是他卻說:“從警這么多年,我對路面情況非常熟悉,03年‘非典’我就在執勤一線,面對疫情我有一定的經驗。”從正月初五到現在,___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執勤點,沒回過家。在疫情防控執勤點上,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體溫篩查,帶領民輔警登記進入轄區車輛和人員信息,疫情防控檢查點上的每一項工作,他都積極主動去干,當得知大隊負責人要把他換離一線,害怕他身體吃不消時,第二天更是與大隊負責人電話請示要繼續堅守在疫情防控執勤點上。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是一名人民警察,崗位所在職責所在,越是危難的時候,我越應該沖在第一位”。他正是這樣一次次用自身的行動詮釋著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入黨入警誓詞一樣鏗鏘有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抗擊疫情以來,___同志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不分晝夜,舍小家為大家,___同志的舉動就像隔離點臨時黨支部的黨旗一樣,飄揚在全所民輔警的心中,全所民輔警在___同志的感染下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表示要向其學習,堅決站在第一線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事跡【篇5】
“大家一定保持2米線,不出門、不聚集、不吐痰,戴好口罩。”疫情防控中的每一天,河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王偉偉都會提醒群眾。
12年前,王偉偉在服役期間磨筋淬骨,鍛造軍人本色,榮獲“優秀士兵”等稱號;4年前,從一身戎裝,到脫下軍裝,他為民服務的宗旨未曾改變。從保家衛國,到武裝干事,他甘于奉獻的軍人本色絲毫不減。在征兵工作中,他細致入微;在民兵整組中,他腳踏實地;在社會__中,他堅守崗位;在黨政服務中,他無微不至;在抗洪搶險中,他義無反顧。他先后在2019年獲得“全市消防先進個人”“潁東區優秀退役軍人”,2021年獲得“全市征兵先進個人”等稱號。
疫情剛開始,王偉偉便像接到了奔赴戰場的命令一般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他把單位當成家,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現在工作這么緊張,不能因為個人的家事給大家添麻煩。”當領導提出要讓他回去照顧一歲半的小孩時,王偉偉這樣回答,“軍人可以退役,‘軍魂’永遠不會褪色。”他經常說,抗擊疫情全民皆兵,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同時又是一名退伍軍人,要始終忠于黨,始終珍惜軍人榮譽,為黨徽、軍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