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
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你是否在尋找“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精選篇1
馬正明同志,男,現年56歲,漢族,中共黨員,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擔任永昌街道中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格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默默地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黨工委交給的各項任務,為社區黨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由于工作出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可喜成績,多次榮獲“優秀黨員”、“平安村(社區)”、“優秀社區干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為切實做好中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嚴格落實保山市隆陽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馬正明同志長期堅持帶領社區“兩委”成員扎根疫情工作,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戰情,關鍵時刻,黨員應沖鋒在前,我作為社區黨支部書記必須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堅決帶頭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責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宣傳、防控等作為第一職責,堅守崗位、勇挑重擔、沖在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根據疫情形勢,永昌街道在中村社區設置新冠疫苗接種點。自從疫苗接種到現在,他每天都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各項工作,經常拖著疲憊的身軀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況的電話,又匆匆趕來處理。排查是否有高風險地方入隆,對其嚴格管控、重點觀察,及時掌握每日身體狀況并上報上級部門。在防控第一線,他帶頭對來往人員進行登記消毒、逐戶排查返鄉人員、走訪隔離家庭、進行消毒等等,嚴格落實管控措施,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帶頭干,為了讓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識,他親力親為給居民發放宣傳單、粘貼公告,面對面給居民講解防疫知識,引導居民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他的盡職盡責和主動熱情,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在疫情防控緊要時期,因為天氣逐漸變冷,工作任務重,他的左手關節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難忍,但他咬牙堅持,從未放松一絲一毫,大家勸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笑著說,與在各醫院前沿陣地搶救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醫護人員相比,我這點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繼續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來的社區工作經驗,讓馬正明同志充分認識到事業興衰關鍵在黨、根本在人。他認為社區工作千頭萬緒,作為“班長”不僅要提高自身素質,更要培養一支廉潔高效、務實為民的社區干部隊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強化社區“兩委”班子建設,提出了有創新意識的目標:以人為本創先進,服務居民做表率。即勤奮工作,做社區干部的表率;發揮作用,做黨員的表率;創先爭優,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帶動下,社區工作人員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復合型”的社區干部,經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離人員,扎實練好“三套基本功”,即“會做、會說、會寫”,切實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充分發揮了“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中村社區兩委班子及工作人員在馬正明同志的帶領下,以實際行動踐行“站得出來、沖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的諾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阻擊戰。
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精選篇2
作為當代大學生,為了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寧,我們自愿請戰聽從命令、服從指揮!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像蔽日的霧霾塵封了我們的心,但在祖國的這片熱土上,養育出一個個有熱情、有擔當的“逆行者”,他們讓青春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接受“洗禮”,用志愿精神來詮釋當代青年的初心與使命,他們就是最美大學生!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年輕的大學生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著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張智博就是其中一員,在這場戰役中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擔當。___暴發以來,受父母的影響,他積極向社區申請,甘當志愿者,主動為社區居民守護“防疫門”。在疫情肆虐之際,他所居住的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小區共有400多戶,1400多人,志愿者和小區門衛肩負著為出入居民測量體溫、查驗證件、幫忙購物等繁重的工作,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非常辛苦。特別是對年邁業主,二話不說,直接幫忙將其蔬菜等物品送到樓道里。街坊鄰居都紛紛稱贊他熱情、心細,腿腳勤,真是大家的好幫手。由于小區安保人員普遍年長,他們在登記人員信息、提供服務時,有時候會力不從心。有了他們這些年輕志愿者的加入,為他們減輕了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們提醒進出小區的居民保持有效安全距離,避免人員聚集。當時天氣很冷,有時拿筆、拿測溫器的手都凍得發麻,但他不叫苦不叫累,依舊一絲不茍地進行登記、測溫。有時晚飯顧不上吃,餓著肚子,但他也沒有一絲怨言。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對于存在僥幸心理、嫌麻煩的個別居民,張智博和同伴耐心、反復地為其講解和宣傳,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志愿者們的心是熱的。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居民服務。
“大量醫護人員、黨員干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有的甚至還獻出了生命。作為一名當代在學生,我雖然不能在第一線為群眾服務,但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我心里也就踏實了。”張智博這樣說。社區黨總支書記說:“孩子自愿找到我們報名,主動當志愿者,前幾天刮那么大的風,孩子還是堅持早上8點鐘就到崗位,除了中午吃飯時間,每個點都在這個位置,表現得特別好。這活又苦又累,當時我還真擔心他堅持不了這么久,想著干幾天就不愿干了,這我們都能理解。可沒有想到他竟然這么執著,還一直堅持到底了,這我們都沒有想到,真不賴!”。張智博和他的家人各自奮戰在不同崗位,通過手機、微信等方式聯絡,互相鼓勁、加油。
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精選篇3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它的發展變化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病毒無情人有情,在這場磨難中涌現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人,有不畏生死、依然奔赴抗“疫”一線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們,有不畏嚴寒、始終堅守在各主要卡口的警察、交警們,也有著基層可愛、可敬的黨員們,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著大多數人的安全而付出努力,他們是這一“疫”中最美的樣子。
他們是此“疫”中的“指揮官”,不分晝夜踐行初心。在接到疫情通知的第一時間,他們放棄了春節假期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對疫情相關情況進行通報,立即著手成立___防控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安排志愿者到村口站崗執勤。無論何時,大喇叭里都會傳來他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細心叮囑,村口執勤隊伍里總會看見他們在帶頭忙碌,村民的家門口也有他們發放傳單、張貼宣傳海報的身影,甚至在元宵節執勤人員還能收到他們送來得熱乎乎的湯圓、餃子。他們說:“我們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積極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來,因為我們是千千萬萬黨員中的一個,我們是基層干部?!?/p>
他們是此“疫”中的“逆行者”,不分年齡值崗執勤。隨著防疫抗疫形勢逐漸變化,外地人員返京人員也逐漸增多,這就增加了人員排查的難度。還沒等村委會頭疼人手不足的問題,辛集村16名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黨員主動報名參與村口站崗執勤,24小時不間斷倒班進行。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顆星,他們總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毫無怨言。80多歲的老黨員王志昌雖然腿腳已不太靈便,但是卻堅持走上防疫一線。他說:“不論年紀大小,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身為黨員就要隨時整裝待發,繼續為人民服務,發揮自己的余熱?!痹诤L中守護執勤的他們雖然佝僂著身軀,但卻是那么高大。
他們是此“疫”中的“外賣員”,不分時間有求必應。此次疫情隔斷了許多人回家的路,也讓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居家觀察最無奈的是缺乏生活必需品,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也讓很多人感到焦灼不安。但是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我們有專門的“外賣員”,他們就是村里的在職黨員。村里專門為外地返京進行居家觀察的村民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上報體溫以便觀察,另外只要有蔬菜、糧食、藥品等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在微信群里說一聲,村委會便會安排專人送貨上門,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他們說:“能在這個時候為大家解決問題,是我們應該做的,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此次疫情。”
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精選篇4
應紅麗,女,44歲,中共黨員,青云譜區人大代表,青云譜區岱山街道堯順社區書記、主任。
在中國傳統新春佳節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傳染病席卷大半個中國,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安全。疫情意味著命令,責任意味著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應紅麗帶領社區干部一道,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控戰斗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代表為人民”的鏗鏘誓言。
堯順社區是剛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新社區,社區有三千多住戶,一萬多常住人口,屬典型的城鄉插花地段,為開放式小區,人員結構復雜,人口流動性大,同時小區各種社會配套設施相較完善,店面有160多家,疫情發生后她親自帶領社區干部到每家店面做解釋宣傳工作要求暫停營業,通過不斷地宣傳和說服,店主都自覺關停店面。目前,對外開放的有一個中型象湖農貿市場,七個大小不等的超市及四家水果店,以及多家藥店等保民生的店面營業。
“我是人大代表,有著豐富的群眾工作基礎,我是群眾選的,我理應為群眾做點事”在防控第一線,她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自疫情暴發以來,她帶領社區干部始終奮戰在防疫第一線,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的先鋒楷模作用,讓奉獻精神閃爍光芒。時刻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把風險留給自己,忘我工作,充分展現了一位新時代人大代表的亮麗風采。
她,事無巨細、親自參與
疫情就命令,防控就是戰場。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戰中,應紅麗代表深知該戰役責任重大,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帶領社區干部制定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一是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的防范意識,引導社區居民不出門、少出門,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出門戴口罩、戴手套,正確佩戴防護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學習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該同志親自錄制宣傳音頻,利用小喇叭在小區循環播放,同時為確保宣傳到位,印發了數千份宣傳單,貼到每棟樓的`每個單元,對個別人員進行上門入戶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落實責任制,堅持以制度管人,細分工作責任,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形成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的工作態勢;三是對小區封閉進行管理,封閉小區部分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設卡,對進出的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和測量體溫,嚴密監控小區的進出人員的身體狀況,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隔離,確保小區居民不發生疫情。四是加強社區衛生保潔,落實病媒消殺措施,嚴格落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對電梯按鍵、門把手、門禁開關等高頻次接觸設備要重點清潔和定期消毒,設置廢棄口罩回收桶和回收點,并集中銷毀;五是加強重點人群的管控,全面落實重點人員居家隔離管理制度,加強返鄉人員排查管控,尤其是對在疫情期間有過武漢出入或接觸史的人員登記造冊,摸清疫情期間的活動軌跡,切實筑起群防群控的最嚴防線。當她排查出居住在北區7棟1001室的蘇秋香夫婦來自武漢時,她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匯報后,迅速對其采取隔離措施。
她,不懼風險、堅守一線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由于該病毒的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危害大、潛伏期會傳染等特點,同時小區屬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多等方面,給防控工作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加上社區干部大多不具備醫護的專業知識以及口罩等防護設備嚴重缺失,防控工作充滿了風險。應紅麗同志沒有懼怕,而是主動跑到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她帶領社區干部,在有限的防護設備條件下,近距離接觸每一位社區居民和來訪人員,進行宣講、登記、體溫測量、把守卡口和護送隔離人員。
她,忍辱負重、堅持原則
在舉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時,由于認知上的差異,仍有不少人員對疫情的危害認識不足,對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持、甚至出現排斥、抵抗等行為,強行沖崗,公共場合不戴口罩,有事沒事在小區閑逛、聚集,故意反復出入卡口,拒不接受體溫測量,謾罵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現象時有發生,她總是耐心的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給他們講解國家政策、疫情的危害、防控的知識與重點,以及不做防護可能帶來的危害等知識。她常對社區干部說,只要疫情不在小區出現、只要居民身體健康,受點委屈沒什么,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員的宗旨。
她,舍家為民、不計得失
應紅麗,一個弱女子,疫情發生后,作為社區負責人的她,就不再是個弱女子了,而是強者,在得到父母、丈夫、孩子的理解與支持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當中,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后,一直都在防控崗位上,部署工作、落實措施、小結分析、查漏補缺、總結上報、小區巡邏、勸離聚集、宣傳講解等已經成為她的工作中心詞。她,是個孝子,父母今年都已經八十多歲了,是需要子女照顧的年齡,疫情發生后,她卻無暇顧及年邁的雙親;她,是個好媽媽,和放假在家的女兒卻沒有時間說上半句話,每晚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看到的是已經熟睡的女兒。
她常說:社區是我家,為社區做點事情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何況我還是一名人大代表,群眾選我,我理應為群眾做點事!”
青春戰疫青春先鋒事跡精選篇5
春節之際,疫情來襲,疫情防控,志愿有我。春節期間返鄉大學生放棄寒假休息時間,積極響應號召,“疫”無反顧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來,用實際行動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貢獻“青春力量”。
在這樣特殊時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下,哈爾濱石油學院多名學子作為青年,服務于群眾與社會中去。其中,我校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學生王楊作為志愿者投身于一線,與其他各高校學生一起參與到家鄉河南省鶴壁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助力家鄉防疫,守護家鄉人民春節平安。
此次防控工作中,王楊等同學和社區工作人員負責一起維持秩序、引導居民掃碼預約、幫助老人登記、檢查社區人員出入安全,管理隔離人員等工作。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勇于站于前線青年,讓全市防控工作順利展開。在經過培訓后,挨家挨戶協助醫護人員,宣傳防疫知識。一個多月以來,他們對1360余戶人家進行信息排查,贏得了鶴壁市淇濱區金鶴社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青年有力量,國家有力量。王楊和其他數名小伙伴皆是在校大學生,與其不同的是,當疫情襲來,她主動組織與號召身邊的大學生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志愿小組。后期協助社區人員管理分配工作,使得更多的人們志愿于疫情防控工作?!笆曜永卫伪С蓤F”的理念得以貫徹落實。不分晝夜對于社區人口進入嚴格管控,做好“兩碼”“一陰”的三項檢查。她心中有抱負,心中有力量,心中有人民。她堅韌不拔,勇于號召。采訪人員問到時,她這樣樸素的說到:“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睡不完的覺,干不完的活兒?!苯瘊Q社區書記宋海寶說到:在你看到王楊的時候,她身上永遠有著一股力量。
青春有擔當,志愿正當時。鶴壁返鄉大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動擔起工作量大的人員信息排查錄入、全員核酸檢測、疫情防控宣傳,以及各個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站值班值守等工作。他們不畏風險、不計報酬情、不言苦累,以極大熱情投入到防疫一線,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防控工作,守護美好家園。將自己最美的“芳華”在“疫”線綻放,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青春的動能,成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