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
勞模是時代的永遠領跑者;勞模精神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寶貴精神財富;你是否在尋找“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分享。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1】
師傅帶徒弟,是從事技術工種長久以來的慣有模式。劉湘賓告訴記者,回顧自己近40年的奮斗歷程,他首先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師傅。
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家勞動部提出了學習蘇聯勞動后備制度,并設置技工學校要貫徹教學為主的原則,培養既有文化技術理論,又有操作技能的工人。據劉湘賓介紹,他的師傅是我國第一屆技校生,曾遠赴蘇聯學習技術。
拜師入門少不了考核。“見的第一面,師傅就問我,你這當兵的回來會干啥?我說我啥也不會,接著他就給我出了幾道題,讓我解。”劉湘賓回憶,師傅出的是三角函數的六個公式,要用勾股定理來解題。
“我高中雖然沒上完,但這些東西,對我來講還是挺簡單,在部隊待的三年,我也沒放棄文化課的學習,解個方程,再反推出來進行驗證,結果數字都合適,我心里就感覺特別激動。”師傅一看,題解得不錯,就讓劉湘賓跟著他學。
銑工是機械加工里最難的工種之一,它要求對數學、物理等學科知識有很好的掌握。因為以前沒有數控機床,都是手動機床,所以對手工計算要求極高,空間尺寸的測量也要精確到分。
劉湘賓說,最早那一批技工,思想還有點保守,尤其是在傳授“絕活兒”的時候,信不過的人是不會傳的。做航天產品的一些關鍵件,一般白天不干,都是晚上鎖著門做。活兒做好后,到第二天天亮,師傅又會讓他把工裝夾具都拆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當師傅,帶了三十多個徒弟,恨不得把本事都教給他們。” 劉湘賓告訴新京報記者,你所做的每個零件都是要上天的,所以任何一步都要做好,沒有99.9%的產品,所有產品的標準必須是100%的。這也是師傅給他的教誨。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2】
作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愛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創新,成為了一身絕技的焊接行業領軍人。由艾愛國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于2009年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2023年被湖南省總工會命名為“湖南勞模示范創新工作室”;202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23年批準成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艾愛國帶領他的團隊參與了“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焊接等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軍工等行業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百項。一把焊槍,征戰四方,這抹奪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國制造的崛起之路。
“艾愛國榮膺‘大國工匠’稱號,必將在全省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當工匠人才的熱潮。用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職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省總工會勞動經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省總工會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舉辦了“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23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3年開展技能培訓16萬余人次,通過培訓使5。3萬名職工提升技能等級;已建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16個,市級689個,縣區級1081個,全年開展創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余元,開展技術培訓3300余場,培訓11萬余人次。一個個模范人物走上前臺,成為全省職工和企業學習的典范,引領著全省職工積極投身建設新代化新湖南。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3】
“艾勞模很忙,但只要請教焊接方面的難題,他有求必應。”劉春說。重大項目,身影頻現在國內外不少重大項目建設中,也能找到艾愛國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為湘鋼只研發、生產鋼材,事實上,要承接一個重大項目,焊縫質量同等重要。”華菱湘鋼海工鋼研發工程師脫臣德說,“艾勞模就像一個‘鋼鐵裁縫’,研究的就是如何將不同性能的鋼板完美‘縫合’。”2023年,華菱湘鋼瞄準了國內首個自營深水油田開發項目——流花項目。流花項目的導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強鋼,華菱湘鋼是國內第一家將新研發的高強鋼送去給項目檢驗的鋼廠,艾愛國參與了焊接工藝的研究。然而,在實驗室測試合格的焊縫,到了施工現場,卻是另一回事。艾愛國很著急,接到電話,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鐵到了珠海,在高鐵上一個個核對焊接數據。從珠海站出來已是中午,到施工現場還有1個多小時車程,艾愛國拒絕了先吃中飯的提議,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護面罩,艾愛國趴在鋼板上查看焊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是否做了預熱?預熱溫度是多少?電流、電壓情況……觀察記錄完整后,他和現場工程師坐下來一一分析,根據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優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藝。現場工程師隱隱意識到,來的這個老頭,也許是一位“技術大神”,試探著說了句:“我們焊別的材料時,焊材消耗大……”“走,去現場看看!”艾愛國立馬起身,幾步蹬上鐵架,“順手”解決了這個重大工程的另一個焊接難題。最終,湘鋼的鋼材和焊接工藝,通過了各方試驗,獨家拿下了流花項目2。6萬噸高強鋼訂單。然而,想找到艾愛國參與重大項目的憑證,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愛國要當年報道過他的報紙、照片存檔,艾愛國灑脫地說:“我哪里還有那些東西,全部丟掉了!”徒弟們拿他也沒辦法,他們深知,在師傅心中,成績只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才是下一個目標。
“艾勞模”無私奉獻、樂于助人、善學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內而發,感染著身邊一群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個“艾勞模”勢必要帶出一批“愛勞模”。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4】
路江,男,50歲,塔山四礦鉆機隊組長,擔任組長多年來,在鉆機隊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始終如一,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全面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作為一名兵頭將尾的干部,他時時處處以隊,礦制定的各種勞動組織紀律和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工作責任感為動力,以“自覺性強、作風正派、工作出色”為具體要求,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他平時刻苦鉆研井下鉆探理論知識,學習煤礦地質知識,注重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提高自身素質。他嚴于律己、竭誠奉獻、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本職工作。在隊,礦組織的安全學習培訓中、路江同志是第一個來學習,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在工作中自己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普遍好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嚴格班組管理不松手,質量標準不走樣是路江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他常對組員們說:“要上崗要上標準崗,干活要干標準活”。在路江組的施工鉆孔中,路江都把質量標準化管理放在首位,無論從鉆機的穩設,絲杠的緊固、角度的調整,還是鉆孔的施工,煤泥的清理,設備的擺設等方面,他都嚴格要求組員們按質量標準進行。并對每位組員進行分工,叫每位組員都能動起來,保證各自負責的范圍和工作流程都符合標準化管理制度、組員們的標準作業同本班的個人公分超額掛起鉤來,以調動組員們的積極性。塔山二盤區8212工作面2212,5212巷以及一盤區8__7工作面,2__7巷,5__7巷路煤層注水孔在路江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標準化和進尺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隊里下達的任務,處理鉆機突發隱患百余起。 路江同志也被隊長稱為工作最放心的組長。
二、時刻起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井下兩順槽巷煤層鉆孔的施工屬于高危行業,操作鉆機又是整個施工鉆孔的核心,要求操鉆人員必須有足夠的實踐理論經驗,并對煤層的構造,鉆機的結構,原理都有充足的了解,尤其是塔山礦,煤層中含有大量炭泥巖,煌斑巖等物質。炭泥巖為酥軟煤質,在施工鉆孔時及容易塌孔壓鉆以及難成孔,煌斑巖是及硬巖石,鉆進過程又容易搬鉆頭鉆不進去,給鉆孔施工帶來了極大不便。在實際施工中,由于鉆進過程中碰到炭泥巖時,要不斷地沖孔,洗孔,把煤渣沖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路江總是在鉆機旁自己一人操作鉆機,施鉆過程中的返水不斷地沖在他身上,把他的工作服全部都淋透了,但他仍然是在鉆機旁一邊操作鉆機,一邊注意著返水情況,也從沒說過一個怨字。直到施鉆穿過去,他的臉色上才漏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而在每次出班時,他總是把鉆機用水沖洗一邊,并檢查鉆機是否有異常,工作場地是否干凈等而最后穿著被返水淋濕的衣服最后一個出井。對此,他無怨無悔、樂此不疲,不計個人名利,表現出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熱衷于鉆探工作事業的堅忍不拔精神。
三、是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路江深知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班組領導能力,是新時期班組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十分重視知識的更新,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保證本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他充分利用單位的施工措施,操作規程,安全規程等來充實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能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善于敏銳洞察新的形勢,把握時代的脈搏,自覺錘煉,具有不斷增強做好組織工作的能力。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5】
謝夢來,男,現年41歲,中共黨員,路橋高級工程師,現任惠州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黨支部書記、站長。
謝夢來同志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技術過硬,勇于奉獻,清正廉潔,團結同志,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年度考核連年“優秀”,多次被市交通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五好工作者”,連續多年被市政府評為“春運工作先進個人”,20__年被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抗洪救災模范個人”及廣東省交通廳“交通系統抗洪搶險復產救災先進個人”稱號,20__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愛崗敬業,刻苦鉆研,以過硬的技術,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
早在大學期間,謝夢來同志就以優異的成績和良好政治思想表現,光榮入黨,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學生黨員之一。
分配到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工作后,他虛心好學,勤于實踐,很快成為路橋設計的骨干。自1992年7月至今,他先后從事公路、橋梁設計、施工管理、工程質量監督、交通規劃及公路養護、建設、征費、路政管理等多項技術和管理工作。在每一項工作中,他都能從中積累實際經驗,學到課本理論以外的真功夫,充實許多發展的新知識。經過十多年的實踐磨練,特別在參加惠河高速公路設計和擔任設計代表期間,煉就了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工程管理本領。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交通的行家里手,他不斷學習新知識,增加新本領,認真鉆研專業理論,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在取得路橋工程師資格同時,考取了交通部公路工程造價工程師資格。這些年來,他參加或主持了大量的設計項目,設計公路500多公里,各類橋梁200多座,解決技術難題__多項;監督交通建設工程20多項,沒有一項不良工程。例如,他主持設計的我市重大工程:惠河高速公路路面設計得到了專家的充分肯定,主持監督的我市南出口公路改造工程被評定為“優良工程”等,為惠州的公路建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二、顧全大局,開拓創新,管理上水平
謝夢來同志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豐富的基層管理經驗,無論是過去在設計院、監督站擔任領導,還是現在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當總站長,他都充分發揮“班長”的作用,開拓進取,善謀大局,促進發展。
20__年7月,他任市地方公路總站任總站長后,他注重調研,善抓工作重點,重視完善制度。在他的帶領下,全市地方公路養、建、征、管等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養路費征收連年創新高,地方公路養護水平不斷提高,路政執法水平不斷加強。惠州公路總站連續被省公路局評為“優勝公路總站”,并被省交通廳授予“十五”期先進養護單位。其中惠東縣公路站萬松道班被交通部、人事部評為全國先進集體,是我市地方公路史上唯一獲取的殊榮。
在工程建設上,謝夢來同志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才能,優質高效做好兩條省道S356高橫線、S243藍多線公路改造以及博羅觀音閣東江大橋續建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通過完善各項工程管理制度,嚴格工程變更、工程計量及工程款撥付程序,為建設“陽光工程”、“精品工程”打下良好基礎。
三、甘當公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謝夢來同志工作踏實,任勞任怨,責任心強。曾在惠河高速公路工程擔任設計代表期間,為了保證施工的連續性,及時解決問題,他隨叫隨到,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節假日,經常食不定時,睡不安寢,兩年如一日,幾次累倒在工地上,直到惠河高速公路完工通車。
有一年,他負責惠東平梁公路的設計,當時時間緊,任務重,恰逢他愛人生孩子,為了按時保質完成任務,他顧不上照顧病床上的妻子,沒有請一天假。妻子責怪他,一身疲勞的他只好默默忍受家人的誤解。
謝夢來同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2002年春節期間,為了按期完成惠東高潭革命老區公路改造的測設任務,元宵未過,他便帶著工程技術人員進入深山老林開展工作,天天早出晚歸,回到駐地后還要工作到深夜,直至計算完成當天的外業數據才休息,以保證第二天的工作順利進行。由于人員少,謝夢來同志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還是服務員。在他的模范帶動下,全體工作人員同甘共苦,團結協作,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完成了市交通局交付的測設任務,保證了公路在“革命紅都”高潭中洞老區75周年紀念活動日前通車,受到了領導好評。
謝夢來同志擔任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站長后,擔子更重了。為了養好9194.6公里地方公路,為了公路的建設改造,為了征費、路政管理工作,他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風里來,雨里去,到任幾個月,就跑遍了全市的每一條地方公路,深入每一個道班調研。經常加班加點,為了地方公路的事業,他在忘我工作著。
在抗洪搶險救災中,謝夢來同志表現得尤為出色。災情發生前做到未雨綢繆,把握主動。災情發生后,他始終不顧個人安危,靠前指揮,指導全市地方公路系統干部職工和群眾投入抗洪搶險工作,由于他率先垂范,措施得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抗洪搶險和水毀搶修復任務,把災情損失降到最低。有一次,他接到省道S242線K116+400處路基、路面大塌方造成交通中斷情況后,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搶修復工作,并為設計提供可行性建議,做到節約投資,確保質量,確保安全暢通。
謝夢來同志在全面負責抗洪救災工作同時,他吃苦在前,從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掛點災情比較嚴重的縣(區),在救災復產中做了大量工作。有一次,災情緊急,他驅車前往災情較重的龍門縣指導救災,山路崎嶇,路過險段,突遇塌方,差點連人帶車被埋。但他認為能為百姓做點實事,無怨無悔。
四、廉潔自律,干凈干事,率先垂范
謝夢來同志堅持原則,始終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進行公路橋梁測量設計時,他堅持國家的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嚴格執行“三級”審核,實行項目負責制。一次,因道路設計的走向涉及到某些人的利益,有人威脅利誘謝夢來同志,但他毫不懼怕,不為所動,仍然耐心聽取群眾意見,認真從技術上、經濟上等進行方案比較,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在建設惠陽川龍大橋時,施工隊“包工頭”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想改變設計,想收買他,被他堅決拒絕,“包工頭”軟磨硬泡,謝夢來仍然毫不所動,“包工頭”只好悻悻而去。
在幾年的質量監督工作中,謝夢來同志干凈干事,廉潔自律,一身正氣。在公路建設中,有幾個項目被檢測出不符合規范要求,他堅決要求整改。有時,有些“包工頭”四處托人求情,甚至搬出某些領導來說情,謝夢來同志頂住重壓,總是耐心解釋,堅持不整改不驗收,從根本上保證了工程質量,維護了人民的利益。
謝夢來同志帶領班子成員堅持民主集中制,凡是單位重大決策及人事任免方面都進行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凡屬單位大額經費開支均由班子集中討論決定。。他待人真誠,團結同志,善于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干事創業的氛圍。
謝夢來同志在思想、工作、學習、生活中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出了顯著的業績,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6】
近前,觀看央視首播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晚會,感觸頗深,那些受到隆重表彰的“大國工匠”,個個技藝精湛、匠心筑夢,而他們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擇一事,終一生。李萬君,獨創一槍三焊新方法,用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夏立,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王進,在“電波”上起舞,守護著萬家燈火通明……他們是一個個普通的人,在普通的崗位上干著普通的事,而他們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的干,最終鑄就不普通的事業。
細節決定質量。“大國工匠”中的幾位都是負責把控飛機、火箭、高鐵等技術質量的,從他們手里加工出來的都是一批質量要求相當高的產品,如有0.01%的質量問題,飛機、火箭可能墜落、高鐵可能脫軌。這讓我想到在平時設備維修中,遇到小問題、小毛病時,常以“差不多”、“還湊合”來解釋,殊不知“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工匠精神”,將本職工作做到分毫不差,哪怕再小的細節,也要全心專注,全力以赴,不斷修煉自身“內功”,秉持精益求精、刻苦鉆研、甘于奉獻的工匠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大家才能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制造業大而不精,因此,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單位作為全路最大的機務段,歷經蒸汽、內燃、電力多次轉型,現在正逐步邁向高鐵時代,今年段職代會上鮮明提出“推動大段向強段轉型”,堅持目標導向,堅定不移的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實現從“體量優勢”到“質量優勢”的根本性轉變。這就要求我們的一線職工要提高自身素養,學習先進技術,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好,自我約束和要求,把自己培養成高技能人才,技術水平提高了,才會大有作為。
2023年大國工匠創新勞模事跡【篇7】
李素麗,女,漢族,1962年出生,是北京市公交總公司汽一公司第一營運分公司21路售票員,1998年起從事“李素麗熱線”管理工作。在18年的售票員工作中,她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群眾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先后榮獲全國五四獎章及“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用力去做只能到達稱職,用心去做才能到達優秀。”日前與全國勞模李素麗交談的時候,記者強烈地感受到她“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和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崇高境界。
李素麗衣著得體,言談有素。對此,她自信地說:“我的形象代表的不是我自己,對內我代表首都,對外我代表中國。”
從售票臺到熱線平臺,是什么使李素麗在平凡的崗位上光芒耀眼?她坦言:“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職責心和愛心,只有把自己和職業融為一體,把自身價值和本職崗位緊密相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把本職工作干好。”
為了給聾啞人帶給優質服務,李素麗學會了簡單的啞語;為了使外地人在北京有親切感,李素麗一有機會就學習方言;為了給不一樣層次的乘客帶給優質服務,李素麗不斷“充電”,目前已經是一位碩士研究生。她說,做一名優秀的服務人員很不容易,只有學到過硬的本領,才能為百姓搞好服務。一個好的售票員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個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外交家。工作中,李素麗常常試著與乘客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乘客著想,發奮把握乘客心理,常常幾句話就化解了車廂里的矛盾。她說:“車廂就是一個流動的小社會,化解矛盾是售票員就應掌握的基本技能。”
談起對焦作的印象,李素麗高興地說,來焦作之前她在網上查閱許多資料,對焦作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當踏上這塊土地時,她還是感到出乎意料:焦作的城市建設十分好,整個城市不僅僅美麗,而且整潔,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全國公交戰線的一面旗幟,記者請李素麗就我市公交事業發展談一點看法。她親切地說,雖然來焦作時刻很短,但卻感受到了焦作公交人昂揚的精神風貌和用心的工作狀態,這是公交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在公交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優質服務十分關鍵,只有緊跟時代需求,不斷研究和創新服務方法、提高服務質量,才能使公交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我們堅信,李素麗的焦作之行對提升我市服務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必將產生強勁的推動力。